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方正金融】債券增值税調整點評:業績影響可控,關注后續配債策略演繹

2025-08-05 15:04

(來源:金融貳叁事)

楊皓然(聯繫人)

核心觀點

事件:8/1,財政部、税務總局發佈《關於國債等債券利息收入增值税政策的公告》,明確對2025年8月8日以后新發行的國債、地方政府債券、金融債券的利息收入,恢復徵收增值税,對調整之前已發行的繼續適用免徵增值税政策至債券到期。

「新老劃斷」相對利好存量利率債,利率債定價重構相對利好信用債。由於2025年8月8日前發行的存量債券仍適用免徵增值税政策,相對新發債券具有免税優勢,老券需求或有所增加形成利好。而信用債此前就需繳增值税,本次政策調整后利率債與信用債税收差距縮小,也相對利好信用債需求。增量利率債方面,不同投資者適用税率不同,其中銀行、保險、券商自營投資根據財税[2016]36號,按6%繳納增值税,疊加12%的增值税附加税,實際税率為6%*(1+12%)/(1+6%)=6.34%;公募基金、資管根據財税[2017]56號,適用簡易計税方法,按3%繳納增值税。

對險企影響:預計對業績影響有限,配置思路不會顯著變化。

預計對險企業績影響有限,測算未來1年對利潤影響在0.22%~0.55%之間。以上市公司為例,2024年末國債+政府債+金融債規模在0.6~4.7萬億之間,①假設久期15年/規模增長5%/增值税6.34%(含附加税),以24年淨利潤為基準,預計未來1年增值税對淨利潤的影響約為0.22%~0.55%;②假設存量全部債券到期再配置(假設配置2%利率的債券),預計增值税對淨利潤的影響約在1.9%~4.7%,影響有限(見圖表1)。

預計短期配置思路不會顯著變化,高股息和長債需求延續。主要原因在於:①資負久期缺口天然存在,債券配置需求仍在;②新發債券票息或有邊際提升,實際收益率變化較小;③近年高股息等權益增配明顯,短期償付能力約束股債配比,因此預計大類資產配置思路短期不會發生明顯調整。但在利率下行周期,長債(拉長久期、提振收益)、高股息配置需求延續

對銀行影響:銀行業或增配信用債、公募基金應對業績影響。

基本面看,預計總體拖累銀行利潤2.6%,具體表現為兩方面:

1)資產端,將影響債券公允價值及利息收入

TPL債券有望升值支撐利潤,預計貢獻幅度0.2%本次增值税調整后利好存量利率債,TPL賬户債券公允價值提高,我們直接增厚當期利潤,我們假設老券收益率下行3bp(參考政策公告日10年期國債收益率變動),測算上市銀行TPL賬户老券將實現利潤49億元,對應貢獻利潤0.2%(見圖表2)。

OCIAC債券利息收入將下降拖累利潤,拖累幅度為2.2%存量OCI債券具備免税優勢,預計銀行兑現其浮盈意願較低,或傾向於同AC債券共同持有至到期,因而均面臨老券到期后新券收益率下降的壓力。

進一步測算新老券替換影響,當前10年期國債收益率約1.7%,則完全補償投資者的國債發行利率為1.7%/1-6.34%=1.82%,即需較當前收益率提高12bp我們假設其中5bp由財政承擔,7bp由投資者承擔,測算對應ACOCI賬户合計在未來1年內拖累上市銀行利潤累計68億元,影響幅度為-0.3%;未來總體拖累利潤475億元,影響幅度為-2.2%(見圖表2)。

綜合看資產端,受增值税政策影響,上市銀行投資收益總體承壓,靜態測算影響利潤幅度在-2.0%,其中國有行配置國債、地方債、金融債的比例更高,受影響相對更明顯。

2)負債端,或將增加銀行發債成本,但總體影響-0.5%較有限。徵收增值稅后,新發金融債利率或有所上行,銀行發債融資成本也將有所增加,我們假設商業銀行金融債利率上行7bp,隨存量金融債到期新券置換,預計未來1年影響銀行業利潤-0.1%,未來總體影響-0.5%。(見圖表3

3)綜合資負兩端,預計增值税調整對銀行總體影響可控。靜態測算本次增值税調整實施后,未來1年影響上市銀行整體利潤-0.2%,短期影響有限;未來總體影響-2.6%,中長期影響可控。

后續投資策略上看,銀行或增加信用債、公募基金配置一方面,信用債相對利率債的税差有所收窄,配置吸引力相對提升,銀行業可能增加信用債配置;另一方面,新債券利息增值税規定下,公募基金適用3%的簡易計税,較銀行端的6%存在比較優勢,且公募基金交易債券的資本利得仍免税,也有望吸引銀行資金配置。

投資建議:

保險:利率企穩、權益改善、預定利率下調等,將有效提振投資收益、壓降負債成本,疊加權益彈性顯著,業績和估值有望雙擊。強烈推薦業績彈性顯著、投資改善資負匹配改善明顯的新華保險,高股息、大權重、業績持續改善的中國平安25年業績持續改善且高股息的陽光保險,資負匹配和經營穩健的友邦保險,業績改善、穩定幣概念眾安在線,以及業績改善的中國太保中國人壽、中國財險、中國人保

銀行:隨國債、地方債、金融債恢復徵收增值税,銀行板塊基本面影響可控,股息率維持優勢;資金面看存量老券需求提升,收益率有望下行,增量新券稅后收益率也有下行空間,比價來看銀行高股息性價比凸顯。建議關注:1)流通市值高的A股核心資產:招商銀行興業銀行2)資產質量穩健,業務均衡發展的:中信銀行3)優質城農商行:成都銀行上海銀行4)低利率環境下,中長期配置價值持續的:農業銀行等國有大行

風險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預期;息差收窄超預期;資產質量波動。

關聯關係披露:2022年12月21日,方正證券發佈《關於獲准變更主要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的公告》,根據上述公告,中國平安成為方正證券的實際控制人。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規則》《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關聯交易實施指引》規定,中國平安和平安銀行是方正證券的關聯方。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