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4 16:09
智通財經APP獲悉,華爾街近期對大型科技巨頭財報能否兑現高漲預期高度關注。從整體表現來看,這些企業大多不負眾望。上周五的市場拋售令美股周線收跌,這部分源於亞馬遜(AMZN.US)周四盤后發佈的喜憂參半的業績,疊加不及預期的非農就業數據,以及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全球大範圍關税政策經濟影響的擔憂,不過,對於期待科技企業以業績支撐其市場主導地位的投資者而言,多數公司的財報仍提供了充足依據。
嘉信理財高級投資策略師凱文・戈登指出:「科技行業正展現出‘特氟龍’般的抗跌特質,基本面穩健,營收增長顯着超出預期,利潤率亦保持相對健康。儘管並非毫無瑕疵,且估值已接近歷史高位,但我們仍持高度樂觀態度,尤其是對大盤藍籌科技股。」
谷歌母公司Alphabet(GOOGL.US)上周率先拉開財報季序幕,在人工智能業務推動下實現強勁銷售增長。本周,蘋果公司(AAPL.US)錄得三年多來最強勁營收增長;Meta平臺(META.US)因業績超預期且披露人工智能領域激進投入計劃,股價飆升至歷史新高;微軟(MSFT.US)憑藉人工智能需求驅動的雲業務強勁表現,市值一度突破4萬億美元,成為史上第二家達成該里程碑的企業,其股價已連續10周上漲,創2023年以來最長連漲紀錄。
亞馬遜則成為例外,受雲計算部門增長放緩及人工智能大額投入影響,公司業績展望略顯平淡。
估值壓力顯現
納斯達克100指數上周累計下跌2.2%,跌幅主要集中在周五;涵蓋上述公司及特斯拉(TSLA.US)的彭博「七大科技巨頭」指數全周下跌1.5%。
不過,納斯達克100指數較4月初低點仍累計上漲超30%,「七大科技巨頭」指數漲幅更達40%以上。這些漲幅引發華爾街專業人士質疑:科技股漲勢是否已過度透支?目前納斯達克100指數預期市盈率接近27倍,遠高於10年平均22倍水平。
但總體而言,已披露財報的公司均未顯現基本面大幅惡化跡象,在貿易政策與關税影響不確定性持續的背景下,這一表現尤為關鍵。彭博社數據顯示,標普500指數科技板塊中96%的公司利潤超預期,93%的公司營收達標;而整個指數的利潤與營收超預期比例分別為82%和68%。
儘管華爾街長期對大型科技股持積極態度,但上周披露的業績進一步強化了其增長潛力。彭博情報數據顯示,「七大科技巨頭」今年盈利增長預期已從一個月前的21.4%上調至24.2%,營收增長預期從7月初的11.5%上調至13.4%。
當然,這一增速較去年有所放緩,去年該羣體淨利潤增長36%、營收增長14%。但相較於整體市場,其增長優勢仍十分顯着:2025年整體市場盈利預期增長8.9%,營收預期增長5.5%。
瑞銀資產管理高級投資分析師兼基金經理邁克爾・內爾表示:「考慮到這些公司此前的增長速度和持續時間,當前增速放緩合乎情理。我們並未觀察到足以引發擔憂的大幅減速,這只是表明大型企業不可能永遠保持高速增長。」
聚焦英偉達財報
當前,投資者正密切關注英偉達的動態。這家身處人工智能熱潮核心的芯片製造商、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定於8月27日發佈財報。其在人工智能處理器領域的主要競爭對手、規模相對較小的AMD(AMD.US),則將於周二率先披露業績。
對這兩家芯片企業而言,關鍵利好信號已然明確:大型科技公司已重申對人工智能領域的持續投入決心。Meta、微軟、Alphabet 和亞馬遜均已上調資本支出計劃,而彭博社供應鏈數據顯示,這四家公司貢獻了英偉達逾40%的營收,因此上述動態構成了一系列積極支撐。
瑞銀資產管理的邁克爾・內爾表示:「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正不斷落地,部分企業已開始收穫實際回報,這意味着該領域的投資不再是單純的投機行為。當然,這並非説大型科技股不會出現估值超前或回調的情況,但科技行業在整體市場中的權重正不可逆轉地提升。這一趨勢貫穿了我的整個職業生涯,目前沒有理由認為它會就此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