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4 14:06
專題:新浪倉石基金研究院
8月4日,本周新發基金37只,涉及華夏、易方達、廣發、南方、嘉實、富國、中歐、天弘、招商、工銀瑞信、興業、華寶、永贏、華商、摩根、海富通等27家基金公司。
值得關注有,光大保德信(A:024788.OF C:024789.OF)、華夏基金(A:024912.OF C:024913.OF)同步推出跟蹤「國證通用航空產業指數」產品,搶佔低空經濟政策紅利。永贏基金發行上證科創板人工智能指數基金(A:024776.OF C:024775.OF E:024776.OF),為首隻聚焦「科創板AI」細分領域的指數產品。機器人方向:嘉實基金(A:024619.OF C:024620.OF)佈局中證機器人ETF聯接基金,由田光遠管理。博時(萬瓊管理的159287.OF)、華寶(159292.OF)、招商(159291.OF)三家頭部公募罕見同時發行跟蹤創業板綜合指數的ETF。唐博倫管理的易方達價值回報,柳世慶管理的中歐核心價值;恩學海、吳春傑共同管理摩根盈元穩健三個月持有(A:024695.OF C:024696)。
從產品類型上看,股票型基金20只,債券型基金8只,混合型基金7只,FOF基金2只。
從基金管理人看,本周華夏基金、永贏基金新發4只產品,中歐基金新發3只產品、博時基金、華寶基金新發2只產品;易方達基金、南方基金、富國基金、廣發基金、招商基金、嘉實基金、工銀瑞信基金、天弘基金、建信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華商基金、興業基金、百嘉基金、東興基金、國聯安基金、海富通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摩根基金、融通基金、泰康基金、鑫元、中信保誠基金22家基金公司新發1只產品。
股票型產品:覆蓋創業板、通用航空、醫藥、機器人等多個熱門領域
本周市場共發行20只股票型基金,涵蓋13家基金公司。聚焦主題賽道,科創板與寬基指數成佈局核心,其中高端製造與科技、科創板深化佈局、創業板與港股紅利成新焦點。產品結構呈現以下特徵:純ETF產品達7只,聯接基金及指數增強型13只。非ETF產品認購起點均為1元,ETF統一為1000元。6只基金錨定科創板指數,創單周新高。
三大賽道領跑,聚焦高端製造與科技主題,通用航空方向,光大保德信(A:024788.OF C:024789.OF)、華夏基金(A:024912.OF C:024913.OF)同步推出跟蹤「國證通用航空產業指數」產品,搶佔低空經濟政策紅利。人工智能方向,永贏基金發行上證科創板人工智能指數基金(A:024776.OF C:024775.OF E:024776.OF),為首隻聚焦「科創板AI」細分領域的指數產品。機器人方向:嘉實基金(A:024619.OF C:024620.OF)佈局中證機器人ETF聯接基金,由田光遠管理。科創板深化佈局主題,華夏基金(A:024879.OF C:024880.OF)推出上證科創板綜合指數增強基金,永贏基金加碼人工智能指數,反映機構對科創板結構性機會的挖掘。資源與醫療防禦屬性突出。廣發資源管理(A:023834.OF C:023835.OF)、泰康資源精選(A:024895.OF C:024896.OF)瞄準資源主題;建信醫療創新(A:025068.OF C:025067.OF)掛鉤醫藥衞生指數,凸顯避險需求。
寬基指數下,創業板與港股紅利成新焦點。創業板綜合指數基金:博時(萬瓊管理的159287.OF)、華寶(159292.OF)、招商(159291.OF)三家頭部公募罕見同時發行跟蹤該指數的ETF,打破創業板指/創50的壟斷格局,覆蓋更廣泛中小創新企業。港股高股息策略:天弘(159281.OF)、永贏(A:023534.OF C:023535.OF)分別發行中證港股通央企紅利ETF及指數基金,瞄準港股低估值的紅利防禦屬性。特色寬基補充:華夏基金推出「上證580ETF」(530533.OF),由李俊管理;華商基金(A:024313.OF C:024314.OF)佈局滬深300指數增強,由鄧默,艾定飛管理。
從基金管理人看,華夏基金最激進佈局,同時覆蓋通用航空、科創板綜合指數、上證580三條主線。永贏基金押注科創板AI與港股紅利,差異化定位鮮明。華寶基金兼顧創業板綜合增強策略ETF(159292.OF)與中證製藥聯接(A:024985.OF C:024986.OF),拓展多元化工具。
混合型產品:「老中新」基金經理 擔綱 主打「股債搭配+港股機遇」策略
本周亮相的7只基金(如百嘉科技創新A、東興產業升級A、南方多元價值等)業績基準均包含顯著權益敞口(50%-80%),同時搭配債券及港股指數,嚴格定位為偏股混合型或靈活配置型基金,主打「股債搭配+港股機遇」策略。這與當前市場環境尋求收益增強的需求相符。本周混合基金發行主力為實力雄厚的大型公募,如中歐基金3只、易方達、南方基金各1只,以及特色化中小公司東興基金、百嘉基金。中歐基金產品線覆蓋化工行業、全市場選股(智選、價值)等多策略,佈局最為積極。
基金經理團隊呈現 「單兵作戰 + 雙人協同」 模式。中歐核心智選 A 由張聰、宋婷共同管理,或通過能力互補提升組合管理效率;其余 6 只產品均為單一基金經理負責,如管理東興產業升級 A 的甘宗衞、易方達價值回報的唐博倫,柳世慶管理的中歐核心價值、陳鶴明管理的百嘉科技創新,需獨立應對跨市場配置挑戰。
債券型產品:聚焦「持有期」策略 理財替代屬性強化 「老中新」三代基金經理齊聚
本周新發8只債券基金中,7只為持有期產品,鎖定周期從30天至6個月不等,兩大趨勢凸顯:60天持有期產品達3只(富國、國聯安、工銀),匹配理財資金短期配置需求。資產拓展華夏(024296.OF)、興業(023811.OF)產品含3%-10%權益倉位(掛鉤滬深300/港股通),嘗試「固收+」輕量化。中信保誠(023664.OF)專注利率債(國債+政金債),為唯一純利率債基。
從基金經理看,從業超5年老將佔比75%。周鳴投資經理年限15.50年。在任管理7只基金在管基金總規模447.00億元。任期管理偏債產品總回報110.54%,遠超同期中證綜合債表現談雲飛投資經理年限11.02年,在管7只基金,在管基金總規模176.96億元。過往管理偏債產品總回報47.98%,未跑贏同期中證綜合債表現。過往管理偏股產品總回報47.33%,跑贏同期滬深300指數表現。倪玉娟投資經理年限7.40年,在任管理11只基金在管基金總規模972.13億元。過往管理偏債產品總回報28.32%,未跑贏同期中證綜合債表現,但管理博時富瑞純債A任期回報35.04%,40只短期純債產品中排在第一位。中生代基金經理「劉愛民」、「楊穆彬」,新生代華夏基金吳凡、工銀瑞信谷青春等。
FOF 2只:均以中債指數為核心 多元配置成新發主線
本周還有兩隻FOF產品發佈,均主打「穩健多資產」策略,反映機構在震盪市中通過分散配置尋求穩健收益的傾向。其中,摩根基金旗下摩根盈元穩健三個月持有(A:024695.OF C:024696)、永贏元盈穩健多資產90天持有(A:508060.OF C:025045)發行,其中僅永贏元盈穩健多資產90天持有認購1天,認購起點10元。兩隻產品均以中債指數為核心(佔比70%-80%),疊加權益、黃金及海外資產,定位中低風險
摩根基金才勇雙經理制:由恩學海、吳春傑共同管理,延續FOF領域「宏觀+微觀」雙人協作模式,分工覆蓋大類資產配置與子基金篩選。
永贏基金段偉良,9年證券相關從業經驗。曾任中信建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金融工程分析師;國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金融工程聯席首席分析師。2023年加入永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中提供的意見與評述僅供參考,並不構成對所述證券的任何操作建議或推薦,依據本資料相關信息進行投資或行事所造成的一切后果自負。基金經理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產品業績的預示或預測。
責任編輯:公司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