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三大指數午后漲幅擴大 恆指全日漲0.68% 比亞迪電子(00285)漲7.73%

2025-08-05 16:18

金吾財訊 | 港股三大指數午后漲幅擴大,全日震盪反覆,截至收盤,恆指漲0.68%,國企指數漲0.65%,恆生科技指數漲0.73%。

藍籌股中,漲幅方面,比亞迪電子(00285)漲7.73%,聯想集團(00992)漲5.09%,中銀香港(02388)漲4.69%;跌幅方面,比亞迪股份(01211)跌2.10%,中通快遞-W(02057)跌1.67%,新東方-S(09901)跌1.26%。

中資券商股集體走強,興證國際(06058)漲6.15%,東方證券(03958)漲4.17%,廣發證券(01776)漲3.66%,弘業期貨(03678)漲3.33%,中國銀河(06881)漲3.32%,國聯民生(01456)漲3.30%。中信建投發研報指,根據同花順的統計,截止8月1日,已有27家上市券商公佈半年度業績預告數據。總體上看,數據顯示,24家發佈業績預告的上市券商均實現盈利,其中23家預增,1家實現扭虧。分業務來看,經紀及兩融業務方面,受多項利好政策推動,市場成交實現高增,兩融維持高位;投行業務方面,市場再融資規模實現高增,IPO整體有所恢復。該機構認為,基於良好的半年度業績預告,疊加資本市場改革深化、流動性寬松及市場指數中樞上移預期,券商板塊下半年投資機遇凸顯。

內銀股午后走高,晉商銀行(02558)漲12.23%,中銀香港(02388)漲4.69%,江西銀行(01916)漲4.29%,中信銀行(00998)漲3.13%,中原銀行(01216)漲2.86%,中國光大銀行(06818)漲2.72%。開源證券發佈研報稱,當前PB-ROE曲線斜率較前期平坦化,曲線擬合優度偏弱,背后邏輯在於估值驅動由前期基本面因子向股息邏輯切換。曲線的演變代表當前銀行股估值仍以紅利為基礎,同時機構資金偏好、配置時點的差異性,亦推動行情在銀行板塊間輪動。此外建議從兩個角度關注市場風險:一是基於DDM模型,該行測算當前隱含必要收益率約為5.2%,與無風險利率的利差約為3.5%,未來若利差水平縮窄,無風險利率降幅打開將推動銀行PB估值進一步提升,反之則需關注風險;二是基於PB-ROE曲線平坦化的特徵,關注高、低估值銀行間PB差。此外,花旗發表研究報告指,內銀第二季盈利壓力較首季緩解,但盈利能力仍偏弱,部分銀行或好過預期。花旗預期所覆蓋的中資銀行上半年收入按年跌幅收窄至0.1%,對比首季下跌1.3%,主要由於淨息差(NIM)壓縮幅度減小及交易收益壓力緩解,估計上半年盈利有望實現按年持平,而首季同樣下跌1.3%。該行預測所評級銀行上半年平均NIM為1.54%,對比首季為1.57%。

個股方面,信達生物(01801)漲6.3%。摩根大通發報告指,考慮到信達生物對授權許可的戰略重視及其創新產品線,摩通提高對其潛在授權收入的預期,預計將佔信達生物未來總收入的5-7%。這種有利的銷售組合亦正推動集團毛利率的擴張。同時,摩通將集團早期資產的估值上調43%,因考慮到信達生物的研發能力,且這些資產越來越得到市場認可。通過提高瑪仕度肽(Mazdutide)(GLP-1/GIP)獲批后的銷售成功率(PoS)、調整經營費用,上調目標價21%,由90港元升至109港元。並維持「增持」評級。該行指,授權許可已成為今年中國生物製藥行業最重要的推動因素之一,該行認為信達生物是最能從這一趨勢中受益的公司之一。

粉筆(02469)跌6.98%。公司公佈,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預期集團將錄得不少於人民幣14.72億元的收入,同比減少不多於9.7%,主要是因中國招錄類考試培訓行業短期內依然保持激烈的競爭態勢而導致培訓業務銷量下跌。預期將錄得不少於人民幣2.15億元的淨利潤,同比減少不多於22.6%。此外,經調整淨利潤預期將不少於人民幣2.60億元,同比減少不多於25.5%,主要是由於收入減少,但不多於9.7%。信達證券表示,招錄培訓行業競爭激烈致公司25H1業績承壓,但通過推出行業領先的AI刷題系統班有望破局。該機構看好公司AI應用的表現以及未來推出新AI產品的節奏,維持「買入」評級。

華泰證券發佈港股策略研報稱,近期港股回調主因內外預期修正,但中期流動性寬松邏輯不改。配置上建議尋找景氣改善+低估值板塊,尤其強調對科技板塊的配置;短期交易圍繞中報業績展開,建議關注:估值有性價比且景氣改善的遊戲和互聯網電商龍頭;前向12個月估值分位數略高但盈利兑現度高,如港股創新葯及非銀金融。

*本文由FIU金融資訊智能生成算法生成,版本為 V1.0.4,生成時間 2025-8-5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