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7月銀票承兑余額增長超過7000億元

2025-08-05 17:04

(來源:票風筆記)

前言

票據市場在供不應求的常態下,票據供給成為影響票據利率的核心因素之一。2025年7月末,排名靠前的100家銀行銀票承兑余額合計16.16萬億元,環比增長4.6%,四大類銀行銀票承兑余額普遍上升。儘管7月票據供給顯著增長,但需求端增長似乎更快,票據市場依然是供不應求的狀態。

一、銀票承兑總體情況

根據qeubee對四大類銀行中銀票承兑余額前100名銀行的統計,2025年7月末,這100家銀行銀票承兑余額合計16.16萬億元,較6月末增加7053億元,環比上升4.6%,較上年末上升4.2%,佔全市場銀票承兑余額的93%。股份制銀行、國有大行、城商行為銀票承兑的三大主力,農商行佔比相對偏低。

分銀行類型來看,2025年7月,四大類銀行銀票承兑余額環比均為正增長,農商行、股份制銀行、國有大行均保持較高增長,城商行漲幅相對較小。相較於上年末,國有大行、城商行增速由負轉正,股份制銀行依然是增長最快的銀行類型,農商行仍是負增長。

數據來源:票交所,qeubee整理

二、主要大行銀票承兑情況

2025年7月末,銀票承兑余額600億元以上銀行有35家,較上月增加1家,包含6家國有大行、12家股份制銀行、16家城商行、1家農商行,銀票承兑余額合計14.11萬億元,較上月末增加6248億元,環比增長4.8%,市場佔比81%。

2025年7月末,農業銀行興業銀行、工商銀行位居銀票承兑余額前三名中信銀行緊隨其后,農業銀行銀票承兑余額13037億元,依然排名第一,興業銀行、工商銀行排名較上月前移一位,上個月排名第二的中信銀行滑落至第四名。興業銀行超過中信銀行在股份制銀行中排名第一,北京銀行超過寧波銀行在城商行中排名第一,廣州農商銀行依然在農商行中排名第一。

數據來源票交所,qeubee整理

一季度票據承兑余額保持平穩主要是依靠國有大行銀票的增長,股份制銀行有較大下降;二季度國有大行銀票承兑余額明顯回落,股份制銀行開始發力。上半年銀票承兑余額基本沒有增長,7月四大類銀行銀票承兑余額迎來普漲

從上述各家銀行7月銀票承兑余額環比增速來看,國有大行差異性較大,此前增長較為緩慢的工商銀行7月環比增長9.8%,在大行中增長最快,中行和交行增速也較快,建行和農行增速偏低。股份制銀行也多為正增長,僅中信銀行小幅下降,華夏、浙商、渤海環比增速都在10%以上。城商行分化較大,頭部城商行里面上海銀行、北京銀行、杭州銀行環比增速較快,其他增速均不高。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