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蘋果FY25Q3財報一覽:iPhone時隔2年多重返兩位數增長,大中華區增速連續8個季度跑輸均值

2025-08-04 00:02

(來源:Eric有話説)

蘋果FY25Q3財報對應實際時間2025年4/5/6月。

蘋果FY2025 Q3財報摘要:

  • 營收940億美元,同比增長10%,本季度因關税導致需求前置大約1個百分點;淨利潤234億美元,同比增長9%;

  • 毛利率46%,同比增長0.4個百分點;其中硬件毛利率34.5%,同比下滑0.8個百分點,軟件毛利率75.6%,同比增長1.6個百分點;

  • 經營利潤率30%,同比增長0.4個百分點;淨利潤率25%,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

  • 全球所有產品活躍設備創歷史新高(90天內使用過蘋果服務即視為活躍設備,FY25Q1是超23.5億

  • iPhone營收446億美元,同比增長13%,時隔10個季度首次實現兩位數增長(上次還是FY22Q4)iPhone在每個地區實現同比增長,新興市場(印度、中東、南亞、巴西等)增速達到兩位數;iPhone16系列相較15系列實現兩位數增長;自2007年問世以來,iPhone累計出貨量突破30億部

  • 服務營收274億美元,同比增長13%,連續11個季度創歷史新高Services交易賬户、付費賬户創歷史新高皆同比兩位數增長全球付費訂閲用户超10億(7個季度未更新)customer engagement持續增長;美國App Store收入同比實現雙位數增長,創季度新高;大多數服務子類別實現環比增長,尤其是雲服務收入刷新紀錄,受iCloud付費賬户同比增長驅動;

  • Mac營收80億美元,同比增長15%,主要受M4 MacBook Air強勁需求驅動,Mac升級用户創季度新高,在歐洲、大中華區和亞太其他地區取得雙位數的增長iPad營收66億美元同比下滑8%

  • 可穿戴等營收74億美元,同比下滑9%,連續8個季度同比下滑

  • 大中華區營收154億美元,同比增長4%,結束連續7個季度同比下滑但連續8個季度增速跑輸公司平均水平大中華區營收增長主要因iPhone和Mac部分產品國補;大中華區經營利潤率37.9%墊底;

  • 蘋果在全球眾多市場攻城略地在全球大多數市場實現增長,包括大中華區和眾多新興市場,並在20多個國家及地區(含美國、加拿大、拉丁美洲、西歐、中東、印度及南亞)創季度新高;

  • 預計在關税政策不變、谷歌協議不變的情況下,FY25Q4營收同比增長到高個位數,Services同比增速與上季度一致(13%)毛利率46%-47%,包含11億美元關税成本,opex 156-158億美元,這樣算下來Q4營收同比增長8%左右NonGAAP淨利潤同比增長7%左右(去年同期GAAP淨利潤受一次性税收影響不可比)

  • 本季度回購210億美元創6個季度新低分紅39億美元,net cash 310億美元;

  • 宣佈未來持續提高AI投入,數據中心投資會採取自建+第三方混合策略;

總的來説蘋果這份財報一如既往的乏善可陳,但由於之前預期更差,業績超指引不少,但業績增速(營收YoY+10%,淨利潤YoY+9%,PE forward 26.7x)在四巨頭財報中微軟(營收YoY+15%,淨利潤YoY+24%,PE forward 35.1x)、谷歌(營收YoY+14%,淨利潤YoY+19%,PE forward 18.4x)、亞馬遜營收YoY+13%,淨利潤YoY+35%,PE forward 31.0x繼續墊底。此前曾反覆強調:微軟、谷歌、亞馬遜在巨大AI投入情況下還都交出了不錯的利潤成績單市場卻還在擔心他們過度投入影響利潤反而對現階段投入較小的蘋果AI抱有極大幻想。去年WWDC畫的Apple Intelligence餅還沒完全兑現,今年WWDC又沒有絲毫改變。

蘋果核心增長公式:

AAPL=active installed base * customer engagement

雖然蘋果核心增長公式的兩邊還在增長,但增速緩慢,估值並不低(十年平均PE中樞22.7x)。值得注意的是,蘋果飛輪除硬件疲軟之外,目前軟件也在放緩。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