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5 09:0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中郵證券研究所)
轉自:中郵證券研究所
投資要點
政治局會議召開,反內卷仍是主線:本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召開,地產表述方面,會議強調「落實好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高質量開展城市更新」在反內卷方面,會議強調「依法依規治理企業無序競爭,推進重點行業產能治理」。反內卷仍為政策重要主線,短期由於情緒退潮價格有所下跌,后續仍可關注產能出清的政策落地情況。
水泥: 7月1日水泥協會發布響應反內卷政策文件,我們判斷會推動限制超產政策更好的執行。從中期維度來看,水泥行業產能有望在限制超產政策下產能持續下降,產能利用率從而大幅提升,目前水泥行業處於淡季需求低點及價格低點,我們判斷行業有望在8月份需求回暖后逐步價格提升。關注:海螺水泥、華新水泥。
玻璃:行業需求端在地產影響下25年呈現持續下行態勢,6-7月淡季需求表現尚可,但供需仍有矛盾。供給端,考慮到目前浮法玻璃行業中大部分企業已能達到環保要求,我們判斷反內卷政策不會產生一刀切式產能出清,但仍會提升環保要求及成本,加速行業的冷修進度。關注:旗濱集團。
玻纖:傳統無鹼粗砂需求表現平淡,細分領域表現景氣。行業今年受AI產業鏈需求景氣驅動,行業低介電產品迎來量價齊升,目前一代、二代、及三代(Q布)產品結構升級明確,行業需求有望伴隨AI呈現爆發式增長,看好行業需求持續的量價齊升趨勢。關注:中材科技。
消費建材:行業目前盈利已觸底,價格經歷多年競爭目前已無向下空間,此次藉助反內卷政策行業對提價及盈利改善訴求強烈,今年以來防水、塗料、石膏板等多品類持續發佈提價函,行業盈利有望觸底改善。關注:東方雨虹、三棵樹、北新建材、兔寶寶。
上周行情回顧
過去一周(7.28–8.03)主要指數漲跌幅情況:申萬建築材料行業指數(-2.31%),上證綜指(-0.94%),深證成指(-1.58%),創業板指(-0.74%),滬深300(-1.75%)。在申萬 31 個一級子行業指數中,建築材料漲跌幅排名居第25位。
一
「反內卷」情緒退潮,大宗商品價格有所調整
1.1水泥價格淡季呈現下跌趨勢
本周水泥價格呈現下行態勢,目前處於高温雨季傳統施工淡季,全國袋裝P.O 42.5普通水泥價格環比上周下滑2.13%。25年6月水泥單月產量同比下滑5.3%,較5月下滑8.1% 降幅收窄。
1.2 反內卷情緒退潮,玻璃價格下跌
本周玻璃價格上漲0.76%,期貨價格8月1日收盤價為1102元/噸,在「反內卷」情緒退潮之后期貨價格大幅下跌,基本面來看,行業供需矛盾仍存,下游終端需求改善有限。
1.3 本周重點公告
【東方雨虹】公司發佈2025年半年報,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135.69億元(yoy-10.84%),歸母淨利潤5.64億元(yoy-40.16%),扣非歸母淨利潤5.07億元(yoy-39.33%);2025第二季度,公司實現營收76.14億元(yoy-5.64%),歸母淨利潤3.72億元(yoy-37.52%),扣非歸母淨利潤3.36億元(yoy-36.20%)。
【兔寶寶】公司參股公司悍高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2025年7月30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持有悍高集團7,389,145股,佔其首次公開發行前總股本的2.05%,佔其發行后總股本的1.85%,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相關規定,本項投資劃分爲「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並列報在「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中。
【中旗新材】公司股東海南羽明華持有公司股份17,104,440股(佔公司目前總股本的9.34%,佔剔除回購專用賬户中股份數后公司總股本的9.46%)及其一致行動人熊宏文先生持有公司股份1,820,000股(佔公司目前總股本的0.99%,佔剔除回購專用賬户中股份數后公司總股本的1.01%)計劃在本公告披露之日起十五個交易日后的三個月內(2025年8月25日-2025年11月24日)以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減持股份數量上限不超過剔除回購專用賬户中股份數后公司總股本的3%。
風險提示
反內卷政策落地不及預期,地產需求超預期下行風險,基建需求低於預期風險。
報告信息
證券研究報告《中郵證券-建築建材行業周報:反內卷情緒消退,關注基本面邊際變化》
對外發布時間:2025年8月4日
報告發布機構:中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分析師:趙洋 SAC編號:S1340524050002
法律聲明:
本訂閲號所載內容所指的證券或金融工具的價格、價值及收入可漲可跌,以往的表現不應作為日后表現的顯示及擔保。本訂閲號所載內容並非投資決策服務,僅供訂閲人蔘考之用,不是也不應被視為出售、購買或認購證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約或要約邀請。訂閲人不應單純依靠本訂閲號所載內容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應根據自身能力自主審慎決策,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本訂閲號所載內容不表明其對產品或者服務的風險和收益做出實質性判斷或者保證,中郵證券不對使用本訂閲號所載內容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或與此有關的其他損失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