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5 15:10
如果一位投資者在看完對於市場交易邏輯影響重大的新聞后立刻查看自己的投資組合,或許會非常希望自己的持倉之中不要有將受到該事件負面影響的股票或其他資產。當美國和以色列對伊朗發動打擊后油價飆升,而4月初特朗普政府重磅宣佈的面向全球激進對等關税也曾令股市大幅下挫。然而在每一種情形中,市場都在經歷吸收並定價衝擊、趨於穩定並最終反彈。美國經濟增長預期總體仍然保持韌性,像英偉達、博通以及微軟這樣的受益於史無前例AI熱潮的科技股甚至屢次創下歷史新高。
即便是經驗豐富的華爾街金融市場分析師,也難以精準預測任何一項事件具體在何時帶來顯著影響以及將會造成具體持續多久的市場擾動。不過,隨着時間推移,某些市場規律開始浮現。
來自高盛的華爾街最頂級分析師們詳細匯總並研究了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重要的地緣政治事件,包括阿拉伯之春、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兩次局部戰爭、新冠疫情以及當下的全球貿易爭端。
該機構主要通過追蹤事件前五天與后十天的全球核心資產變動——即股票、貨幣、債券和大宗商品在此期間整體價格水平的變化來衡量具體影響。這一分析讓我們對哪些類型衝擊通常會對市場產生重大且持久的影響以及哪些衝擊往往不足為懼有了清晰認識。
高盛分析團隊的這項最新發現或許會讓投資者們感到意外。高盛研究發現,許多吸引眼球的全球大事件,即便是一些嚴重軍事衝突,對市場的影響並不像很多投資者所想的那樣巨大。相反,引發最大幅度市場波動的往往是更廣泛、持續更長期的地緣政治動盪,這類動盪給支撐全球經濟運作的基本機制帶來重大壓力,尤其是那些打擊經濟基本面的重大事件。高盛歸納出五種驅動市場衝擊的模式。
高盛「五大模式」重塑投資者「風險雷達」:真正震盪全球市場的不是真槍實彈,而是結構性不確定
減緩增長或推高通脹的事件,特別是那些改變全球貿易和供應鏈網絡體系的事件,往往引發最大規模的金融市場下跌。高盛研究顯示,新冠疫情造成的大規模衝擊持續時間最長。2020年3月市場急劇暴跌之后,全球股票市場花了將近半年纔在疫情大封鎖、供應鏈中斷以及貨幣與抗擊疫情政策應對中恢復。
緊隨其后的——雖然復甦更快,則是4月份初期美國總統特朗普主導面向全球關税政策以及2025年的中美貿易談判出現重大積極進展。此類衝擊往往改變了全球商品原本的流動體系,並給全球央行和政府財政政策帶來艱難的權衡。
高盛研究顯示,最能夠在極短時間大規模動搖市場根基的則是「結構性質的不確定性」。當世界衞生組織宣佈新冠構成全球大流行時,人們面臨未知,引發了自1987年股市大崩盤以來標普 500指數最大單日跌幅。這種不確定性主要集中於是兩周還是兩年才能恢復常態?工作方式、房地產市場和社會規範會否迅速回到疫情前水平,抑或世界已被根本改變?
政治不確定性同樣動搖市場。令人意外的選舉結果或公投,比如2016年英國脱歐投票,往往會迅速重塑人們對一國相對增長和競爭力的預期,導致資產價格波動,特別是在外匯市場。
與人們直接相悖的是,市場並不總能很好地預測地緣政治所帶來的具體后果如何。像美國撤軍阿富汗這樣的大事件對金融市場幾乎沒有影響。由於阿富汗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角色有限,投資者往往將其視為區域性事件,儘管其造成的政治和人道主義影響巨大。
投資者並非判斷錯誤,而是未能預見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一些地緣政治專家現在認為,2021年阿富汗撤軍為俄羅斯在2022年全面進攻烏克蘭奠定了重大基礎,因為此舉動搖了人們對美國承諾和西方軍工國防體系威懾力的信心。再舉一例,2013年美國並未執行在敍利亞化學武器問題上的「紅線」,全球市場並未受到深度影響。然而,這種不作為或許促使俄羅斯加大在敍利亞擴張,延長了敍利亞內戰、推動移民潮並重塑了歐洲多國選舉。
高盛研究顯示,金融市場的定價趨勢往往低估地緣政治衝突可能拖延的時間長短。2025年初,一些分析師認為特朗普重返白宮之后,俄烏戰爭即將結束。早期市場指標則顯示,預計衝突即將解決的概率約為65%,博彩市場和烏克蘭債券收益率均反映了這種預期。但戰爭直到現在仍在持續。
並非所有資產都會同步反應出重大事件的負面影響。企業信貸市場——公司通過債券和貸款融資的地方,高盛指出,該市場通常能在地緣政治事件中保持穩定,除非這類事件直接導致企業違約風險上升。短期政治動盪甚至軍事升級,比如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裝2019年對沙特的導彈襲擊,往往很少影響信貸市場。投資者們對於高質量信用資產的長期投資需求強勁,使得企業信貸市場的下跌往往短暫。
然而,一旦某種事件威脅到一國經濟增長或信用狀況,或對現有經濟增長體系構成系統性風險,比如希臘在歐債危機期間被下調主權信用評級,政府和公司債券收益率就會迅速攀升,導致這些政府和整個歐洲企業的融資成本上升。
市場也擁有像人體一樣的免疫系統
在多次衝擊中,市場往往會形成某種「免疫力」。第一次出現某種衝擊——比如在4月初期,不論是新關税還是新貿易談判協議,往往都會導致市場大幅波動。近幾個月我們再次見證了這種免疫循環。特朗普政府4月提出將關税提高至1930年代以來前所未有的水平,引發了明顯的市場反應。此后,拖延、談判乃至新關税的宣佈所引發的市場反應都更為温和。
我們所處的世界或許在未來更加動盪,但新的風險因子將不斷被納入商業模式的定價之中。俗話説,「時間比擇時更重要」——尤其是當我們評估投資回報率之時。因此,下次當聽到某人稱某事件對你的投資組合某項標的構成「災難性威脅」時,大可深呼吸一口然后按照歷史普遍規律進行理性分析。市場具有多數投資者意想不到的韌性,並非所有佔據頭條的地緣政治事件都會產生持久性質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