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5 11:00
(來源:中國航空報)
合成孔徑雷達是用於對海上目標(如軍艦)進行成像的標準技術,但傳統上需要人工解讀圖像。人工智能通過更快、更準確、更自動化的圖像分析,充分釋放了合成孔徑雷達在增強物體檢測方面的潛力。通過利用人工智能合成孔徑雷達目標識別技術,作戰人員將能夠快速區分作戰艦艇和民用艦艇,而無需人工分析。
洛馬公司技術與戰略創新高級副總裁約翰·克拉克表示:「這是利用人工智能提升態勢感知和決策能力的一次重大飛躍,能夠在更遠的距離和全天候條件下實現威脅識別。」這項突破性的成果由洛馬丁公司人工智能中心、洛馬臭鼬工廠和Rotary任務系統(RMS)團隊共同研發,是海上目標識別領域態勢感知的重大進步。
在演示中,合成孔徑雷達自動目標識別功能借助機器學習操作(MLOps)工具進行快速再訓練,近乎實時地對目標成功分類。合成孔徑雷達自動目標識別與自主傳感器控制相結合,可根據目標探測情況實時重新調整雷達任務。該功能部署在現場低尺寸、輕重量、低功耗硬件上,可實現快速邊緣處理,無須大型雲計算或地面站。
人工智能驅動的合成孔徑雷達自動目標識別測試將在今年持續進行。這些飛行測試中收集的數據將用於開發和完善洛馬公司的多個自主系統,包括協同作戰飛機和一系列系統應用。(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