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6 08:30
百億頂流基金經理業績榜來了。
據Wind統計,截至8月4日,共計90位管理規模超過100億元的偏股型基金經理中,多達86位年內平均回報(按基金經理在管產品份額加權計算,以下同)實現翻紅,僅有4位百億基金經理出現虧損。
新經濟e線獲悉,今年來主動權益型基金(包括偏股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以及靈活配置型基金在內)業績大翻身,一舉扭轉過去幾年來的頹勢。Wind統計表明,截至8月4日,萬得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數和萬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年初至今的收益率分別達15.40%和15.09%,分別位列第二位和第三位,僅次於萬得QDII混合型基金指數。后者年內實現收益率達21.66%。其中,年內收益率翻倍的主動權益型基金合計達9只(A/C份額分列),以醫藥主題基金佔據絕大多數。
而在業績表現靠前的百億頂流中,共有6位偏股基金經理的年內平均收益超過30%,分別是匯添富基金張韡、永贏基金張璐、摩根基金杜猛、中歐基金葛蘭、工銀瑞信基金趙蓓以及萬家基金黃興亮,其中張韡以67.02%的年內平均回報一騎絕塵。
相比之下,在4位年內平均回報虧損的百億偏股基金經理中,廣發基金佔據兩席墊底,分別為王明旭和鄭澄然。截至今年二季度末,王明旭和鄭澄然在管規模分別為108.91億元和135.23億元。
與此同時,廣發基金旗下另外兩位頂流傅友興和劉格菘在百億偏股基金經理回報榜中也表現落后。截至8月4日,傅友興和劉格菘年內平均回報分別僅為3.81%和4.82%,在百億頂流分別位列倒數第11位和倒數第16位,其對應的2025Q2在管規模合計分別達153.38億元和312.95億元。僅吳遠怡一人躋身百億頂流年內回報榜前十大,其年內平均回報達27.58%,截至今年二季度末的在管規模合計204.78億元。
匯添富張韡成大黑馬
新經濟e線獲悉,從年內業績回報表現來看,匯添富基金張韡無疑是大黑馬,在百億頂流中位居榜首。相比管理規模更加龐大但「船大難掉頭」的其他明星基金經理,張韡在今年的業績表現是一鳴驚人。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4日,張韡共管理6只基金(只統計主代碼,下同)。其中,匯添富香港優勢精選(A/C)和匯添富全球醫療人民幣為QDII產品。截至8月1日,匯添富香港優勢精選C年內收益拔得頭籌,高達130.02%,已實現翻倍。
匯添富香港優勢精選C業績表現
而張韡余下在管主動權益基金中,匯添富健康生活一年持有A年內收益率亦超過九成。截至8月4日,該基金年內收益高達90.21%。除此之外,張韡管理的匯添富醫療服務A、匯添富達欣A、匯添富創新醫藥A三隻產品也分別有62.21%、62.13%和57.06%的年內收益。
公開資料表明,張韡為康奈爾大學生物醫學碩士,曾任東方證券醫藥助理研究員,匯添富基金醫藥研究員、高級醫藥研究員及醫藥行業研究組組長。2021年3月25日起開始管理首個基金產品——匯添富健康生活一年持有(A/C)。由於其在管基金今年來的驚艷表現,張韡管理規模激增,從今年一季度末的96.82億元快速增加至今年二季度末的167.64億元,躋身百億頂流基金經理行列。
從其管理基金投資組合可以看出,張韡主要聚焦於A股、港股範圍內的醫藥標的,而這也正是今年上半年以來表現最佳的賽道之一。
在今年二季度前十大重倉股的調倉上,根據多隻產品二季報信息,張韡在港股方面主要減持了來凱醫藥、翰森製藥、百濟神州等個股,同時增持了映恩生物、三生製藥、石藥集團等個股;而在A股方面,張韡主要減持了科倫藥業、微電生理、榮昌生物等個股,並增持了益方生物、熱景生物等個股。
對此,張韡表示,二季度以來創新葯主線表現較好。中國創新追上並反超美國的證據持續積累,2024-2025年,專利授權輸出佔比持續提升;產業調研來看,趨勢有望延續。中國新葯研發的高效率,高產出,高性價比開始吸引世界的關注,這一交易佔比有望在3-5年轉化成全球銷售額,全球5000億美金+的新葯市場,有望為中國新葯公司打開新的成長空間。
張韡還指出,隨着市場風險偏好顯著提升,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創新葯企業也會開始體現長期成長空間,未來將堅守投資主線、沿着兩個方向佈局:一是產品有全球競爭力和成長空間的製藥公司和生物科技公司;二是進口替代率低,壁壘高的優秀設備耗材龍頭。
繼張韡之后,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4日,永贏基金張璐的年內平均收益也在百億頂流基金經理中領先,達到47.55%。張璐目前共管理三隻基金(不包括ETF),總規模為144.38億元。其中永贏先進製造智選A的年內收益達到56.07%、永贏上證科創板100指數增強A的年內收益亦有21.24%。
不過,后者為發起式基金,剛於去年5月28日成立。儘管其業績表現不錯,但仍缺乏規模效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永贏上證科創板100指數增強(A/C)從一季度末的2600萬元增加至3300萬元,環比增加約三成。而永贏先進製造智選(A/C)在今年一季度規模快速突破百億元之后,今年二季度的規模穩步提升至138.45億元,環比上升逾兩成。
除此之外,摩根基金杜猛、中歐基金葛蘭和工銀瑞信基金趙蓓等三位名將年內平均收益也均名列前茅。截至8月4日,其年內平均回報分別達到31.48%、31.21%和30.67%。值得一提的是,在平均業績居前的百億基金經理中,葛蘭的管理規模較為突出,達到399.08億元,僅次於易方達基金的張坤,后者為550.47億元。而杜猛和趙蓓今年二季度末的管理規模合計分別為117.19億元和164.25億元。
據新經濟e線瞭解,從以上百億頂流基金經理的主力賽道來看,葛蘭、趙蓓與張韡類似,旗下績優產品均是聚焦醫藥領域,而張璐和杜猛的在管產品則是包含了醫藥和科技兩個方向。
廣發王明旭回報墊底
新經濟e線注意到,在絕大多數百億偏股基金經理平均回報取得正收益的大環境下,極少數翻綠的基金經理就格外顯眼。Wind統計顯示,截至8月4日,在百億頂流基金經理中,按年內平均回報從大到小排序,廣發基金王明旭平均回報墊底,其年內平均回報低至-7.62%,在90位百億偏股基金經理回報榜中位列倒數第一。
廣發內需增長A業績表現
截至8月4日,王明旭在管基金多達8只基金,分別包括廣發內需增長(A/C)、廣發價值優勢、廣發穩健優選六個月持有(A/C)、廣發均衡優選(A/C)、廣發價值優選(A/C)、廣發睿銘兩年持有(A/C)、廣發盛錦(A/C)、廣發價值穩進(A/C),共計規模為108.91億元。早在2021Q2的鼎盛時期,王明旭在管6只基金的規模曾突破300億元,高達306.52億元。四年過后,其在管規模已縮水超過六成,達64.47%。
公開資料表明,王明旭曾任東北證券研究所策略研究員,生命人壽資管中心組合投資經理,恆泰證券資產管理部資深投資經理,東方證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師,興全基金專户投資部投資經理。現任廣發基金總經理助理、投資管理部總經理。
就基金業績而言,不包括今年6月19日剛成立的廣發價值穩進(A/C)在內,除了和段濤共同管理的廣發盛錦(A/C)錄得正收益外,王明旭其余單獨管理的產品在年內均報出虧損。其中,王明旭代表作廣發內需增長A年內淨值回撤最多,年內淨值回報率低至-12.71%;其次則是廣發價值優勢,年內虧損11.82%;廣發價值優選A緊隨其后,年內回撤11.24%。除此之外,廣發睿銘兩年持有A、廣發均衡優選A和廣發穩健優選六個月持有A三隻產品年內也分別回撤接近10%。
不僅如此,上述王明旭單獨管理的基金在年內同類產品排名中也均處在倒數10%範圍內。截至8月4日,在與基金比較基準的收益率進行對比后可以發現,廣發價值優勢、廣發價值優選A、廣發睿銘兩年持有A、廣發內需增長A年內均跑輸同期業績比較基準超過15%,而廣發均衡優選A和廣發穩健優選六個月持有A年內也分別落后14.28%和12.51%。
具體產品來看,以其年內業績最差的廣發內需增長A為例,根據二季報信息,該基金權益投資金額佔基金總資產的比例為79.71%、債券投資佔基金總資產的比例為13.37%,其余資產主要為銀行存款和結算備付金。在過去三年里,廣發內需增長A較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滬深300指數*55%+中證全債指數*45%)落后7.50%;廣發內需增長C亦落后8.59%。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在廣發內需增長持股變動上,王明旭對產品的前十大重倉股進行了較大範圍的調整。其中,金地集團、濱江集團、中信證券、東方財富、招商證券、五糧液遭到減持並退出前十大重倉名單,取而代之的是美的集團、江蘇銀行、四方精創、朗新集團、拉卡拉和海信視像。在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中,另外四席分別為貴州茅臺、杭州銀行、成都銀行、瀘州老窖。
對此,王明旭在基金二季報中表示,行業配置方面,2025年二季度對組合結構進行了一定調整,減持了仍需等待政策及市場催化的地產、券商等行業,增持了財報持續領先的城商行,以及有望困境反轉、估值處於歷史較低水平的高端白酒,並建倉了未來發展空間較大的穩定幣主題相關公司。
除了王明旭,廣發基金鄭澄然今年來也在百億偏股基金經理回報榜上告負。與王明旭類似,鄭澄然同樣也管理多達8只基金,旗下總規模為135.23億元,年內平均業績為-1.74%。具體產品上,截至8月4日,廣發高端製造A年內回報率低至-6.24%,跑輸同期業績比較基準(中證高端裝備製造指數收益率*90%+中證全債指數收益率*10%)10.93%。除此之外,廣發成長動力三年持有A和廣發誠享A年內也均告負收益,分別跑輸同期業績比較基準9.97%和8.16%。
此外,今年來興證全球基金董理在百億偏股基金經理回報榜上同樣業績落后,其年內平均業績低至-5.81%,位列倒數第二。若按萬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年內回報作為評價標準,多達58位百億偏股基金經理年內平均回報不及該指數,佔比高達6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