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温州打造千億級海上風電產業集羣

2025-08-05 10:02

  這兩天,位於温州市海經區的金風科技温州深遠海海上風電零碳總部基地內,一臺五層樓高的龐然大物正在進行檢驗、調試。這是由金風科技研發、在温州生產製造的首臺16+兆瓦漂浮式機組,預計8月底發運出海。這一機組「體重」超過500噸,葉片主樑採用碳纖維材料,可減重20%。機組可抵禦17級超強颱風,在-20℃極端環境下穩定運行,是名副其實的「捕風巨人」。機組關鍵部件100%實現國產化,它的下線,意味着温州正式躋身全球海上風電前沿技術——漂浮式風電研發製造與應用的行列。

  作為海洋資源強市,温州海域面積超8600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海域灘塗資源均佔全省的20%左右,海域水深適中、海底地質穩定,常年平均風速超過7.5米/秒,海上風電年均可利用小時數超3200小時,能確保海上風電項目效益良好。

  近年來,依託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温州聚力打造全國海上風電的技術創新策源地、智能製造新高地、內外貿易樞紐地、綠色能源集聚地、綜合服務示範地等「五個地」,統籌全市域海上風電資源,招引龍頭發揮鏈主作用、引落平臺發揮科技賦能作用,系統佈局海上風電全產業鏈,打造千億級海上風電產業集羣。

  對照「魚骨圖」招大引強,發揮龍頭企業鏈主引領作用。温州實施產業鏈鏈長制,由市領導擔任新能源產業鏈鏈長,先后招引落地金風、運達、遠景等風電鏈主企業,中天科技海纜等核心零部件企業,並與正泰、青山等本土企業實現鏈羣供應配套。鏈主企業帶來了顯著帶動效應,僅今年,金風科技就吸引和帶動泵閥、電氣設備等領域10余家企業落地温州、加入供應鏈。風電全產業鏈不斷強鏈補鏈、增資擴產,帶動温州上半年能源投資增長31.8%、高出全省平均19.4個百分點,製造業投資增長26.2%、增速排名全省第二。

  推動「高校+平臺+企業+產業鏈」結對合作,發揮創新平臺賦能作用。近日,國家風力發電技術創新中心浙江中心正式啟動建設並落户温州。作為我國目前新能源領域唯一的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國家風力發電技術創新中心致力於風力發電等新能源領域關鍵技術突破,已在北京、江蘇、浙江等三地設區域中心。浙江中心將聚焦深遠海風電和融合發展,為温州乃至浙江全省的深遠海風電及海洋新能源技術攻關、試驗驗證、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提供創新支撐。此外,浙大寧波理工學院、浙江海洋大學等高校也與浙江正泰新能源、浙江永安工程機械等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

  截至目前,温州已佈局海上風電項目17個,全市海上風電項目規劃容量超2000萬千瓦,佔全省的50%以上。在海經區,國內海纜行業龍頭企業之一的中天科技海纜項目建設火熱;在蒼南縣,遠景能源正打造遠景零碳產業園;在洞頭區,運達股份投建温州風電零碳產業園……到今年底,温州將推動浙江(華東)深遠海風電母港建設初步形成總裝集成、核心部件製造、運維服務三大核心功能,為首個200萬千瓦深遠海示範項目提供全鏈條支撐,計劃到2030年全面建成浙江(華東)深遠海風電母港,助力全市海上風電裝機容量突破500萬千瓦,海上風電裝備製造產業產值規模達1000億元以上。(記者 周琳子)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