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5 19:49
近期有消息稱,全國多家醫院陸續收到賽諾菲的告知函,將停止阿利西尤單抗注射液(商品名:波立達)在中國市場的推廣,並逐步退出中國市場。今年以來,已有不少患者及家屬在社交平臺反映,醫院已買不到藥。8月5日,賽諾菲回覆新京報記者,賽諾菲已經停止波立達在中國市場的供應,主要是受全球原料藥供應形勢緊張的影響,波立達在中國市場面臨供應方面的挑戰,以及公司心血管市場策略和管線優化。
賽諾菲確認:阿利西尤單抗中國停供
公開資料顯示,新型降脂藥波立達為全球首款獲批上市的PCSK9(前蛋白轉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劑,於2019年12月獲國家藥監局批准進入中國市場,適應症包括心血管事件預防、原發性高膽固醇血癥(包括雜合子型家族性和非家族性)和混合型血脂異常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的治療。中國也是波立達首個同時獲批兩大適應症的國家。2021年,波立達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價格從1982元/支降至306元/支。
今年以來,有不少患者及家屬在社交平臺上反映波立達停供。3月12日,網友「~」在社交平臺發文「你們還能開到藥嗎?咸寧地區。」不少網友在評論區表示了擔憂,有的聽到風聲后已經開始囤藥。網友「風有點大」3月20日在評論區表示,已經換成了託萊西單抗。網友「Sisleywang」則在評論區提及,給家人囤貨20余支,打到過期前。河南網友「落花無」則在8月3日回覆稱,當地醫院還有,不知道是不是存貨。亦有個別網友在評論區求存貨。
中國上市僅5年的波立達,為何停供?對此,賽諾菲回覆新京報記者,波立達停供主要由於全球原料藥的供應問題,以及公司心血管市場策略和管線優化。賽諾菲於2024年底收購箕星在大中華區獨家開發及商業化aficamten的權益,近期也宣佈了獲得維亞臻在研藥物普樂司蘭鈉注射液大中華區的權利,其在華的心血管產品策略將進行整體升級,持續提供不同領域的創新產品,滿足國內患者的需求。
波立達停供是否會對患者用藥產生影響?對此,賽諾菲回覆表示,公司正在並將持續與醫療服務機構、醫療衞生專業人士緊密溝通同類替代方案,盡一切可能把對患者的影響降到最低。
賽道競爭激烈,市場策略調整
賽諾菲的心血管市場策略和管線優化,也與市場的激烈競爭相關。據流出的告知函內容,賽諾菲提到,在2025年《中國國家醫保藥品目錄》中,更多國產PCSK9抑制劑被納入了膽固醇管理的醫療報銷治療方案,使市場更為多元化。
血脂異常是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險因素之一,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與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因此,絕大多數國家或地區的血脂管理指南均推薦將控制LDL-C作為降脂治療的首要目標。現有降脂藥中,他汀類藥物佔據主導地位,但降脂效果依然無法滿足臨牀需求,非他汀類藥物研發的上市,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療選擇。
對於患兒而言,波立達斷供,並非沒有其他選擇。作為一種可以大幅降低LDL-C的新型降脂藥物,PCSK9抑制劑市場近年來發展迅猛。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中國PCSK9藥物市場將於2030年達到89億元,2022到2030年的複合增長率為43.5%。該賽道已被稱為「內卷之王」,競爭異常激烈,涉及單抗、小干擾RNA(siRNA)、反義寡核苷酸、環肽類藥物、口服小分子藥物等多重技術路線。其中,單抗類藥物研發進展最快,siRNA、反義寡核苷酸等新興技術則具有給藥頻率低、穩定性好等優勢。
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7款靶向PCSK9的創新葯在國內獲批上市,其中6款為單抗,分別為安進的依洛尤單抗、賽諾菲/再生元的阿利西尤單抗、信達生物的託萊西單抗、康方生物的伊努西單抗、君實生物的昂戈瑞西單抗、恆瑞醫藥的瑞卡西單抗,瑞卡西單抗是全球首款超長效PCSK9單抗。另1款為siRNA療法——諾華的英克司蘭鈉。
此外,全球還有多款PCSK9抑制劑在研,包括默沙東的口服PCSK9抑制劑Enlicitide decanoate(MK-0616)、阿斯利康的Laroprovstat、信立泰的SAL-003等,隨着這些在研藥物未來成功上市,市場競爭勢必將進一步加劇。
就在8月1日,賽諾菲宣佈獲得維亞臻在研藥物普樂司蘭鈉注射液大中華區權利。作為賽諾菲在心血管產品線佈局的新品,普樂司蘭鈉為首創的在研RNA干擾(RNAi)療法,今年1月,該藥的上市申請已經獲國家藥監局受理。與PCSK9抑制劑針對LDL-C進行降脂治療不同,普樂司蘭鈉針對的是血脂另一個指標甘油三酯,旨在減少載脂蛋白C-Ⅲ(APOC3)的生成,從而降低甘油三酯水平,並將脂質恢復到更正常的水平。據賽諾菲披露的信息,多項臨牀研究表明,普樂司蘭鈉可降低家族性乳糜微粒血癥綜合徵(FCS)、嚴重高甘油三酯血癥(SHTG)和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的甘油三酯和多種致動脈粥樣硬化脂蛋白的水平。
賽諾菲大中華區總裁施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提及,公司對中國管線的選擇有非常簡單的依據:「健康中國2030規劃」已經明確了中國未來的疾病挑戰,標示了需要長期、重點防治的疾病譜。賽諾菲中國的產品和管線決策,需要跟着中國政府的政策導向,當前和未來的創新重點就是四大慢病的防治(心血管、代謝、呼吸、腫瘤)以及免疫、移植、罕見病等領域。
新京報記者 王卡拉
校對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