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改革加速 多家農信社省級機構招兵買馬

2025-08-05 02:37

  證券時報記者 黃鈺霖

  今年以來,農信改革加速推進。截至目前,河南、內蒙古、江蘇、江西等地的農村信用社省級機構已掛牌營業,國內由農信改革而生的新省級機構達到了10家。

  改革發展向來離不開人才。近期,浙江、遼寧、海南、江西等地的多家農村信用社省級機構均發佈了社會招聘公告,招納總行高管、金融科技、公司金融等相關人才。

  業內人士指出,各地農村信用社省級機構陸續籌備落地,經營狀態也將從「掛牌運營」走向「完善治理」,相應的人才隊伍特別是金融科技人才急需補充和儲備,以來提升差異化服務、數字化風控等能力,預計未來市場化招聘高管也將成為新趨勢。

  多家銀行發佈招募令

  7月底,浙江農商聯合銀行發佈公告稱,面向全省市場化選聘系統內農商銀行經理層崗位人員,具體選聘崗位為桐廬農商銀行副行長1名、嘉善農商銀行副行長1名、龍遊農商銀行副行長1名。

  浙江農商聯合銀行成立於2022年4月,由浙江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改制設立,也是全國深化農信社改革的「第一單」,採用「下參上」的股權模式。目前,浙江農商聯合銀行下轄82家縣(市、區)農商銀行、農信聯社,本次招募副行長的三家農商行均為旗下成員。

  近期,遼寧農商銀行也發佈了總行及市級機構管理人員招聘公告,合計招聘19人。具體來看,總行中層管理崗位擬招8人,涵蓋金融市場部、計劃財務部、授信審批部、人力資源部、信息科技部等;市級機構副職管理崗位擬招11人,由遼寧省內統一分配,包含公金(公司金融)類副行長5人、零售類副行長2人、中臺副行長(風險管理方向)4人。

  6月,海南農商銀行同樣發佈社招公告,崗位需求涉及信息科技風險管理、零售金融條線模型建設等。5月,江西農商聯合銀行也發佈招聘公告,招聘崗位分別為專業技術崗、税收籌劃崗、信息科技崗和客户經理崗。

  金融科技人才需求大

  截至目前,浙江、遼寧、山西、河南、四川、廣西、海南、江西、江蘇、內蒙古等10個省級行政區的農信改革成果已落地,改制而成的農村信用社省級機構陸續掛牌開業。

  其中,遼寧農商銀行、河南農商銀行、海南農商銀行、內蒙古農商銀行等4家銀行為統一法人模式;浙江農村商業聯合銀行、山西農村商業聯合銀行、四川農村商業聯合銀行、廣西農村商業聯合銀行、江西農商聯合銀行、江蘇農商聯合銀行等6家銀行為聯合銀行的兩級法人模式。

  證券時報記者梳理發現,無論是統一法人模式還是聯合銀行模式,新成立的農村信用社省級機構近期均在加速招兵買馬,多家機構還明確表達了對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

  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新成立的農村信用社省級機構之所以對金融科技人才需求增多,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由於行業數字化轉型走向深水區,對該類人才的需求量本身較大;二是改制前,農信系統的金融科技人才儲備與全國性大行相比存在弱勢,因此在籌建完成后更需「補課」;三是農信機構改制后,特別是對統一法人的農商銀行而言,旗下農信機構和農商行變為分支機構,這對全系統的金融科技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需快速提升科技服務能力,以提升綜合金融服務能力。

  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薛洪言指出,新成立的農村信用社省級機構的人才戰略主要呈現數字化與專業化導向,金融科技人才需求尤為突出,且形成了「高層引領+基層擴容」的雙軌格局。一方面,高層技術管理崗如首席信息官(CIO)、科技領域高層次專業人才等崗位密集增設,且要求具備大型金融機構科技管理經驗,直接參與戰略決策;另一方面,基層科技崗規模顯著擴張,部分機構的校園招聘中金融科技崗佔比近四成,薪資較同期管理培訓生有明顯上浮。

  市場化選人用人更可期

  業內人士指出,除金融科技人才外,農信社省級機構對專業技能類、高管類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

  董希淼表示,金融科技人才、專業技能人才、從業經歷豐富的高級管理人才等三類人才,目前較為匹配該類機構的人才需求。之前,農信系統的高管以內部選拔培養為主,這三類人才靠內部培養較有難度,速度也相對較慢。

  他認為,在改制完成后,農村信用社省級機構在人才儲備方面對社會化招聘的依賴度也會提升,未來應該依然會保留內部培養跟社會化招聘兩條路徑,但社會化招聘的比例會有所增加。

  薛洪言也認為,市場化招聘高管預計將成為農村信用社省級機構在人才建設方面的新趨勢。他表示,近年新設的農信社省級機構通過社招引進核心高管,主要基於四個方面的現實需求。首先,是政策導向明確,監管要求深化公司治理改革,推動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相關準則明確支持通過社會化招聘以優化高管結構;其次,是改革時效施壓,農信社省級機構籌建期通常僅6個月,需快速組建核心團隊,社招可直接吸納成熟人才,避免內部培養周期過長而影響改革進程;再次,是需補齊轉型能力缺口,原有農信體系高管多擅長傳統存貸業務,缺乏數字化轉型、跨區域風險管理等專業經驗,需引進具備國有大行或股份制銀行背景的人才補足短板;最后,社招也是爲了突破區域封閉性,通過外部招聘打破「內部循環」格局,引入新管理理念和資源整合能力,以應對國有大行下沉競爭及「數字鄉村」建設的複合型需求。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