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隱瞞PFAS污染,杜邦等化企賠償新澤西州8.75億美元

2025-08-05 22:39

據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8月4日,美國新澤西州總檢察長馬修·普拉特金宣佈,該州與科慕、杜邦與科迪華三家美國化工企業達成了一項環境和解協議,這三家企業同意在25年內向新澤西州支付8.75億美元,以解決有機氟化合物(PFAS)污染相關索賠。

協議不僅涉及鉅額賠償,還要求企業承擔清理責任並設立保障基金。具體包括,三家公司要資助四個污染工廠舊址的清理,並設立高達12億美元的治理基金和4.75億美元的儲備金,以防未來破產或違約。

據2021年1月的諒解備忘錄,科慕將負責50%的和解付款,或按現值計算約2.5億美元,杜邦將負責35.5%的和解付款,或按現值計算約1.77億美元,科迪華將負責剩余的14.5%的和解付款,或按現值計算約7200萬美元。

普拉特金表示,該協議對「數十年來明知污染土地和水源的企業」追責,是美國各州單獨達成的規模最大的環境和解協議之一。

PFAS是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化合物等多種有機氟化合物的總稱,廣泛應用於紡織、表面活性劑、食品包裝、不粘塗層、滅火泡沫等領域。因擁有極難被破壞的碳-氟單鍵(C-F鍵),PFAS難以分解,不僅會在環境中殘留,還會長期存留在人體內導致健康問題,包括增加癌症風險、降低生育能力、損害免疫系統等,因而通常又被稱為「永久性化學物」。

自2019年《斯德哥爾摩公約》 生效以來,全球對PFAS的管控逐步加強。不過,2024年,來自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特別調查員們表示,「杜邦和科慕似乎不適當地控制了美國環境保護署,並延迟了其對PFAS化學品的適當監管」。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近年來有數十個州對造成PFAS污染的企業進行起訴,指控其造成的環境污染以及隱瞞PFAS的危害證據。

隨着起訴案件的增加,化工巨頭們開始就這些案件達成和解。2023年,上述三家公司與美國俄亥俄州達成了1.1億美元的和解協議,以解決與PFAS相關的索賠。而此前,新澤西州還與3M、索爾維和阿科瑪等公司就PFAS污染分別達成了數億美元賠償協議。

其中3M公司就與PFAS相關的水污染索賠達成了103億美元的初步和解,報道稱這是美國最大的PFAS協議,也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大規模侵權交易之一。

杜邦是美國材料生產商,1802年成立,總部設在美國特拉華州威明頓,業務涵蓋電子科技、水處理、防護、工業技術、下一代汽車等領域。

科慕和科迪華均是杜邦的分拆公司。其中,科慕是全球特種化學品提供商,由杜邦於2015年分拆鈦白粉業務后獨立運營,下游覆蓋塗料、塑料等領域。科迪華專注於農業領域,由陶氏和杜邦的農業部門於2019年分拆合併后獨立運營,主要業務包括開發和生產農業化學品。

據外媒報道,這些重組「導致一些相關公司之間在責任問題上產生分歧,併爲那些尋求補救和賠償的人增加了相當大的難度。」而相關企業也以重組為由,拖延相關責任劃分。專家預測,隨着監管趨嚴和公眾意識提升,未來針對PFAS污染的訴訟浪潮和鉅額和解預計將持續涌現。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