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小米、美團、螞蟻集團投的獨角獸衝擊IPO

2025-08-04 11:40

原標題:小米、美團、螞蟻集團投的獨角獸衝擊IPO 來源:格隆匯新股

雷軍投的商業物聯網公司正衝擊港股上市。

格隆匯獲悉,近期,上海商米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商米科技」)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德意志銀行、中信證券、農銀國際為其聯席保薦人。

商米科技是商業物聯網(BIoT)解決方案提供商,覆蓋餐廳、超市、運動健身、診所及物流配送等多個領域。其曾在2021年提交上交所科創板上市申請,但在2022年3月自願撤回申請,如今轉而赴港IPO。公司質地如何?今天就來探究一番。

01

上海楊浦區跑出一家IPO,小米、美團入股

商米科技總部位於上海市楊浦區,其歷史可追溯至2013年,由林喆(林先生)創立,成立當年推出我有外賣作為全球*按需配送POS解決方案。 

2016年,商米為商户及軟件開發者推出了全球*商業物聯網一體機,並開發了全球*跨區域跨場景、實時連接的商業物聯網平臺,到2017年商米應用市場中的應用程序數量突破1000個。

公司還在2018年發佈業內*支持金融級別的人臉支付收銀產品,其產品銷往100個國家及地區,海外出貨量佔總銷量近一半。

商米科技發展過程中獲得了多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暴龍投資、深創投集團、小米集團、美團等。

其中,公司在2019年獲得了數億元D輪融資,由螞蟻金服領投、農銀國際跟投,估值超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2億元),躋身獨角獸企業行列。2024年3月,公司又獲得來自善商投資的融資,每股成本為15.49元。

股權結構方面,截至2025年6月20日,林喆持有商米科技27.38%的A類股份,擁有約79.04%的投票權,並通過沃郵合夥、沃有合夥及寧波握友(作為其普通合夥人)控制約4125萬股B類普通股,為控股股東。

林喆今年49歲,1994年7月畢業於汕頭市鮀濱職業中學。林喆19歲開始創業,並在1996年創立廣東川田科技有限公司(商米科技的附屬公司之一),主要從事POS機的研究、開發、製造及銷售。2013年12月起他擔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擁有逾30年的創業經驗。

此外,螞蟻集團全資擁有的雲鑫創投、美團旗下的漢濤諮詢、小米集團旗下的金星創投、深創投、善商投資均為商米科技的股東。

公司發行前股權架構,圖片來源於招股書

公司發行前股權架構,圖片來源於招股書

02

超9成收入來自銷售智能設備,2023年業績同比下滑

商米科技的解決方案集成了智能硬件、軟件及數據洞察,賦能眾多線下商業場景實現數字化轉型,提升支付、會員管理、訂單履約、存貨控制及員工管理等運營流程的效率。公司的商業物聯網(BIoT)解決方案主要包括智能設備、商業物聯網PaaS平臺。

具體來看,2022年、2023年、2024年(簡稱「報告期」),銷售智能設備為商米科技貢獻了98%及以上的收入,PaaS平臺及定製服務的收入佔比較小。

按業務分部劃分的收入及佔總收入百分比的明細,圖片來源於招股書

按業務分部劃分的收入及佔總收入百分比的明細,圖片來源於招股書

公司提供一整套智能設備,專為滿足商户在各種商業場景中的廣泛應用需求而設計。公司產品覆蓋15大行業及超過100個細分垂直領域,包括餐廳、超市、運動健身、診所及物流配送等。

商米科技還率先推出業界*PaaS平臺「商米大程序」,使企業與開發者能高效構建、管理及升級用於其智能設備的軟件應用程序。

圖片來源於招股書

圖片來源於招股書

公司的收入主要來自智能設備銷售,未來如果智能設備銷售量或價格下跌、用户偏好轉變,或者智能設備出現重大質量問題,均可能影響公司的經營業績。

近幾年,商米科技的業績存在一定波動。2022年、2023年、2024年,商米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約34.04億元、30.71億元、34.56億元,毛利率分別為28.1%、26.7%、28.9%,對應的淨利潤分別為1.60億元、1.01億元、1.81億元。

其中,2023年由於智能移動設備及智能臺式設備的收入下滑,公司業績也同比下滑。儘管如此,公司還是在2024年向股東宣派股息約1.51億元。

其中,2023年公司整體毛利率有所降低,主要由於來自美洲(毛利率相對較高)的收入所佔比例下降。2024年由於毛利率相對較高的歐洲及其他發達國家的銷售額增加,以及公司成本管理工作,公司毛利率有所提高。

綜合損益表概要,圖片來源於招股書

綜合損益表概要,圖片來源於招股書

商米科技面臨智能設備生產所用材料及元件價格上漲的風險,而BIoT設備的核心組件主要包括LCD屏幕、外殼以及一系列實現設備功能的芯片及電子元件。如果公司無法將增加的成本轉嫁至智能設備的定價,可能會影響盈利能力。

公司依賴第三方代工生產產品,報告期內,商米科技依賴數量有限的OEM及ODM供貨商來製造硬件設備,如果公司無法持續管控這些供貨商,可能會導致生產延誤、質量不一致或供應鏈中斷,最終影響公司運營效率及客户滿意度。

報告期內,商米科技從前五大供應商的採購額分別佔相應年度採購總額的75.9%、74.1%及66.3%,佔比較大,存在供應商集中風險。

03

為全球*的安卓端BIoT解決方案提供商,應收款項逐年上升

商業物聯網(BIoT)解決方案廣泛應用於零售、餐飲服務等高頻商業領域,隨着數字化轉型,在醫療保健、教育及旅遊等更多行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預期BIoT的採用將滲透至更多的領域。

2020年至2022年,新冠疫情加速了對非接觸式服務的需求,這也使BIoT解決方案在外賣配送和自助服務運營等領域的採用實現快速增長。2023年隨着疫情的緩和及經濟活動趨於正常,全球BIoT解決方案市場規模有所回落。

2024年全球BIoT解決方案市場規模約2350億元。現有設備及系統的持續升級預計將進一步推動市場增長,到2029年將達到3130億元,2024年至2029年的複合年增長率預計約為5.9%。

圖片來源於招股書

圖片來源於招股書

據灼識諮詢的資料,按2024年的收入來算,商米科技為全球*型的安卓端BIoT解決方案提供商,佔有10%以上的市場份額。但該市場競爭激烈且發展迅速,商米科技面臨着來自百富環球、訊寶科技等同行的競爭。

商米科技已服務全球前50大食品及飲料企業中逾70%的企業,截至2024年底,公司的解決方案落地了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但國際業務也讓公司面臨重大監管及經營風險。

在全球數據隱私及數據安全法律迅速發展的背景下,任何對公司在個人數據的收集、使用、存儲、保留、轉移、披露及其他處理方面的做法或政策的其他疑慮,均可能損害公司聲譽,並打消現有及潛在用户使用公司產品的念頭,還可能導致公司產生重大的合規成本或受到處罰,給商米科技的發展帶來挑戰。

公司在國內已實現超過70%的餐飲*品牌覆蓋率及超過60%的*連鎖店覆蓋率,客户或用户包括支付寶、小米、美團、盒馬、古茗、西貝、叮咚買菜等。

公司智能BIoT解決方案的選定及公開宣佈的主要客户和用户,圖片來源於招股書

公司智能BIoT解決方案的選定及公開宣佈的主要客户和用户,圖片來源於招股書

吸引更多的客户使用公司產品是提高收入的重要方式,但近兩年商米科技的客户數量有減少趨勢,2022年至2024年,商米科技的客户數量從2506名降至2262名。如果現有客户未增加對公司產品的使用需求,或未能吸引新客户,那公司的業績增長可能放緩,甚至下跌。

報告期內,商米科技來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佔比分別為42.3%、28.8%及41.1%,其中,來自*客户的收入分別佔公司收入的19.3%、16.5%及22%。

商米科技還面臨與應收款項有關的信貸風險。報告期內,公司的貿易應收款項分別約4.06億元、6.38億元、10.49億元,呈逐年上升趨勢;同時公司的貿易應收款項周轉天數也相對較長,分別為36天、62天及89天。

整體而言,儘管2024年商米科技已成為全球*的安卓端BIoT解決方案提供商,但受行業波動、智能移動設備收入下滑等影響,2023年公司業績同比下滑。同時,商米科技的應收款項也逐年上升,未來公司能否持續綁定大客户,並拓展更多新客户,實現業績增長,格隆匯將持續關注。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