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6 08:00
(來源:華安證券研究)
結構心+外周介入領軍企業,有望合作多個外延BD項目
公司是結構心+外周介入高值耗材領域的領軍企業,公司目前主營業務呈現「3+N」業務佈局,分3大產品線和N個戰略合作業務:三大產品線分別是結構性心臟病業務,外周血管介入和起搏電生理業務,戰略合作業務是指公司未來2-3年有望戰略合作及增資多個BD項目,以此拓展公司產品版圖。根據2024年年報,公司營業收入實現13.04億元,同比增長2.88%,是國內為數不多的高值耗材收入體量達到10億元的頭部企業之一。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實現高質量專利佈局2,426項,累計15款產品獲NMPA批准進入「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外延BD項目有望進一步拓展國內產品協同性及海外收入增速。
困境反轉,國內價格調整見底,冠脈+電生理迎來國際化業務加速
2024年,國家醫保局要求12家國內外企業(含公司)重新制定胸主動脈覆膜支架產品的價格,旨在壓縮流通環節的過高加價,實現價格透明化;此外,多省市針對封堵器和腔靜脈濾器進行集採。集採導致的價格調整致公司相關產品出廠價下滑,是造成公司24H2收入及利潤同比下滑的主要原因。我們預計為期一年的價格調整有望在25H2逐步出清,困境反轉。在國際化業務方面,公司秉承「創新」+「國際化」的發展戰略,公司主要在售產品的市場份額長期處於國內領先地位;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擁有7個境外子公司,海外取得註冊證達1059個,銷售網絡覆蓋全球117個國家和地區,是國內少有的業務具高度國際化的三類介入醫療器械企業。產品迭代方面,我們預計公司多款二代主動脈支架產品有望在25-26年獲批海外註冊證;重磅FIC產品方面,IBS冠脈鐵基支架的海外獲批帶來國際化收入的快速放量;BD合作方面,劍虎醫療戰略合作下公司享有電生理海外獨家經銷權亦會帶來收入增量。
二十年磨一劍,鐵基支架平臺有望顛覆現有治療格局
可降解支架可以避免患者終生服用抗凝藥,是支架技術的巨大突破;然而,以聚乳酸或鎂基的可降解支架存在支撐力較差、支架內壁較厚、適應症窄的臨牀痛點。元心科技(孫公司)作為全球唯一從事鐵基可吸收材料研發的企業,自2006年起研發鐵基可吸收材料,通過在高純鐵中滲入約0.05wt.%的氮,使得僅50微米壁厚的鐵合金支架可同時獲得足夠的支撐力,並在2年后降解,臨牀3期結果證明其性能與雅培Xience Primes相當,有望顛覆冠脈支架現有治療格局。目前,IBS Angle已獲得馬來西亞註冊證及歐盟CE認證,並在美國獲得同情使用;IBS Titan也獲得美國同情使用;IBS可吸收藥物洗脱冠脈支架系統國內完成三期臨牀入組,並在國內和歐洲地區分別遞交NMPA和CE註冊申請,有望於25-26年獲批。
高值耗材集採收入下滑風險,核心產品獲批進度不及預期,國際貿易摩擦風險。
1
國內心血管介入領導者
1.1 專注結構心和外周血管領域
先健科技(以下簡稱「公司」)於2011年在中國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業務覆蓋結構性心臟病、外周血管病、起搏電生理三大核心領域,其中主營業務專注於結構性心臟病和外周血管病領域。公司產品銷往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秉承「創新」+「國際化」的發展戰略,目前主要在售產品的市場份額長期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擁有7個境外子公司,銷售網絡覆蓋全球近120個國家和地區,是國內少有的業務具高度國際化的三類介入醫療器械企業。
1.2 公司發展歷程
先健科技(1302.HK)於1999年成立於中國深圳,2004年被評為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2008年被評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家工信部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司於2011年成功在港交所上市,並在2016年納入恆生指數成分股及港股通標的。公司專注於心腦血管和外周血管介入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及全球化發展,其中發明專利「左心耳封堵器」獲中國專利金獎。2025年公司發展進入黃金期,全球首個主動脈分支支架(煙囪型)中國上市,全球首創主動脈原位開窗分支重建創新產品矩陣中國上市,公司投資劍虎醫療科技持有30%股權獲取電生理相關產品的獨家優先合作權和海外獨家經銷權。
1.3 治理架構合理,股權結構分散
公司治理架構合理,股權結構分散。截至2024年年報,公司實際控制人謝粵輝持有14.99%的股份,其中所有股份均通過Xianjian Advanced Technology Limited間接持有。執行董事劉劍雄持有公司0.18%的股份,執行董事阮杏梅持有公司0.01%的股份。其他股東持有總計78.65%的股份。
公司實控人醫療器械行業出身,具備豐富的管理經驗。公司實際控制人謝粵輝先生自2000年10月起一直擔任公司董事,並自2005年起升任公司主席。謝先生主要負責集團的整體策略規劃及集團的業務管理,擁有28年業務管理經驗,其中於醫療器械行業積逾16年經驗,擁有豐富的醫療器械行業管理經驗。
1.4 公司經營穩健增長,短期受到政策影響
公司經營穩健增長,近期利潤受到政策影響有所下滑。公司營業收入由2020年的6.42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13.04億元,期間年均複合增速為19.4%;2024營業收入13.04億元,較2023年同比增長3%,增長放緩主要系部分產品價格調整后收入下降所致。公司淨利潤調整的主要原因主要系研發、銷售費用較往期增加所致。
毛利率穩定在75%以上,淨利率短期有所調整。盈利能力方面,2024公司的扣非毛利率和扣非歸母淨利率分別為75.6%和24.2%,二者與2023年相比均有所下滑,這主要是由於集採導致銷售結構變動,低毛利產品佔比增多,以及大支架價格調整。根據公司2024年數據,扣非端銷售費率/管理費率/研發費率為22.2%/9.7%/20.2%,相較2023年在銷售費用率、研發費用率上有所提升;公司在2024年研發投入為2.63億元,較2023年同比增長9%,該變動主要是公司持續加強研發投入,加速推進新產品的研發及商業化進程的結果。
公司專注結構心和外周血管病領域。根據2024年公司年報,外周血管病業務營業收入實現7.51億元,較2023年同期增長約6.2%;結構性心臟病業務實現收入5.28億元,較2023年同期增長約6.5%。2020-2024年,公司外周血管病業務和結構性心臟病業務實現持續增長態勢。起搏器電生理業務為公司非核心業務收入,收入佔比低於5%。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佔比約26.6%,海外收入佔比逐年提升。海外收入佔比較高的國家或地區依次是歐洲、亞洲(不含中國和印度)和印度地區。
2
結構心及外周血管綜合性企業
2.1 結構性心臟病業務奠定基石
預計2030年中國結構性心臟病市場規模491億元。針對結構性心臟病的介入治療是一種通過血管穿刺途徑進入心腔或血管以進行結構性心臟病診斷或治療的技術。符合針對結構性心臟病的介入治療條件的患者主要包括不能進行外科手術、經藥物治療后無改善或外科手術后無明顯改善者。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2022年預測,全球結構性心臟病介入醫療器械市場由2020年的76億美元增至2030年的預計481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20.3%;中國結構性心臟病介入醫療器械市場由2020年的人民幣12億元增至2030年的預計491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44.9%。
結構性心臟病主要產品類別來自各類封堵器產品。針對結構性心臟病的介入醫療器械市場主要包括三大應用領域,即先天性心臟病、心源性卒中及瓣膜病。先天性心臟病封堵器產品主要包括房間隔缺損封堵器、室間隔缺損封堵器及動脈導管未閉封堵器。心源性卒中封堵器產品主要包括卵圓孔未閉封堵器及左心耳封堵器。治療瓣膜病的心臟瓣膜產品主要包括主動脈瓣產品及二尖瓣產品。
2.1.1 先心封堵器由國產頭部壟斷,公司位列第一梯隊
先心病封堵術是在X射線透視導引及牀邊彩色多普勒超聲儀的協助下,進行外周血管穿刺及將輸送導管和封堵器推送到先天性心臟病發育缺損的相應部位的方法。這是一種微創的心血管阻斷治療技術,用於治療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及動脈導管未閉。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2022年預測,全球先天性心臟病封堵器市場由2020年的1.97億美元增至2030年的預計3.67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6.4%;中國先天性心臟病封堵器市場由2020年的人民幣3.42億元增至2030年的預計7.66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8.4%。
公司先心封堵器市場份額是國內第一梯隊。國內國產先天性心臟病封堵器製造商佔據市場主導地位。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21年中國先心病封堵器以國產封堵器佔據主要市場份額,其中心泰醫療、先健科技位居市場份額第一、第二的行業地位;公司按銷售收入佔據整個先心病封堵器34%的市場份額,屬於國內第一梯隊。
公司在先天性心臟病封堵器領域佔據較大優勢,從不同細分適應症來看,主要包括房間隔缺損封堵器、室間隔缺損封堵器和動脈導管未閉封堵器。截至2024年年報,公司總計上市及在研十余款先心封堵器產品,其中核心產品包括HeartR™先心病封堵器、Cera™先心病封堵器、CeraFlex™先心病封堵器以及KONAR-MF™室間隔缺損封堵器均在歐洲早年拿下CE註冊證。
2.1.2 左心耳封堵器市場巨大,公司產品搶佔先機
左心耳封堵器為一種封堵左心耳以預防左心耳內血栓形成及脱落,從而預防心源性卒中的醫療器械。如患者經藥物治療后無改善,可進行左心耳封堵術。對於出血風險及栓塞風險高,且不適合長期口服抗凝血劑治療的患者,植入左心耳封堵器進行治療為彼等的更佳選擇。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2022年預測,全球左心耳封堵器市場由2020年的6.7億美元增至2030年的預計34.4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7.9%;中國左心耳封堵器市場由2020年的人民幣3.0億元增至2030年的預計71.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37.2%。
公司左心耳封堵器產品上市較早,搶佔先機。左心耳封堵器療法仍處於新興階段,根據2022年《中國醫療器械藍皮書》數據顯示,波士頓科學佔據我國左心耳封堵器市場67%的份額,國產品牌先健科技佔據25%的市場份額。截至2024年年底,國產左心耳封堵器產品市場僅有七名主要參與者。公司最早分別於2017年和2021年上市了Lambre和Laxible左心耳封堵器,在中國市場搶佔先機。
LAmbre™左心耳封堵器系統由左心耳封堵器和輸送器組成,左心耳封堵器臨牀使用時通過輸送器釋放於左心耳內,預防左心耳內血栓脱落導致的腦卒中。封堵器採用獨立傘盤結構設計,是首款自主研發且擁有發明專利的國產左心耳封堵器系統,同時擁有NMPA註冊證與CE認證,並榮獲「2023十大自主創新醫療器械產品」。
LAxible™由固定盤(錨定盤)和密封盤(封堵盤)組成,通過釋放於左心耳內,封堵血栓易形成的左心耳腔,預防血栓脱落導致的腦卒中。其核心設計延續了初代產品LAmbre™的"雙盤狀結構",但進行了多項升級。尤其適合高卒中風險且抗凝禁忌的非瓣膜性房顫患者(90%以上的血栓源於左心耳),以及需"房顫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術的患者,減少多次手術痛苦。
2.2 覆膜支架形成產品矩陣,「精細化+個性化」縱深發展
主動脈夾層兇險異常,短時間內死亡率極高。主動脈是人體最大的動脈,是體循環動脈系統的起始主干。正常主動脈管壁由三層結構——內膜、中膜和外膜構成,血液的有效運輸有賴於三層結構的完整性。主動脈夾層(aortic dissection,AD)是指血液衝破內膜流入主動脈壁中膜,將主動脈壁撕裂成為內、外兩層的疾病。主動脈夾層的原發破口主要發生在主動脈弓和主動脈峽部,因此臨牀疾病以胸主動脈夾層為主。主動脈夾層一旦形成,管壁破裂導致死亡的風險極高;以A型主動脈夾層為例,其具備起病急驟、病情兇險、病死率高的特點,一旦發生,隨時間推移每小時死亡率增加1%,如果不及時手術,48小時的死亡率高達50%。
傳統治療創傷大,TEVAR是治療胸主動脈疾病的重要手段。胸主動脈疾病包括主動脈瘤、主動脈夾層和主動脈潰瘍等,傳統治療方案包括通過外科手術進行主動脈置換,但是創傷較大,風險較高。TEVAR術是通過微創治療的模式,具有創傷小、手術時間短、併發症少、死亡率低、術后恢復快等優點,TEVR術在歐洲心臟病學會主動脈疾病診治指南中推薦使用。
胸主動脈覆膜支架系統的原理:對於動脈管壁永久性侷限性擴張的主動脈瘤或血液通過動脈內膜裂口進入動脈壁並造成分離的主動脈夾層,通過特製的輸送系統將覆膜支架輸送至靶病變部位,隨后將覆膜支架釋放固定於靶病變處,從而隔絕主動脈瘤的瘤腔或封閉夾層破裂口。我國臨牀醫生從上世紀90年代末也相繼開展主動脈夾層的TEVAR術,目前我國臨牀上已經開展到非常成熟的階段。
主動脈瘤以腹主動脈瘤更為常見,發生破裂死亡率高達70%~90%。主動脈瘤是指主動脈局部性或瀰漫性擴張,其膨突管徑大於正常主動脈1.5倍以上的血管囊狀病症。我國臨牀中腹主動脈瘤相較於胸主動脈瘤更為常見,患者瘤體發生急性破裂出血的死亡率高達70%~90%。
EVAR是腹主動脈瘤的主要治療手段。腹主動脈瘤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開放手術治療和腔內治療,開放手術。隨着腔內介入器械和技術的進步,腔內修復術的適應症逐漸擴大至腹主動脈瘤的治療,即腹主動脈瘤腔內修復術EVAR。EVAR是通過股動脈,應用特質的輸送裝置導入覆膜支架,將支架固定於正常段的主動脈壁,隔離非正常區域的高壓動脈血流與動脈瘤壁,從而達到治療目的。腔內介入修復具有傷口小、失血少、疼痛輕、恢復快等低侵襲性的顯著優勢。
胸/腹主動脈支架市場規模穩步增長。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2022年預測,我國胸主動脈支架市場規模由2020年的11.7億元增至2030年的預計39.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2.9%;我國腹主動脈支架市場規模由2020年的8.3億元增至2030年的預計28.9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3.3%。
形成以主動脈大支架全產品矩陣,多款創新產品「精準化+個性化」縱深發展。公司長年深耕覆膜支架領域,形成了主動脈弓部分支+胸主+胸腹主+腹主+髂主動脈分支+內臟分支+髂內動脈為核心垂類的全域產品包矩陣。同時公司多款特色創新產品屢次打破國產治療空白:1)Longuette裙邊支架(煙囪型):由Ankura™ Pro主動脈主體覆膜支架系統和Longuette™主動脈分支覆膜支架系統組成。2)原位開窗支架:Futhrough破膜系統、自適應防漏CSkirt裙邊分支支架、Ankura Plus主體支架組成。3)CS主動脈弓部分支重建系統: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舒暢教授團隊細化后形成的產品,能夠避免傳統開胸手術的巨大創傷、深低温停循環的手術打擊。4)G-Branch胸腹主動脈覆膜支架:G-Branch胸腹主動脈覆膜支架系統可在完全微創腔內技術下進行分支血管重建,為國際公認難題提供瞭解決方案,其突破性地實現了單支架重建腹腔干、腸繫膜上動脈及雙腎動脈,將原本需要開腹、體外循環的巨創手術轉化為微創介入治療。5)髂內動脈重建系統:包括G-Branch胸腹主動脈覆膜支架、SilverFlow PV覆膜支架、主體延長支架(AE)、分叉型主體支架(AAA)、髂延長支架(IE)。
2.3 打造外周血管疾病整體解決方案
周圍血管疾病(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PVD)是一種慢性肢體缺血性疾病,臨牀上將心腦血管病以外的血管疾病統稱為周圍血管病。周圍血管主要包括外周動脈和靜脈。周圍血管疾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動脈粥樣硬化,逐漸形成斑塊而引起血栓,繼而鈣化發展導致血管閉塞,少數情況下,動脈硬化可導致動脈壁受損變得薄弱,形成動脈瘤。主要臨牀表現包括肢體腫脹、肢體疼痛及間歇性跛行。
我國深靜脈血栓發病率約為0.13%。我國深靜脈血栓發病人數預計2024年增長到224萬人,從2020年到2024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7.94%。預計到2030年,我國深靜脈血栓發病人數將達334萬人,2020年到2030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7.31%。
腔靜脈過濾器能有效捕獲血栓,防止致死性肺動脈栓塞。目前針對靜脈疾病的治療主要為抗凝藥物,採用介入器械類別相對較少,主要採用濾器等用以治療靜脈曲張、深靜脈血栓等疾病。腔靜脈過濾器是一種醫用過濾器,其用途是經皮置入下腔靜脈,捕獲靜脈系統中脱落的血栓,防止致死性肺動脈栓塞的發生。當抗凝治療出現嚴重併發症或失敗時,可以在體內放置腔靜脈濾器,可以有效防止肺部血栓堵塞的發生。
2.4 IBS鐵基支架3期數據優異,有望顛覆冠脈治療格局
冠心病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發病率及死亡率高,嚴重威脅人類健康。近年來,中國及全球冠心病患者人數快速增長;根據CCIF 2021數據,我國目前冠心病患者人數已達1100萬人,心肌梗塞患者約為400-500萬人。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是治療冠心病的主流手段。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因其具備微創、省時、安全、高效等優勢從而發展迅速,現已成為冠心病治療的主流方式。然而,永久金屬冠脈支架因其不可降解,在植入人體后將會伴隨患者一生,使患者需要終生服藥、承擔遠期支架疲勞斷裂風險、血管再狹窄和動脈粥樣硬化發展二次干預受限等一系列問題。近年來,隨着醫學的不斷發展,「介入無植入」的血運重建已成為領域內的發展趨勢。
PCI手術穩定增長,公司通過子公司元心科技佈局鐵基可吸收支架。根據中國醫師協會介入心臟病學大會暨第十三屆中國胸痛中心大會(CCIF&CCPCC 2024)數據顯示,我國開展的PCI手術例數已從2016年的66.6萬例,增長至2023年的163.6萬例,年複合增長率約13.7%。公司旗下重要子公司元心科技是全球稀缺的從事鐵基可吸收材料研發的企業,平臺研發的適應症包括IBS可吸收藥物洗脱冠脈支架、Titan可吸收藥物洗脱外周支架、ANGEL鐵基可吸收支架,分別治療冠心病、外周血管病和肺動脈狹窄三個適應症。
IBS冠脈支架是公司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創產品,產品力與外資主流產品相當。IBS藥物洗脱冠脈支架是由滲氮鐵骨架、純鋅緩蝕層以及藥物塗層組成,是全球首創產品;作為一款可吸收支架,IBS能在保持其力學性能的前提下降解(周期約為2年),血管擁有較高的通暢率。IBS藥物洗脱冠脈支架已在中國完成三期入組,隨訪結果顯示,IBS的臨牀結果與雅培的Xience Primes相當,無顯著差異,再次證明鐵基支架的安全性及有效性。IBS冠脈支架預計25-26年獲批NMPA和CE MDR註冊證。
IBS冠脈支架III期臨牀研究一年隨訪結果證實了安全性和有效性。IBS冠脈支架於2018年3月啟動中國上市前臨牀研究(共三期),由高潤霖院士擔任主要研究者(PI),並邀請到葛均波院士和韓雅玲院士,以及全國近40家臨牀研究中心和專家參與。公司FIM研究、II期臨牀和III期臨牀研究紮實可靠,多次披露隨訪結果和關鍵數據,確保其產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為產品上市做充足的臨牀循證醫學證據。2024年,IBS冠脈支架III期臨牀研究結果顯示,器械成功率為99.9%,病變成功率為99.7%,手術成功率為99.3%,並在一年隨訪中展現了極低的靶病變失敗率(TLF)——僅為2.9%。一年隨訪結果同時顯示,心源性死亡為0%、靶血管相關心梗為1.1%、血栓事件發生率僅為0.4%,且血栓事件均發生在一個月內,截至目前未發生晚期血栓事件。該臨牀隨訪結果進一步證明了IBS冠脈支架具有理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國際化漸入佳境,內生外延雙輪驅動
3.1 公司國際化進度加快,海外收入佔比提升
內生外延雙輪驅動,海外國際化進展迅速。公司一直堅持「創新」和「國際化」的雙輪驅動發展戰略,在豐富的創新產品組合和高質量的學術服務支持下,公司的國際業務保持了快速增長。公司2024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長3.47億元,同比增長26.0%,佔總收入的比重上升至26.6%。海外收入結構來看,歐洲和亞洲(除中國、印度)是公司的主要海外市場,銷售額分別佔總收入的約10%和約8%,同時公司的先心封堵器在東南亞市場顯示出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主動脈支架+左心耳封堵器+電生理業務,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我們預計25-27年海外收入增速來自:1)主動脈支架更新迭代產品(Ankura、Yuranos)及主動脈支架創新產品(G-iliac、主動脈覆膜支架(煙囪型、開窗型)、G-branch、CS等)獲批;2)電生理業務海外獨家代理,與現有左心耳封堵器產品高度協同,推動海外市場左心耳進一步增長。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累計合作171家海外代理商,申請獲得908項海外專利,取得1059張海外註冊證,覆蓋117個國家或地區。我們預計公司25-27年海外增速維持30%增速。
全球市場空間廣闊,中國創新醫療器械出海大有可為。公司三大產品矩陣包括結構心管線產品、外周管線產品和鐵基平臺產品,全球市場空間預計490億美元。根據2024年公司內部測算和第三方研究報告顯示,結構心產品管線預計全球市場規模總計215億美元(主動脈瓣88億美元,左心耳封堵器60億美元,二尖瓣修復55億美元,卵圓孔封堵器8億美元,先心封堵器4億美元),外周管線產品預計全球市場規模總計174億美元(主動脈弓部支架100億美元,胸主/腹主動脈支架32億美元,濾器、球囊導管、抽吸導管22億美元,胸腹主動脈支架10億美元),鐵基可吸收冠脈支架100億美元。
3.2 與劍虎醫療戰略合作,進軍電生理領域
公司增資1.5億元持有劍虎醫療30%股權,正式進軍電生理領域。2025年6月6日,公司宣佈擬通過其全資子公司先健深圳,以1.5億元人民幣分階段投資劍虎醫療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劍虎醫療」)。投資完成后,公司將持有劍虎醫療30%股權,其中22.22%的股權將於第一階段投資完成后立即取得,但劍虎醫療不會成為先健科技的附屬公司。公司擁有劍虎醫療電生理相關產品的獨家優先合作權及海外獨家經銷權,包括但不限於三維標測設備、環形標測導管、高密標測導管、壓力大頭導管、射頻儀、脈衝消融儀、環形脈衝導管及其他產品。
全球唯一三維介電標測+納秒PFA,形成集影像+能量平臺+耗材的一體化方案。心臟電生理設備技術壁壘顯著,長期以來,中國心臟電生理設備高度依賴進口,國內市場一直由國際巨頭佔據主導,尤其三維標測設備國產份額尚不足10%,具有巨大國產替代空間和技術突破潛力。劍虎醫療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算法,是國內目前唯一一家同時擁有介電三維標測技術和納秒級脈衝電場消融技術的公司,其核心產品StarTrek®三維標測平臺已於今年5月獲NMPA批准上市,是國產首個基於介電成像技術的開放式三維介電標測平臺。其特色的三維介電脈衝電場一體化消融系統,由STARTREK™三維介電成像標測導航系統、ALPHATRION®納秒脈衝電場消融儀和HALOPULSE™ 介電定位環形多通道消融導管三部分組成,是集影像+能量平臺+耗材的一體化方案。
4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4.1 收入拆分與盈利預測
公司業務可拆分為三大板塊:結構性心臟病業務,外周血管病業務,和起搏器電生理業務。其中結構性心臟病業務主要包括先心封堵器、左心耳封堵器和其他業務,外周血管病業務主要包括主動脈覆膜支架、腔靜脈濾器和其他外周,起搏器電生理業務佔比較低,是公司的非主營業務或代理業務。
4.2 可比公司估值
選取H股醫藥生物板塊下的血管介入高值耗材公司進行對比:歸創通橋,沛嘉醫療,微創腦科學。截至2025年7月30日,H股可比公司2025-2027年市盈率(PE)均值為36/26/26倍(沛嘉醫療25-26E預測PE異常,均值僅計算歸創通橋、微創腦科學),我們預測公司2025-2027年市盈率(PE)為31/25/19倍。
4.3 投資建議
我們預計公司2025-2027年營業收入有望分別實現14.03/15.28/17.36億元,同比增長8%/9%/14%;歸母淨利潤分別實現3.16/3.88/5.26億元,同比增長42%/23%/35%;對應EPS為0.07/0.08/0.11元;對應PE倍數為31/25/19x。看好公司長期深耕血管介入領域的行業地位和極強產品力,看好國內部分產品困境反轉及國際化業務快速增長的潛力。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高值耗材集採收入下滑風險,核心產品獲批進度不及預期,國際貿易摩擦風險。
本報告摘自華安證券2025年7月31日已發佈的《【華安證券·醫療器械】先健科技(01302):結構心+外周介入領軍企業,國際化業務加速》,具體分析內容請詳見報告。若因對報告的摘編等產生歧義,應以報告發布當日的完整內容爲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