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韓美沒談完,「特朗普想當面施壓李在明」

2025-08-04 22:41

【文/觀察者網 柳白】儘管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宣佈美韓達成「全面完整」的貿易協議,但顯然內容未能讓韓國方面感到完全滿意。由於許多細節分歧尚未解決,談判前景仍存未知數。

路透社8月4日援引多名分析人士的話稱,韓國和美國目前正在籌備兩國領導人峰會,特朗普可能試圖利用這次機會施壓韓方在防務開支和企業投資方面作出更多讓步,非關税壁壘和貨幣問題也可能成為雙方討論的棘手議題。

值得一提的是,有韓國政府相關人士披露,面對特朗普在增加防務開支方面的施壓,韓方也想出了一條「妙計」:將韓美造船合作項目的支出計入國防預算。如此一來,即便沒有實際增加國防開支,也能在統計上呈現出軍費大幅上升的效果。

韓方不滿:美方想獨吞大部分利潤,難以理解

特朗普7月30日表示,美國將對韓國徵收15%的關税。同時,美國不會被徵收關税。根據協議,韓國將向美國提供3500億美元,用於由美方擁有並控制的投資項目。韓國總統李在明31日指出,協議中包含的3500億美元投資基金「在造船、半導體、電池、生物、能源等韓國的優勢產業領域,幫助韓國企業積極進軍美國市場」。

儘管特朗普放風韓美元首峰會將在「兩周內」舉行,但具體日期尚未公佈。

韓國經濟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部長具允哲8月1日向記者表示,在即將舉行的工作層級會談中,美韓仍需解決3500億美元投資結構的諸多細節問題。

「人們常説魔鬼藏在細節中。」他補充道。

韓國總統李在明 韓國總統李在明

報道稱,由於上周的談判沒有形成書面協議,這可能為美韓未來的分歧埋下伏筆,雙方對協議內容的説法已經出現差異。

關鍵分歧在於:李在明的一位顧問3日否認了美方的説法,即美國將從韓國3500億美元項目投資中獲得90%的利潤,以及韓國同意開放國內大米市場。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早前在社交媒體發文承諾,韓國投資「90%的利潤將歸屬於美國人」,而白宮發言人萊維特則稱,部分利潤將用於幫助美國政府償還債務。

但韓國總統室政策室長金容範表示,雙方在談判中並未討論利潤分配問題,韓國方面預期這些利潤將用於對美國「再投資」。

他補充道,美國將大部分利潤佔爲己有的想法,「在一個文明國家是難以理解的」,他還稱所謂投資完全由美方決定的説法不過是「政治辭令」。

金容範透露,韓國在協議中加入了降低融資風險的安全機制,包括美國承諾採購相關項目產品的「承購(offtake)」條款,以及對具備商業可行性的項目進行投資。

他補充道,投資資金結構的具體細節尚未確定,目前大部分資金將以貸款和擔保方式提供,股權投資只佔很小部分。

「特朗普連自貿協定都不認,何況一個承諾」

金容範還表示,上周的協議較韓國此前的計劃有所縮減,在特朗普與李在明峰會前夕,韓國原本設想達成一項涵蓋貿易、安全和投資的綜合協議。但由於日本比預期更早與美國達成協議,這促使韓國倉促尋求一項側重貿易的協議,而將安全和投資問題留到即將舉行的峰會討論。

此外,根據白宮的説法,韓國將「為美國產品如汽車和大米提供歷史性的市場準入」。但韓國方面強調,儘管美方施加了巨大壓力,但美韓在牛肉和大米等農業領域並未達成任何開放市場的協議。

韓方7月中旬一度放風考慮在農產品方面對美國作出讓步,相關表態引發韓國農民團體強烈反彈,指責政府在對美談判中「默認農畜產業必須讓步」。

例如韓國全國韓牛協會炮轟政府「將農畜產業的犧牲視為理所當然」。全國農民會總聯盟則警告稱,若政府無視農民的反對,將掀起「第二輪韓美FTA(自貿協定)鬥爭」和「第二次瘋牛病燭光示威」。

韓方稱,特朗普對韓國的水果和蔬菜檢疫流程表現出濃厚興趣,此議題將納入即將舉行的非關税壁壘技術磋商中,討論內容還將包括汽車安全規則,但目前尚無具體細節。

其他非關税壁壘,如對大型科技公司的監管,可能成為談判障礙。防務開支預計也將成為美韓首腦峰會的關鍵議題,長期以來,特朗普一直表示韓國應為駐韓美軍支付更多費用。

曾參與2007年韓美自貿協定談判的前韓方首席談判代表崔錫榮(Choi Seok-young,音譯)警告,「(特朗普)就連像自貿協定(FTA)這樣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也能有效廢除,何況這只是一個承諾而已。」

「我們無法放松警惕,因為不知道何時會再次面臨關税或非關税措施的壓力。」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長呂翰九説。

韓方的「妙計」

在韓美協議的3500億美元投資基金中,有1500億美元將作為韓美造船合作專用基金,為韓國企業進軍美國造船業提供堅定支持。

據《韓民族日報》8月3日報道,為應付特朗普增加國防開支的壓力,讓賬面數字更好看,韓國政府也打起了小算盤,正研究將韓美造船合作項目的支出計入國防預算。

一名韓國政府相關人士表示,如此一來,即便沒有實際增加國防開支,也能在統計上呈現出軍費大幅上升的效果。

多名消息人士7月28日透露,韓方向美方提出了名為「讓美國造船業再次偉大」(MASGA,Make American Shipbuilding Great Again)的造船合作項目,項目金額或達到數百億美元。

上述合作項目包括由韓國民營造船公司對美投資以及融資擔保,具體金額可在后續磋商環節進行調整。韓國進出口銀行、韓國貿易保險公社等金融機構有望為項目提供金融支持。

顯然,對於試圖重振美國造船業的特朗普政府而言,韓國的這一提議正合心意。

一位韓國政府高層人士7月31日在華盛頓對記者表示:「我們在討論國防預算時,納入了各種不同的計算方法,因此預計不久后就會有進展。」這表明韓方正試圖擴大可計入國防支出的項目範圍。

這名人士補充道:「如果對造船部分的計算方式進行調整,也可以納入(國防預算)。」

韓媒形容,對於看重數字的特朗普來説,這一做法堪稱「妙計」。

福特急了:15%遠遠不夠

對這份韓美協議不滿的,還有美國汽車巨頭福特。有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以強化美國製造業為目標所推行的關税政策,反而可能加劇美國汽車企業所受的損害。

美國「汽車三巨頭」之一的福特公司7月31日發表聲明,就韓國、日本和歐盟整車關税被設定為15%一事表示遺憾。福特在聲明中指出:「韓國和日本在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和匯率方面具有實質性優勢,而福特卻因汽車零部件、鋼鐵和鋁等各類關税而承受了數十億美元的額外成本,美國國內的生產成本也隨之上升。僅對整車徵收15%的關税遠遠不夠。」

福特的不滿還在於,其在墨西哥和加拿大設廠所適用的關税税率,高於韓國、日本、歐盟等主要汽車出口國達成的15%的税率。

今年4月特朗普宣佈「對等關税」時,外界一度普遍預測,在美國產量較低的韓國整車製造商將首當其衝,經營業績將遭重創。然而,從最近發佈的經營業績來看,福特等美國本土廠商業績下滑更為嚴重。

根據韓國信用評級公司對各公司公開資料的分析,分項關税實施后,韓國現代起亞的第二季度營業利潤同比下降20%,而通用汽車下降32%,福特則暴跌73%,斯特蘭蒂斯甚至由盈轉虧。

不過,不同企業的態度也出現分歧。通用汽車是少數對韓美關税談判達成協議表示歡迎的公司。通用去年在美國銷售的車輛中,大約15%是在韓國工廠製造后進口的,因此對於此次關税談判結果表現出積極評價。而擁有Jeep品牌的斯特蘭蒂斯,沒有對美韓協議作出評論。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