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5 10:03
香港金管局技術簡報會上,副總裁陳維民揭曉了首批穩定幣牌照「2026年初發放」的時間表,維多利亞港對岸,由瓦努阿圖財政部作為發起股東併發放牌照的USDV穩定幣已悄然登陸——這座金融樞紐正用雙軌制智慧破解全球穩定幣治理難題。
全球穩定幣監管競賽進入白熱化階段。7月29日,香港金管局在技術簡報會上宣佈《穩定幣條例》將於8月1日正式生效,同時公佈清晰的牌照申請路徑:有意機構需在8月31日前預溝通,9月30日前提交完整申請,首批牌照預計2026年初發放。
這一時間點晚於市場預期,卻揭示了香港更為深遠的戰略——當京東、螞蟻等巨頭爭奪本土牌照時,金管局同步開闢了國際互認通道,吸引瓦努阿圖等主權國家攜合規穩定幣落户香港。
全球競賽中的香港定位:雙軌治理的智慧
當前全球活躍的穩定幣中,USDT、USDC等美元穩定幣佔比超90%。而在美國166頁《加強美國在數字金融技術領域的領導地位》報告發布的同時,香港金管局也亮出亞洲首個全面穩定幣監管框架,在時間窗口的把握上盡顯鋒芒。根據過渡期安排(2025年8月1日-2026年1月31日),現有機構需在10月31日前提交牌照申請,未獲批准者將退出香港市場。
這意味着,在香港市場,傳統美元穩定幣面臨倒計時:若未能在2026年初前獲牌,不僅無法在香港合規交易所運營,也將大幅喪失以香港為核心的亞太金融市場。
香港的策略清晰而獨特:「本土牌照+國際互認」雙軌並行。
本土牌照路徑設置高門檻。金管局明確三大核心審覈標準:合規性(儲備資產託管、贖回機制、反洗錢)、具體性(可行商業方案及技術落地計劃)、可持續性(長期運營資源證明)。申請機構需維持2500萬港元實繳資本,儲備資產必須為高流動性現金或短期債券。
國際互認路徑則展露開放胸懷。金管局「Project Ensemble」代幣化結算沙盒正推進與巴西、泰國等央行的跨境結算研究。這一機制為主權國家穩定幣快速落地香港開闢綠色通道。
最具突破性的實踐已在7月25日發生:瓦努阿圖財政部發起的穩定幣USDV在香港國際會展中心全球首發,港股上市公司加冪科技(08198)通過簽約成為其股東與技術合作夥伴。當日早些時候,瓦努阿圖副總理約翰尼·科納坡與香港特首李家超會晤。特首「歡迎瓦努阿圖企業善用香港的‘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角色」這一表態藴含深意:對於瓦努阿圖這樣一個意在成為南太平洋離岸金融中心的島國而言,香港金管局的穩定幣牌照互認無異於畫龍點睛之筆。
這恰恰是香港的監管智慧:用過渡期倒逼傳統玩家升級合規能力,同時以互認機制吸引新生力量。
國際互認機制:USDV成制度創新樣本
USDV項目成為香港國際互認機制的首個標杆案例,其設計直擊小國參與全球金融體系的痛點。
主權信用穿透監管壁壘:作為英聯邦成員國,瓦努阿圖的英美法系框架與香港監管天然兼容。其議會立法授權發行的模式,使USDV規避了Tether等私營穩定幣的合規爭議。當金管局要求儲備資產透明化時,USDV的鏈上國債儲備證明已通過加冪科技ChainStream平臺實現實時驗證。
區域網絡強化香港樞紐地位:USDV年內將覆蓋12個亞太經濟體,重點切入南太平洋漁業大宗交易、東南亞旅遊支付等場景。這種「香港清算樞紐+區域支付網絡」的架構,恰與金管局「增強離岸人民幣流動性」的戰略目標契合。更關鍵的是,所有USDV跨境支付數據流經ChainStream分析,客觀上為香港監管部門提供了鏈上資金流動的實時洞察。
技術標準輸出替代牌照競爭:加冪科技的ChainStream平臺在為USDV提供KYC/AML監控時,同步將香港金管局的合規要求編碼為鏈上規則。這意味着當更多國際穩定幣通過互認通道進入香港時,香港的技術標準已藉由本土企業實現全球化滲透——這種「規則軟出口」比牌照發放更具戰略縱深感。同時,其在儲備資產上又區別於USDT的美國國債單一化,能夠廣泛投資於包括香港本地債券在內的全球低風險資產,無疑兼顧了風險控制與加強香港亞太金融中心地位的需求。
這種模式為香港帶來三重收益:主權級合規背書降低監管摩擦;南太跨境支付網絡強化香港樞紐地位;技術反哺生態——所有USDV鏈上數據流經ChainStream分析,客觀上提升香港鏈上風控能力。
全球穩定幣的監管版圖也將在不長的時間內逐步清晰化。在瓦努阿圖這一南太平洋中立國樹立樣板后,將有更多國際互認機制探索全球化穩定幣監管合作框架,以合作代替競爭。
香港:從監管者到規則輸出者
當金管局將牌照發放推迟至2026年初,其真實意圖是爭取時間完成雙軌制的基礎建設。
法律基建:相比美國、新加坡等國的穩定幣監管法案,香港穩定幣條例的內容更加豐富、全面,尤其重點解決了跨境司法管轄衝突這一問題。USDV案例中瓦努阿圖與香港同屬英美法系的兼容,也將成為更多后來者的重要範本。
技術基建:以加冪科技ChainStream為代表的香港本土技術力量已然形成氣候,未來,除了USDV,也將有更多的國際穩定幣與香港本土科技企業合作,形成反洗錢與風控技術的「香港標準」。
生態基建:同樣以USDV為例,其在房地產、供應鏈金融等RWA賽道提供資產上鍊驗證及動態風險監控支持的合作伙伴仍然是紮根香港本土的加冪科技,從而確保底層資產真實性與價值穩定。此外,Hashkey、OSL等香港本土合規交易所,以及加冪科技參股的澳洲持牌交易所Rhino等在內的交易平臺,也將藉助穩定幣的本土+互認雙軌制,成為香港Web3.0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部分司法區沉迷建造「合規巴別塔」時,香港選擇拆除制度藩籬,讓全球創新力量在共同規則下自然生長。從百年前躋身遠東貿易樞紐以來,這座城市的野心從來不止於監管者角色。它正將自己變成連接傳統與創新的轉換器,讓穩定幣從金融工具升維為地緣博弈的軟實力載體。
隨着在不久的將來香港首批本土牌照與互認牌照揭開面紗,世界將發現香港創造的真正奇蹟:牌照數量僅個位數,但通過國際互認引入的穩定幣規模或達百億美元級。這恰是這座城市的智慧:用制度兼容性化解金融壁壘,讓東西方資本在雙軌之上各得其所。
而這,或許纔是Web3.0時代全球金融治理的最優解。
責任編輯:朱赫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