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芒格自述:我是怎麼找到兩三年賺15倍的公司的?

2025-08-05 19:47

來源:投資家

小雅學習便籤

問:在航空公司、鐵路公司這兩個行業迴歸理智、出現反轉的時候,您和沃倫是怎麼知道的?

芒格:鐵路行業比較容易,我們一直等待,等到完全結束了,我們進場。

航空公司還沒結束呢,但是故事情節應該差不多。多年的整合和破產,已經出現了第三家、第四家、第五家、第六家破產的大型航空公司。

問:這麼説來,儘管你們瞧不上鐵路公司、航空公司的生意,50多年來,你們還是持續關注這兩個行業的發展?

芒格:是的。我不是說了嗎,要有耐心。

我讀《Barron’s》雜誌,讀了50年。整整50年,我在《Barron’s》中只找到了一個投資機會。通過這個機會,我在幾乎沒有任何風險的情況下,賺了8000萬美元。我把這8000萬美元交給了李錄管理,李錄把它變成了4、5億美元。

可以這麼説,我讀《Barron’s》,讀了50年,從中找到了一個投資機會,賺了4、5億美元。

你們覺得我講的這事兒,對你們有用嗎?估計沒什麼用吧?沒用的話,對不起,現實就是如此。你做不到我這樣,我也沒辦法。

我找到的機會不多,我找到的機會也是很不容易才找到的,但是一旦找到了,我絕不手軟。

問:您説的這個機會是什麼?

芒格:是一家很小的公司,是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算是個菸蒂。

問:是K&W公司嗎?

芒格:不是。是什麼公司來着?名字我忘了。是一家小公司,好像是生產什麼門羅減震器的。

它的股價是1美元,它的垃圾債價格是35美元,利率是11.375%。我買了它的垃圾債,拿到了公司支付的利息,利息收入有30%多,此后,這隻垃圾債直接漲到107,公司把它贖回去了。

后來,它的股價從1美元漲到了40美元,我在15美元的時候賣了。

問:《Barron’s》的那篇文章怎麼説的?

芒格:那篇文章説這隻股票很便宜。你們説有意思不?看了50年,只出手一次。

問:您在這隻股票上賺了15倍,用了多長時間?

芒格:大概兩三年吧。

問:您決定買入這隻股票用了多長時間?

芒格:大概一個半小時。

問:這是家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您看中了這家公司什麼?

芒格:根據我已有的經驗,我大概知道汽車二級市場的黏性,我也知道舊車需要更換門羅減震器,我明確地知道這隻股票太便宜了。

我當時也不知道一定就能賺,但是有一點我很清楚,從它的債券只有35元的價格,可以看出來,人們特別害怕,怕這家公司破產倒閉。

問:請問,能力圈的邊界該如何定義?

芒格:每個人不一樣。一定要知道什麼是自己能做到的,什麼是自己做不到的。當概率不站在我一邊的時候,我從來不賭。

無論是賭馬、賭博,我都沒輸過錢。概率不站在我一邊,我根本不玩。哪怕只是休閒娛樂,如果概率對我不利,我都不願參與。

有時候,我也和比自己水平高的對手打橋牌,但我只是爲了向高手學習。不是爲了學點東西,我纔不和高手打呢。我就是不喜歡和概率做對。

【引自2017年《每日期刊》年會結束芒格與投資者的后臺交流】

學習小結:

這個案例里,有人看到了兩三年賺15倍,有人看到了耐心。

但真正關鍵的是,芒格看懂它了,看懂了它的內在價值,也看到了它的便宜。

這就是巴菲特説的,投資只需要兩門課:

(1)如何給公司估值。説的是能看懂公司,瞭解公司的內在價值;

(2)如何看待市場波動。説到是會利用市場先生,用低於內在價值、有足夠安全邊際的價格買入。

看懂公司,用低於價值的價格買入,概率自然就站在了自己這邊。

耐心是過程,沒看懂公司,只有耐心也沒用,兩三年賺了15倍是結果。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