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香港IPO:中介機構輔導數量排名及企業上市費用!

2025-08-06 09:19

根據20251月至7月香港IPO市場公開數據,內地科技企業赴港上市活躍度顯著提升,中介機構競爭格局與費用情況可綜合如下:

一、中介機構輔導數量排名

1. 保薦機構(券商)排名

港股IPO保薦市場由中資券商主導,前三名格局穩定:

中金公司:以16單項目居首(市佔率30.8%),主導寧德時代(募資410億)、漢朔科技等大型科技項目。

中信證券11單位列第二(市佔率21.2%),參與影石創新等硬科技企業上市。

華泰國際:10單位居第三(市佔率19.2%),保薦三花智控威高血淨等。

其他頭部機構:摩根士丹利(8單)、招銀國際(7單)及高盛(6單)分列第四至六名。

2. 會計師事務所排名

審計業務由「四大」壟斷近90%份額:

安永:15單(2025年上半年數據),居行業首位。

畢馬威:11單,側重生物科技及新能源領域。

羅兵咸永道:7單,覆蓋半導體、工業製造企業。

3. 律師事務所排名

中國內地律所:通商(7單)第一,中倫、競天公誠(各5單)並列第二。

中介機構排名概覽

二、中介費用分析

1. 港股費用結構參考

港股IPO中介費用通常包括:

保薦承銷費:佔募資額5%-8%(大型項目比例較低)。

法律與審計費:分別約數百萬至千萬港元,隨項目複雜度浮動。

示例:寧德時代(募資410億)若按5%計算,保薦費約20.5億,由中金等多家機構分攤。

2. A股市場費用參考(可比口徑)

20251-7A59家上市企業總承銷保薦費30.22億元,頭部券商收入如下:

中信建投3.35億元(保薦華之傑5+聯合承銷華電新能)。

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3.28億元(聯合體)。

華泰聯合:2.73億元。

費率差異:港股因國際配售佔比高,承銷費率普遍高於A股(A股平均費率約5.1%)。

三、趨勢觀察

行業集中度提升:

前五大券商佔港股保薦市場46%份額,頭部效應顯著。

A+H」模式加速(如寧德時代、恆瑞醫藥),推動中資中介機構國際化佈局。

硬科技主導:

半導體、新能源、生物醫藥企業佔IPO數量70%以上,沙利文行業顧問服務佔比78%(覆蓋億緯鋰能兆易創新等)。

費用競爭加劇:

外資券商(如高盛、摩根士丹利)在大型項目中仍具優勢,但中資機構憑藉本土資源搶佔中小科技企業市場。

結論

2025年赴港上市的科技企業中,中金、安永、達維、通商成中介機構「領頭羊」,頭部效應顯著;中介費用因項目規模差異較大,大型科技IPO(如寧德時代)保薦費可達數億港元。隨着下半年180A股企業排隊赴港,中介市場競爭將更趨白熱化,費率或進一步分化。

注:20251-7月港股IPO總數51家,用户所述「68家內地科技公司」可能包含下半年遞表或預測數據,當前公開統計以51家爲準。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