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4 04:48
(來源:光明日報)
轉自:光明日報
【老商圈 新消費】
清晨,船隻在江面上劃開一道道波痕,江岸上的重慶市涪陵區南門山商圈也熱鬧了起來。
南門山商圈地處長江與烏江交匯處,自20世紀末逐步成為涪陵一帶的商業中心。2010年前后,商圈因設施老化、業態單一等問題,被納入政府舊城改造重點規劃。經過10余年的發展,五桂堂、金科美鄰廣場、長涪匯等一系列新項目、新業態逐步落地,南門山商圈成了涪陵提升城市格局、更新城市形象、煥發城市活力的嶄新名片。
留住小城里的市井煙火
南門山商圈的一天,一定是被五桂堂街區里的農貿集市叫醒的。
裹着嫩葉兒的玉米棒、剛摘下不久的毛桃、冒着鍋氣的水煮花生……早市上,新鮮農產品和現制加工食品琳琅滿目,迎來一撥又一撥前來「淘寶」的市民。
五桂堂是涪陵老城核心歷史街區之一,得名於明代文人文躍吾在庭院種植五棵桂花樹勉勵五子的故事。2020年,作為重慶市首批31個城市更新試點項目,五桂堂開始進行歷史建築修復與景觀功能重構,於2023年逐步竣工並開街。
為保留小城里的市井煙火,五桂堂特意留出空間用作農貿市場,還為附近村子的村民開闢自賣區,規範遊攤擺設。有了這麼個好地方,周邊居民都早起來這兒趕集,十幾公里外的農户也扎堆來賣新鮮農貨,五桂堂人氣越來越旺。
農產品供需兩旺,重慶雁媽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運營負責人李偉由此看到了長遠商機。「涪陵的榨菜、油醪糟、白茶都是不錯的農特產品,但不少鄉村的小微企業不懂如何拓展線上銷售渠道,我們公司就搭建直播團隊為周邊村子做助農直播。」李偉説,已經有不少周邊的村干部來到直播間推銷產品,為鄉村的小微企業帶去了更多線上客流。
以充滿生活氣息的農貿集市為背景,李偉的助農直播越做越火。「我們未來要走出涪陵,跟武隆、黔江等武陵山區縣建立合作,共同拓寬特色產品銷售範圍。」李偉信心十足。
完善全年齡段消費業態
輕快活潑的樂曲飄揚在金科美鄰廣場,擠進圍觀的人羣,只見一羣笑容洋溢的小朋友正在展示舞姿。金科美鄰廣場運營部負責人唐柳琴告訴記者,孩子們是這里一家藝術培訓學校的學員。
「互動式的展演廣受市民歡迎,為周邊商業持續引流。」唐柳琴説,廣場落成前,這一片的沿街商鋪招牌雜亂,以服裝批發、五金雜貨、老式茶館、小型家電賣場為主,缺乏品質餐飲與休閒社交空間。在涪陵南門山商圈升級過程中,金科美鄰廣場以「城市級一站式商業綜合體」為定位,打造起涪陵首個「24小時全時社交中心」。目前,結合國潮文化新主題、頭部品牌新業態以及空中霓虹廊橋等互動場景新體驗的「三新」思路,廣場以構建「全齡全需」消費生態圈和「下樓即享」的一站式生活場景持續提升經濟活力。
「通過引入大型餐飲、酒店、國際影院、藝術培訓、兒童遊樂等業態,我們不斷為周邊5公里超10萬居民提供更多樣的消費選擇。」唐柳琴説,2024年,金科美鄰廣場的年客流量超過1700萬人次,銷售額大幅提升。
文化創意點亮消費空間
倚靠濱江路,坐擁長江一線江景,沿江3公里排布的長涪匯街區成為不少市民遊客休閒的好去處。正值下午茶時間,「記憶咖啡」小店又迎來了一撥顧客,不少人都會點上一杯門店招牌——榨菜咖啡。
「我在2023年就有了打造一款特色咖啡的念頭,思來想去,最終決定將涪陵榨菜這個標誌產品與咖啡相結合。」店主鄭小一告訴記者。
除了開發特色飲食文化,長涪匯街區還十分注重將當地厚重的歷史文化融入「城市會客廳」的微更新中。
目前,長涪匯正以文化創意持續點亮4萬余平方米的新潮商業空間:在兒童書局,每周三場故事會成了周邊居民親子互動的絕佳場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銷中心以「展示+體驗+傳播+產業」模式,拉近上百項非遺與市民的距離。
「我們把長涪匯項目區域從之前的‘大排檔一條街’重新規劃爲‘書香涪州’‘煙雨涪州’‘繽紛涪州’三個部分。在培育日夜餐飲業態之余,項目還依託圖書館發展文教業態,銜接白鶴梁博物館佈局城市記憶館、名人館,讓整個項目更有‘文化味兒’和‘書卷氣’。」重慶市長涪匯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孫旭頔説。
(本報記者 黃漢鑫 李宏 張國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