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5 15:50
文|張子怡
編輯|彭孝秋
2025年8月3日,第二十四屆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RoboMaster 2025機甲大師超級對抗賽·全國賽(RMUC 2025)正式收官。
上海交通大學交龍戰隊獲得全國總冠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RoboWalker戰隊、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虎戰隊、東北大學TDT戰隊分別獲得亞、季、殿軍。
RoboMaster為高校學生提供了實踐的平臺,讓高校學生通過比賽探索到不少機器人產業的前沿技術,也促進了「機器視覺」「嵌入式系統設計」「機械工程」「自主導航」「人機交互」等機器人及相關技術的人才培養。
以2025年賽季為例,各類型機器人的技術迭代在今年最受關注。通過升級賽場地形(增設二級臺階、狹窄隧道等),引導參賽隊研發地形適應能力高的底盤和控制算法,重點突破跨越高低差、跌倒自主復位等關鍵技術。當前,平衡反關節輪腿技術在賽場上廣泛應用,各隊聚焦結構與算法優化,提升機器人負載、機動及地形適應能力,加速技術落地。相關突破不僅強化賽事競技,更契合安防巡檢、災害救援等需求,推動技術向實用化延伸。
算法研發要求同步升級。因此,上海交通大學交龍戰隊的步兵機器人搭載邊緣計算模塊,通過神經網絡實現敵方裝甲板、能量機關扇葉識別,同步完成運動預測與彈道解算,支持遠距離精準打擊動態目標。相關技術既提升實戰性能,更推動深度學習等前沿視覺算法在複雜動態環境中的應用探索。
東北大學TDT戰隊的工程機器人採用關節式串聯機械臂與逆運動學解算技術,結合自定義控制器這種符合直覺的人機交互形式,高效完成三維特殊角度的礦石兑換,在比賽中持續積累經濟優勢,為高強度對抗提供支撐。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RoboWalker戰隊基於激光雷達與先進算法,實現規劃導航、避障及多機通訊,進行自主追擊、進攻、基地保護等智能決策,在賽場複雜環境下靈活應對「攻防」需求。相關技術能夠引導學生關注前沿AI決策算法,對接自動化工業生產、輔助駕駛、安防巡檢等智能產業需求。
機甲大師賽初期引入空中機器人,以輕量化、高負載為目標,持續提升載重率要求,推動參賽隊在輕量化與動力載荷平衡上創新。25賽季中,中國石油大學(華東)RPS戰隊的空中機器人表現突出,整機重量僅為12.4kg,可負載5kg官方物資,在7分鍾的比賽時間中進行高效輸出,緊貼應急救援、智能農業等行業對高載重無人機的實際需求,助力行業級無人機技術應用。
憑藉着賽事實踐性強,注重工程應用,RoboMaster受到不少科技企業關注。根據高校的不完全統計,在參加RoboMaster比賽的學生中,除了保研、創業等,就業近100%,甚至很多技術企業在招納新成員時明確提到有RM/RC參賽經歷優先。
同時,賽事鼓勵學生在比賽中探索新的技術,也使得許多團隊在比賽結束后決定將創新的想法和產品轉化為商業機會併成立初創企業,將比賽中獲得的技術和經驗轉化為商業價值。
賽事除了幫助學生就業或創業外,RoboMaster 賽事也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教育模式的革新,各高校在推進教育改革的探索過程中逐漸意識到「以賽促學」教育模式對於傳統教育的補充和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