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首席視野】楊德龍:外資流入疊加居民儲蓄大轉移 中國資產迎來估值回升機會

2025-08-06 13:44

楊德龍系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

2025.08.05 周二

經過長期上漲,美股的估值已經處於歷史高位。今年上半年美股一度出現大跌,二季度特朗普發起關税戰,引發全球投資者的擔憂,當時美股暴跌,納斯達克指數從高點回落超過
20%。隨着關税戰局勢緩解,資本又迴流至美股,美股出現新一輪反彈,標普500指數和納指甚至再創新高。但這時又積累了新的風險,一些華爾街投資大佬開始警示美股的風險,比如與巴菲特、索羅斯齊名的投資大佬羅傑斯最近表示已清空所有美股,更看好A股和港股等中國資產,他指出中國資產當前的估值大概只有美股的三分之一,明顯低估;另一位投資大佬巴菲特最近披露的伯克希爾·哈撒韋第二季度財報顯示,雖然賬上現金較一季度略有減少,但仍高達3300多億美元,相當於約2萬億人民幣,這些資金包括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美國短期國債,他也是美國市場上最大的短債持有主體之一,這説明巴菲特認為美股估值過高,不願意出手買入。實際上,伯克希爾的股價自高點已下跌約15%,但他仍未啟動回購,進一步印證其對當前市場估值的謹慎態度。與此同時,包括高盛在內的多家外資機構,也紛紛調高對MSCI中國指數的目標價。國際投行開始提示美股風險、看多中國資產,核心原因是估值差異。美股高估值讓很多資本「恐高」。投資大師羅傑斯甚至警告稱,美股未來可能爆發「我有生以來最慘烈的下跌」。這種觀點雖然略顯誇張,但也並非毫無道理,畢竟美股持續十幾年的上漲積累了不少風險。

如今,「東昇西落」的宏大趨勢逐步被廣泛接受,特別是在科技方面,中國正不斷取得突破,從春節前的DeepSeek模型問世,到人形機器人從實驗室逐步進入商業應用,芯片、半導體等領域也有重要進展。軍事方面,試射東風31AG導彈、第六代戰機亮相等事件,也增強了全球資本對中國的信心,進而提高了中國資產的估值。過去幾年外資持續流出中國資產,但今年出現了明顯逆轉,上半年外資流入內地市場已達101億美元,實現淨流入。從去年4月起,外資流入港股累計達數千億港幣,並仍在持續,這也是一個長期趨勢。

政策層面持續加碼也起到了推動作用。雖然當前經濟增長尚未加快,但已超出年初預期。統計局日前公佈的上半年經濟數據顯示,上半年GDP同比實現了5.3%的增速,超過年初設定的5%左右的目標。下半年大概率還會進一步加碼政策,維持5%以上的增速。當前我國經濟的突出問題是內需不足,導致物價較低,上半年CPI同比增速為-0.1%,PPI同比增速為-2.8%,消費品價格信號低迷,工業品價格因產能過剩、價格戰等因素而持續下跌。因此,下半年政策重點將聚焦於拉動內需,進一步提升投資和消費需求,推動經濟回升。

隨着這些政策逐步落地並顯效,經濟基本盤得以穩固,股市這輪慢牛、長牛行情有望走得更遠。我判斷這輪行情或將有三年左右的上升趨勢,不會是快牛、瘋牛,而是慢牛、長牛。在慢牛行情中,投資者更容易獲得穩定回報。快牛、瘋牛雖然漲得快,但往往容易讓投資者高位接盤、虧損慘重,而慢牛走勢則給予投資者更多時間研究行業,挑選優質公司和基金,從而抓住機會實現財富增長。

從政策導向看,方向非常明確。中央提出「持續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最近一次中央政治局會議更進一步強調要「增強國內資本市場的吸引力和包容性,鞏固資本市場回穩向好勢頭」。這些表述非常明確,意在呵護良好的開局,推動牛市發展,吸引居民儲蓄向資本市場轉移。一旦資本市場活躍起來,賺錢效應增強,居民財富增長將帶動消費,消費上來后,很多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也將逐步緩解。一方面通過供給側改革,反內捲去產能;另一方面通過擴大需求,解決結構性過剩。

今年上半年雖受到關税戰影響,但出口增速仍達7%,部分屬於搶訂單、搶出口的行為,但整體正增長顯著提振信心。若外貿穩定、內需回暖,則經濟基本面將更加穩固。此外,美元指數今年持續回落,人民幣升值預期增強,吸引更多外資流入A股和港股,帶來結構性牛市機會。下半年A股和港股或將延續牛市行情,投資機會顯著增多,賺錢效應明顯增強,市場風格也將更加多元。偏好成長股的投資者可以佈局創新葯、人形機器人、智能駕駛等科技板塊;追求穩健回報的投資者則可關注銀行、電力、能源等低估值、高股息板塊,今年各類投資者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投資方向。

在消費品方面,傳統消費增速偏慢,而新消費表現搶眼。幾家新消費典範公司火遍全國甚至全球,但從股價角度看,這些公司漲幅偏大,可能存在泡沫,不建議盲目追高。但新消費崛起的背后,反映了消費者習慣的變化,應當引起關注。傳統消費品並非沒有機會,估值偏低、具有品牌價值的企業下半年有望迎來估值修復,所以投資者應保持信心。

從我在去年底發佈的《2025年十大預言》來看,2025年中國資產的估值修復機會是明確的,無論是外資流入,還是居民儲蓄向資本市場的大轉移,都會帶來大量增量資金。2025年將延續2024年9月24日政策加碼,慢牛行情可能持續3年左右,而不是短期上漲。這段時間上證指數突破3600點后出現一定震盪,但這不會改變中長期上漲趨勢,明年市場有望突破4000點整數關口,進一步確立慢牛格局。因此,大家要對未來保持信心、保持耐心,努力在這輪牛市行情中實現財富增長,獲取可觀的財務性收入。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