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活力中國調研行|河南鄭州:智能製造助推現代化產業轉型升級

2025-08-02 12:39

(來源:中工網)

7月28日,由河南省委宣傳部組織實施的「活力中國調研行」主題採訪活動,首站走進河南鄭州。

走進河南省鄭州市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高環試驗場,「不把市場當試驗場,要把試驗場當市場」的標語格外醒目。不同類型的新能源客車正沿着試車道有序疾馳,正在進行交付前的「終極考驗」。

而這座現代化的試驗場,正如鄭州智能製造蓬勃發展的一扇窗口,折射出這座城市在新時代產業蝶變中的勃勃生機。

近年來,鄭州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車萬億元級產業集羣。宇通客車作為鄭州的本土企業,2024年累計銷售各類商用車6.5萬輛,同比增長43.8%,大中型客車產銷量穩居行業前列。

年研發投入佔比超5%,構建睿控E平臺等技術護城河,全新一代純電雙層巴士設計壽命達20年/200萬公里,高端S系列車型坐擁102項專利,產品批量遠銷至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出口超11萬輛……一串串亮眼數據的背后,是宇通客車持續創新的強勁動力,更是鄭州這座城市在智能製造領域不斷突破的縮影。

走進鄭煤機智慧園區,「智能製造」的氣息撲面而來,彷彿置身於一座未來之城。23條自動生產線、150台機器人、7台智能行車、30台AGV、空地無人化物流調度中心……這座煤機行業首座「燈塔工廠」,通過數字化技術的深度應用,實現了產量提升30%以上,人效提升100%以上,生產周期由原來的28天縮短至9天。鄭煤機恆達新工廠的投產運營,更標誌着企業向智能化轉型邁出了堅實一步。在這里,傳統工業與現代科技完美融合,奏響了一曲「地下掘金」的智能交響曲。

從地上奔跑的新能源客車到地下掘進的智能裝備,從看得見的智能工廠到看不見的算力基礎設施,鄭州正以「7+20」產業鏈羣為核心,加快構建高能級產業生態圈層和高效能賽道轉換機制。「十四五」以來,鄭州重塑產業創新力、競爭力,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向着具有全國重要影響力的先進製造業高地目標不斷邁進。

從地上奔跑的新能源客車到地下掘進的智能裝備,從看得見的智能工廠到看不見的算力基礎設施,鄭州市正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聚鏈成羣,並佈局未來產業賽道。同時,以「7+20」產業鏈羣為核心,實施「創新驅動、強基提鏈、數字賦能、企業培育、項目建設、品質提升、集聚提質、綠色發展」8個專項行動,重點推進智能終端、汽車製造等20條重點產業鏈建設,在宇通客車、中鐵裝備、鄭煤機等一批鏈主企業、頭雁企業帶動下,形成了「雁陣效應」,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蘋果手機、智能網聯客車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氣體傳感器、超硬材料、新型耐火材料、鋁板帶箔、冷鏈食品、體外診斷產品生產基地。

來自鄭州市工信局的統計數據顯示,「十四五」以來,鄭州市堅持「製造強市」不動搖,全力穩定工業經濟增長,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長38.1%,達到2800億元,全部工業增加值達到3546.6億元,全部工業總產值達到1.9萬億元。(工人日報客户端記者 余嘉熙 通訊員 葛慧君)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