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杭州工商聯探索金融惠企「杭州方案」

2025-08-04 06:28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轉自:中華工商時報

    "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困擾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發展難題。為此,杭州市工商聯於2022年5月啟動"助企紓困·走進金融"活動,先后與金融機構達成"金融惠企"戰略合作,逐步建立健全"工作例會制度、聯合走訪制度、商會輪動制度、金融指導員制度"四項機制,搭建銀企對接平臺,暢通銀企對接渠道。

    在之江大地,一場場銀企對接會現場暖意湧動:在杭州市工商聯牽頭的"金融惠企"活動中,浙商銀行杭州分行客户經理正拿着產品手冊,向余杭區一家智能製造企業負責人詳細測算信用貸款額度;蕭山區工商聯會議室里,工商銀行等5家金融機構與10余家小微企業面對面,現場開通貸款審批"綠色通道"……這是杭州以機制創新破解企業融資困局的生動縮影。

    截至目前,杭州市工商聯已與15家金融機構達成戰略合作。

    每月第一個周五上午9點,金融服務工作例會準時召開。"某科技型企業專利質押評估周期過長,建議引入第三方快評機制。"在第35次金融服務工作例會上,杭州市工商聯經濟合作服務部負責人與15家金融機構代表正對照企業走訪清單逐項攻堅。這種"信息共享、政策共研、問題共商"的例會制度,已累計解決企業融資流程優化、利率協商等具體問題237個,推動金融服務配適度提升40%以上。

    隨着工作的深入開展,金融服務工作例會先后與走進區縣、走進商會、走進園區、走進鄉村振興示範點等工作結合起來,實現了形式和內涵的深化拓展。截至目前,工作例會已累計舉行40場(次),從無間斷。

    在搭建交流平臺的同時,杭州市工商聯完善聯合走訪制度,提升工作質效,讓服務從"會議室"走向"生產車間"。2024年3月,建設銀行杭州分行客户經理隨工商聯工作人員走訪錢塘區一家生物醫藥企業時,發現其因海外訂單激增面臨流動資金缺口。團隊當場啟動"急事急辦"流程,3個工作日內便完成500萬元信用貸款審批。"以前跑銀行要準備十幾份材料,現在'上門辦'還能定製方案。"該企業財務總監王女士感慨。

    杭州市工商聯創新推行金融機構輪動對接商會制度,將直屬商會分為12個片組,每個片組約15家商會,協調15家金融機構與各商會片組進行對接,每半年輪換對接一次。

    數據顯示,2023-2025年上半年聯合走訪企業達32024家,其中2025年半年走訪量突破1萬家,新增貸款投放393.82億元,其中90%流向小微企業。

    在拱墅區工商聯會議室,一場特殊的"輪值主席"會議正在進行--本月輪到杭州温州商會對接農業銀行,15家會員企業帶着融資需求"面對面"交流。這種將直屬商會劃分爲12個片組、金融機構每6個月輪換對接的機制,讓杭州臨安一家竹製品加工企業負責人周先生嚐到了甜頭:"以前找銀行要託關係,現在商會直接帶行長來廠里看設備,300萬貸款一周就到賬。"2023年調整輪換周期后,銀企對接效率提升近一倍。

    更值得關注的是金融指導員制度的"嵌入式"服務。在建行派駐市工商聯的金融指導員辦公室,牆上貼着一張密密麻麻的企業服務清單:為西湖區初創企業開展"知識產權融資"專題培訓、協助桐廬縣商會搭建"供應鏈金融"平臺……"我們既是政策翻譯員,也是服務協調員。"駐點指導員沈經理介紹,通過在13個區縣(市)工商聯設立專屬服務崗,已累計開展金融知識培訓89場,幫助200余家企業制定融資規劃。

    金融指導員深度介入金融惠企行動,既有效增強工商聯與金融機構的工作協同,又在金融知識培訓、構建工作體系、助力分析研究、組織對接活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極大提升了金融服務的專業性和系統性。

    "真金白銀"的支持正在轉化為企業發展動能。杭州余杭區一家半導體材料企業在工商聯牽線下獲得浙商銀行1億元授信,其研發的第三代半導體襯底材料成功打破國外壟斷;富陽區一家傳統紡織企業利用工商銀行"技改貸"完成設備升級,產能提升30%的同時能耗下降15%。

    在推進金融惠企行動過程中,杭州市工商聯注重把各方優勢和需求結合起來,既讓民營企業有感,也讓金融機構有為,工商聯作為橋樑紐帶,既積極破解企業融資「難題」,又助力普惠金融推廣、拓寬金融服務渠道,在促進合作中實現共贏。

    截至2025年上半年,杭州工商聯與15家金融機構累計為12068家企業新增授信741.94億元,其中超九成資金流向小微企業,「貸」動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向新質生產力轉型。

    杭州市工商聯從謀劃金融惠企行動之初,就着眼於助力廣大小微企業破解融資難題,把滿足小微企業的金融需求放在工作第一位,把金融惠企的政策落實到更多有需要的企業。

    商會組織作為小微企業的集聚平臺,在金融惠企行動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強化「商會團組化、對接網格化、服務精準化」,商會服務會員企業金融需求的功能得到凸顯,會員企業得到實惠,商會組織凝聚力和影響力也得到有效增強。

    「少開大會、多開小會,單獨上門優於組團服務。」杭州市工商聯相關負責人總結道,通過將「務實有效」作為導向,他們摸索出一套「精準滴灌」模式:在濱江區試點「金融服務驛站」,企業掃碼即可預約專屬金融顧問;在臨平區推行「融資需求紅黃綠」三色管理,對緊急需求48小時響應。這種以商會為依託、以機制為保障的做法,既讓金融機構拓展了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也讓工商聯真正成為橋樑紐帶。

    金融惠企行動是多方協同的系統工程,需要始終貫徹目標導向、實用為先的原則,逐步建立健全機制,重點抓好工作機制的謀劃、優化和固化,從而確保工作的系統性、連續性和實效性。

    眼下,金融惠企的「杭州方案」仍在升級:最新一場例會已敲定與杭州銀行合作開發「新質生產力貸」產品,重點支持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領域。當金融「活水」通過制度化渠道持續滋養實體經濟,更多民營企業正在杭州這片熱土上舒展新枝。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