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4 18:07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4日訊 7月31日,青島地鐵2號線二期工程迎來里程碑時刻:隨着世博園站最后一段頂板混凝土澆築完成,全線8座車站全部實現主體結構封頂。這條連接李滄區東部與嶗山區的交通大動脈開始邁入建設新階段,為2026年年底通車築牢根基。
歷時兩年10個月,啃下不少「硬骨頭」
「每座車站都是一塊‘硬骨頭’,但我們啃下了!」青島地鐵集團第一建設分公司工程管理處李智慧介紹説,在2號線二期線路建設中,參建單位攻堅克難,確保了線路建設的效率和品質「雙提升」:漢川路站引入雙輪銑槽機提升效率,提前3個月完成基坑開挖,主體封頂較原計劃再提前3個月;下王埠站79根鋼管柱安裝精度控制在3毫米內;龍川路站提前20天完成主體封頂。全線6座明挖車站克服難題,4座提前封頂;2座暗挖車站通過信息化設計,縮短機械開挖循環時間達6小時。
從2022年11月龍川路站挖下「第一鏟」,到2025年7月底世博園站封頂,這條線路用兩年10個月的時間,書寫了青島地鐵三期建設的「攻堅樣本」。
最后封頂的世博園站位於松嶺路與長水路交叉口,車站周邊地形複雜、管線密集、緊鄰交通干道與高架區間,施工難度極大。曾經,這里歷時150天,在完成了主體開挖準備工作的同時,安全、快速完成了斜井153米的開挖任務,刷新了青鐵速度。
世博園站為地下兩層島式暗挖車站,採用大跨單拱雙層結構,混凝土牆面細膩光潔,這源於青島地鐵飾面高性能混凝土標準。為實現「不滲不漏、內實外美」的目標,青島地鐵聯合中國鐵建、山東大學成立科研班組,經10余次試驗確定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首創了高分子複合模板周轉達100次且成本減半;BIM+物聯網平臺實現全天候監控,20余項技術創新預計縮短工期1年;「拆模即覆盤」制度推動管理精細化。
班組建設激發活力,30余項「五小發明」走向全線
在青島地鐵集團黨委的堅強領導下,青島地鐵第一建設分公司紮實落實「三位一體」系統管理理念和推進路徑,始終堅持將支部建在工區、黨旗插在掌子面,以黨建引領工程建設新實踐,不斷豐富「鋒行鐵軍」品牌內涵,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工程建設高質量發展。
2號線二期工程通過班組建設激發一線工人創新活力,深入踐行「兩進三環四管五保」一線工作法,涌現出多個明星班組:中鐵十九局龍川路站開挖支護班組首創「小立法+二次分配」機制,成為集團首批樣板班組;中國鐵建大橋局03工區「卓越班組」獲「2022年度全國安全管理標準化班組」,為青島地鐵首個獲此殊榮的班組。
第一建設分公司將建設世界一流地鐵目標體系清單與指標有效轉變為班組小立法,通過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深化「小立法+二次分配」,將「參與式民主」貫徹到底。
下王埠站推行「小立法過程管控+單板制結果考覈」雙軌機制,激活班組內生動力,班組建立「拆模即覆盤」制度,聯合監理、商混站對每板混凝土開展48小時問題溯源,累計優化23項工藝參數;漢川路站班組工人在圍護樁施工中,創新採用大護筒套小護筒工藝,配合除砂機清孔,既解決了沉渣和吊運下放難題,還省去多項施工環節,顯著降低施工成本;東川路站班組工人首創「混凝土冷卻管降温工藝」在青島地鐵車站首次應用,有效解決了混凝土裂縫現象;「恆温恆濕智能養護系統」讓地鐵車站主體也享有了與盾構管片同等的待遇……30余項「五小發明」從班組走向全線,全線實現安全生產零事故,有效促進了新時代產業工人價值的自我實現。
「開工最快、封頂最早」,2號線「東延」未來可期
青島地鐵2號線二期全長8.9公里,設有下王埠、佛耳崖等8座車站,是青島地鐵三期首條全面啟動土建施工、首條全線車站主體封頂的線路。
青島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已開通運營7年,西延段也於去年年底開通,平均每天有近30萬人乘坐的2號線,是青島地鐵名副其實的「骨干線」。而今,2號線二期這條地下長廊作為青島地鐵三期「開工最快、封頂最早」的線路,迎來了工程重大節點勝利,為明年通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號線二期開通后,將西接2號線一期李村公園站,東聯藍谷快線世博園站,串聯百通馨苑、春和景明等20余個社區,惠及沿線近10萬居民。通車后將填補李滄東部軌道交通空白,實現與主城區15分鍾快速通達,將為「軌道上的青島」戰略落下關鍵一子。
下一步,2號線二期工程將全力推進軌通、電通等關鍵節點,確保2026年高質量開通運營。(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作者:周建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