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流動的童年,流動的城市:「袋鼠寶貝流動美術館」——騎手親子夏令營在滬舉辦

2025-08-05 13:53

(來源:勞動報)

轉自:勞動報

當醒目的黃色雙層巴士穿梭於上海的街頭巷尾,車窗里映出的不僅是鱗次櫛比的樓宇,更有一羣流動兒童好奇的眼眸。8月3日-4日,美團(上海)工會、美團公益基金會與上海聯勸公益基金會共同策劃了為期兩天的「袋鼠寶貝流動美術館2025年騎手親子夏令營」——專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孩子們打造的「城市探索之旅」。來自美團、餓了麼、京東、順豐同城、閃送、肯德基宅急送的騎手親子家庭們,通過探祕高校、漫步浦江、走進藝術、共繪夢想等環節,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上海的歷史底藴與現代活力,增強對城市的歸屬感。

從校園探祕到城市漫遊,解鎖「立體上海」

8月3日活動第一天,孩子們首先抵達同濟大學四平路校區,開啟「校園探祕」之旅。在同濟規劃專業志願者帶領下,在深海館觸摸海洋的神祕,在校門與毛主席像前聆聽歷史故事,與象徵「勤學善思」的「三好塢」雕塑合影,感受百年學府的人文氣息。

午后,雙層巴士載着孩子們駛向城市深處。途中,美團(上海)工會主席、美團副總裁毛方化身「城市向導」,教孩子們學説上海話、講述跨江大橋、楊浦自來水廠、虹口初心碼頭、外灘建築羣的故事,讓車窗外的風景變成生動的「移動課堂」。抵達西岸美術館后,孩子們在「建造上海」特展的專屬導覽中,透過建築模型與影像資料,瞭解上海從漁村到國際大都市的變遷。

圖為美團(上海)工會主席、美團副總裁毛方化身「城市向導」在雙層巴士上為孩子們講解。歐陽白 攝

圖為美團(上海)工會主席、美團副總裁毛方化身「城市向導」在雙層巴士上為孩子們講解。歐陽白 攝

共繪十米長卷,讓「流動的家」照進夢想

在西岸美術館BOX中進行的「我心中的上海」兒童工作坊,讓孩子們與城市的聯結變得更加具體而温暖。在深耕兒童參與式設計的建築師黃曉晨與澎湃新聞市政廳欄目主編王昀的共同引導下,孩子們圍坐成圈,將自己所見的上海融入無垠的想象中。引導者們則從「第一次來上海的感受」「爸爸媽媽帶我去過的温暖角落」等話題切入,幫助孩子們的想象一點點變成躍然紙上的色彩。

在創意迸發的氛圍中,孩子們拿起彩筆,在10米長卷上自由揮灑:有的畫下弄堂里的梧桐樹,有的勾勒出未來的懸浮巴士,有的則把「美團袋鼠寶貝之家」的夥伴們畫進了東方明珠下的草坪。建築師從「兒童設計師」的視角給予小提示,讓色彩與線條更生動地表達想法。最終,一張張獨立的畫作拼接成一幅完整的「上海城市畫布」,每一筆都承載着流動兒童對城市的理解與期待。

圖為孩子們共同繪製「我心中的上海」長卷。歐陽白 攝

圖為孩子們共同繪製「我心中的上海」長卷。歐陽白 攝

用陪伴織密「温暖網絡」,讓每個孩子都能「紮根城市」

8月4日,袋鼠寶貝們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來到了上海迪士尼樂園,盡情享受童真的快樂。「爸爸你真棒!」美團先鋒騎手朱顏軍的女兒朱伊一第一次來到迪士尼樂園,抱着爸爸的臉親了又親。

「流動兒童羣體常因生活環境的流動性,對城市缺乏深度連接。」上海聯勸公益基金會祕書長鄭依菁表示,「這次活動不僅是一次‘遊玩’,更是一次‘紮根’的嘗試——通過走進高校、美術館、主題公園,與城市對話、與夢想共鳴,讓孩子們感受到‘自己是城市的一份子’。」

毛方介紹道:「這是美團袋鼠寶貝之家的‘流動美術館’第一次來上海,我們希望通過這樣豐富多樣的活動為孩子們創造更多融入城市的可能,從‘看見’到‘陪伴’,愛在這里被守護,希望讓每一個孩子的夢想都能在城市的土壤里紮根生長。」

據瞭解,美團自2019年發起「袋鼠寶貝公益計劃」,為包括騎手在內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家庭未成年子女提供健康關懷和教育支持。其中,美團袋鼠寶貝之家是由美團聯合公益組織共同發起的兒童社區友好空間項目,重點為新就業羣體家庭提供社區教育服務,支持兒童全面發展,幫助孩子們融入城市。截至2025年6月,已在北京、河北、山東、上海、浙江、江蘇、安徽、廣東、雲南、重慶等地累計建立25個美團袋鼠寶貝之家,累計為19.2萬人次提供教育支持。

袋鼠寶貝流動美術館在上海街頭帶孩子們感受上海魅力。歐陽白 攝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