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6 09:27
恆生指數低開0.15%,恆生科技指數跌0.31%。盤面上,乳業概念走強,中國飛鶴漲近1%;新能源汽車股走弱,理想汽車跌近2%。
關於港股后市
華泰證券發佈港股策略研報稱,近期港股回調主因內外預期修正,但中期流動性寬松邏輯不改。配置上建議尋找景氣改善+低估值板塊,尤其強調對科技板塊的配置;短期交易圍繞中報業績展開,建議關注:1)估值有性價比且景氣改善的遊戲和互聯網電商龍頭;2)前向12個月估值分位數略高但盈利兑現度高,如港股創新葯及非銀金融。
浙商證券認為,建議堅持當前中線倉位。行業配置方面,繼續採取「1+1+X」均衡配置,但需要注意積極挖掘年線上方低位個股,做好板塊內「高低切」操作。
國泰海通策略表示,4月7日至今,上證指數漲近600點;恆生指數為全球最好表現之一。儘管如此,市場分歧依舊很大。客觀上過去多年,經濟轉型陣痛與無風險收益偏高,阻礙股市表現與入市意願,是攔在中國經濟與資本市場發展的熊。也應看到中國轉型步伐加快,創新持續涌現;圍繞提高投資者回報,資本市場改革縱深提速,「轉型牛」得以確立。展望后市股指還有新高,歇腳調整應逆向提高中國倉位。
中信證券研報稱,行情的定位決定了主導資金的行為,資金的行為決定了上漲的行業結構及模式。歷史上增量流動性驅動的行情中,領漲行業大都是持續集中,而不是高切低輪動;背后的本質是資金對效率的追逐,更傾向於高共識品種,而非在低位品種里「蹲變化」。7月的行情演繹也驗證了這一點,行業逐步向趨勢性品種聚焦,而高切低模式效率偏低;近期增量流動性邊際上有所放緩,行情需要降温才能行穩致遠。目前我們重點關注的依然聚焦在AI、創新葯、資源、恆科以及科創板。
平安證券(香港)研究也指出,當前港股市場仍具有較低估值以及「賺錢效應」下的交易漸趨活躍等優勢,中長期走勢仍可保持樂觀展望。建議繼續關注人工智能、機器人、半導體、工業軟件等新質生產力等科技板塊,及政策加力支持的創新醫藥板塊以及具有消費屬性的中醫藥和醫療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