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6 05:21
近日,餐飲市場颳起一股跨界風潮。飲品店不再侷限於售賣飲品,紛紛加入簡餐、輕食賽道;火鍋店也打破品類邊界,推出一人食外賣、炸雞等產品。這股「跨界風」同樣席捲濟南,記者走訪了部分知名餐飲品牌發現,其多元經營模式已漸成規模。
文/片 記者 史安琪
濟南報道
飲品店成「食堂」
消費者很買賬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濟南萬象城的Tims天好咖啡店內,看到展櫃上除了擺放着各類咖啡飲品,還有貝果、農夫卷以及「輕體貝果堡午餐盒」系列產品。
「我在萬象城附近工作,中午時間緊,一份午餐盒既能填飽肚子,又比較健康,很適合減脂期的人。」正在店內點餐的小劉(化名)説,她通常會提前在網上下單,到店后可以直接吃。
不只是Tims,多家飲品店都在拓展食品業務。瑞幸咖啡在點單小程序中專門開闢了「甜品簡餐」專欄,蛋糕、可頌、麪包、三明治等單價均在10元以內。記者在外賣平臺搜索,該品牌簡餐價格比較實惠,用優惠券后,一杯咖啡加一個麪包售價12.9元,頗有吸引力。
此外,奈雪的茶今年3月打造的「奈雪 green」新店型,專注於「輕飲輕食」,瞄準白領對「低卡」「健康」的需求,推出4款輕食能量碗及多款創新飲品。庫迪咖啡此前也在北京試點售賣包子、米飯快餐等品類。雖然在濟南市場,庫迪的這些快餐產品並未推廣,但在其點單小程序中,仍能看到一些甜點簡餐。
火鍋店也跨界
一人食外賣、炸雞上陣
除了飲品店,火鍋店也加入跨界行列。在濟南振華商廈的海底撈店內,「一人食」外賣十分火爆。記者看到,一進門的外賣櫃上放着十幾份外賣。「一半的單子都是‘一人食’外賣。」前來取餐的外賣員表示。
該門店店長介紹,「一人食」日均能售出100多份,佔總體訂單的60%。「‘一人食’產品是對消費者多樣化需求的迴應。」海底撈相關負責人説,2023年起持續推廣的「一人食」外賣,源於外賣需求激增的市場契機。
此外,海底撈正將跨界延伸至新領域。濟南印象城的海底撈炸雞店即將於本月10日開業,消息一出便引發網友熱議。上述負責人表示,這家炸雞店是山東首店,炸雞店的嘗試,是品牌在業態創新上的持續探索。
從預售團購來看,產品種類包括多種口味的拌醬炸雞、小吃以及飲品。「濟南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城市,我們希望通過充滿創意的炸雞產品,讓更多年輕人可以放心享受炸雞帶來的快樂。」上述負責人説。
深挖存量市場
新價值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這些餐飲品牌為何紛紛跨界搞「副業」?
Tims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其午餐盒系列產品,打破了「咖啡館只賣咖啡和冷食」的固有認知,「我們希望將‘新西式健康午餐’融入咖啡館場景,打造‘主食+小食+咖啡’的完整午餐解決方案」。
海底撈相關工作人員則表示,2024年8月份,海底撈宣佈實施「紅石榴計劃」,旨在鼓勵孵化和發展更多的餐飲新品牌,推動餐飲服務創新。目前,海底撈已推出焰請烤肉鋪子、小嗨愛炸、從前印巷等多個子品牌。此外,海底撈在夜市場景的佈局也備受關注,其夜市品類涵蓋冒腦花、缽缽雞以及炸小油條等經典小吃。
對於餐飲界集體搞跨界一事,山東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張晴認為,濟南餐飲市場的跨界風潮,本質是品牌通過場景重構與產品創新,在存量市場中挖掘增量價值。未來,隨着健康飲食理念深化和消費場景細分,餐飲跨界可能呈現更多元化與精細化的發展態勢,而如何在拓展邊界的同時保持品牌調性與產品品質,準確迎合消費者需求,將成為考驗企業的關鍵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