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5 10:44
財聯社8月5日訊(編輯 黃君芝)美聯社與NORC公共事務研究中心聯合周一發佈的最新民調顯示,高達86%的美國成年人表示對日常食品價格感到壓力。
調查顯示,其中約一半人稱其為「主要壓力源」,33%的人表示這是一個「次要」壓力來源。只有14%的受訪者認為這不是壓力的來源。這突顯出大多數美國人對日常必需品的成本仍然感到普遍的焦慮。
美聯社與NORC公共事務研究中心於7月10日至14日對1437名成年人進行了上述民意調查。成年人的總體抽樣誤差為正負3.6個百分點。
調查發現,食品雜貨是「影響最深遠的」財務壓力因素之一,對年輕人和老年人的影響同樣顯著。雖然60歲以上的美國人不太可能像年輕人那樣對住房、儲蓄、兒童保育或信用卡債務感到嚴重的財務焦慮,但他們同樣擔心食品雜貨的價格。
住在華盛頓巴克利的78歲的埃絲特·布蘭德説,食品雜貨是壓力的「次要」來源,但這只是因為當地的「食品銀行」填補了缺口。在一家處理產品訂單的辦公室工作了幾十年之后,布蘭德每月依靠她的社會保障金和殘疾津貼來支付她的房租和其他費用,比如給她的狗看病。
「我沒有積蓄。我不知道食品銀行在政治上會發生什麼,但如果我失去了它,雜貨絕對會成為壓力的主要來源。」她説。
布蘭德説,她的月收入主要用於電費、水費和有線電視費,以及照顧她的狗和其他家庭需求。
「肥皂、紙巾、衞生紙。我在好市多買汽油,但我們已經很久沒有看到每加侖3美元的價格了,」她補充説:「我經常呆在家里。我的車一周只開50英里。」
調查還顯示,64%的低收入美國人(家庭年收入低於3萬美元)表示,食品雜貨的成本是一個「主要」壓力源。相比之下,家庭收入在10萬美元或以上的美國人中,約有40%的人有這種壓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這個高收入羣體中,也只有大約20%的人表示,食品雜貨成本根本不是一個問題。
民調還認為,在美國特朗普政府實施新一輪關税背景下,美國民眾對生活成本的焦慮持續加劇。「先買后付」服務成為越來越多美國家庭應對生活成本的方式。約三成成年人使用過此類工具支付食品雜貨、醫療或娛樂消費,年輕人和少數族裔使用率更高。
19歲的亞當·布什(Adam Bush)住在紐約波特蘭市,他是那些使用「先買后付」服務購買雜貨或娛樂產品的年輕美國人之一。布什是一名焊工,為豐田製造卡車零件,年收入不到5萬美元。
不過,這類工具也伴隨着還款風險和監管缺失等擔憂。根據貸款機構最近披露的信息,越來越多的「先買后付」的客户在償還貸款方面遇到了困難。這些貸款被宣傳為比傳統信用卡更安全的替代品,但也存在風險,包括缺乏聯邦監管。
一些消費者監督機構還表示,這些計劃導致消費者在財務上過度擴張。
一些羣體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比其他羣體更加焦慮。例如,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在收入、儲蓄、雜貨成本和醫療保健成本方面表現出較高的壓力。
西班牙裔成年人還特別擔心住房成本、信用卡和學生債務。大約三分之二的西班牙裔成年人表示,住房成本是壓力的「主要」來源。
相比之下,大約一半的黑人成年人和大約40%的白人成年人持這種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