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利潤大幅下滑,聯合健康市值暴跌

2025-08-03 14:56

(來源:喬令財經)

  過去這幾個月的時間,聯合健康的市值從5600多億美元縮水至2100億美元,Q2財報后股價更是加速下跌。

  聯合健康是美國最大的醫療保險公司,2024年全年的收入有4000億美元,收入在美股能排進前五,比蘋果的收入都還要高。這麼大的巨頭,怎麼能在幾個月的時間,市值跌幅如此之大?究其原因還是業績出了問題。

  作為保險公司,聯合健康的核心利潤當然是來自保險,保費收入去掉賠付支出,剩下的就是利潤。

  去年聯合健康的整體收入是4003億美元,這其中保費收入2982億美元,個人和企業部分的商業保險是782億美元,美國政府的醫保計劃Medicare是1395億美元,這部分的收入佔了聯合健康保費收入的47%。

數據來自:聯合健康年報

  所以聯合健康業績能否增長的關鍵,全看美國的醫保支出計劃,一旦美國削減醫保支出,那該部分的利潤就將下滑。

  本季度最大的問題就是美國削減了醫保支出,導致聯合健康保險業務的運營利潤從去年同期的40億美元下滑至21億美元,另外Optum的收入也同比減少了18億美元,相關運營利潤率全面下滑。

  本季度醫療賠付率(MLR)也從85.1%同比增加至89.4%,這就意味着每100美元保費的收入,賠付成本增加了4.3美元,所以本季度營收增長了12.9%%,但是營業利潤下滑了40%。

  上個季度,聯合健康因為管理層和各大業務線的調整,暫停了對2025年的業績指引,之后大摩也因看不到新的預期將聯合健康的目標價從374美元下調至342美元,市場在擔心什麼呢?

  其實跟外資行擔心的差不多,看不到預期,看不到見底的預期,管理層該如何解決現有的問題?需要多長時間能解決問題?利潤率什麼時候可以回暖?

  Q2財報管理層確實給了一個新的指引,預計2026年會重回增長,但是財報和電話會議都沒有給出細節的復甦路徑,所以大摩也覺得這個轉型可能要按年來算。

  2025全年的收入指引給的是4455億美元至4480億美元,調整后的每股盈利預計是16美元(低於預期),外資行預期是18億美元,運營利潤預計會下滑12%至15%,綜合MLR在91%左右。

  指引並不樂觀,所以儘管CEO在財報中表示我們可以解決問題,但財報發佈后,股價還是崩盤了。

  聯合健康本來是一家只干保險的保險公司,但通過不斷地跨界併購,現在業務覆蓋保險、醫療服務、藥房、以及其他醫療管理。業務主要是兩塊,一個是保險United health care,一個是Optum健康管理,一邊賣保險,一邊賣服務,通過全產業鏈覆蓋掌握着醫療服務和豐富的用戶數據,以此做到了行業較低的賠付率,聯合健康的賠付率是要優於安森保險和哈們那。

  美國的藥價確實是全球最貴,美國大概每年的醫療支出佔了GDP的17%左右,這是一個很誇張的數字。

  從全球頂級醫藥公司的財報也能看到,頭部的創新葯企基本都是靠美國賺錢,像輝瑞、默沙東、禮來,還有歐洲的諾和諾德等,基本都有30%-50%的收入是在美國。一款藥如果進不了美國市場,在國際市場是很難給出高定價的。

  年初到現在創新葯行情之所以如此火爆,最核心的驅動力就是License out規模的暴增,因為美國確實錢多,消費能力強。

  但美國又是發達國家中唯一沒有實行全民醫保的國家,但個人商保的覆蓋率較高,所以美國的支付端,商報是佔大頭的,其次纔是政府保險Medicare和Medicaid,前者是保障65以上的老人,后者是保障低收入人羣。

  現在的問題是美國要全面削減開支,前段時間通過的大美麗法案,說白了就是一個省錢的法案,該法案直接提到要削減醫保的補助支出。所以聯合健康的困境在今年難以改善,2026年也存在着較大的不確定。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