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綠葉製藥靶向NET/DAT/GABAAR的抗抑郁1類創新葯完成I期臨牀首例受試者...

2025-08-03 18:06

綠葉製藥集團宣佈,其自主研發的1類創新葯LY03021在中國開展的I期臨牀研究已完成首例受試者入組。LY03021為去甲腎上腺素轉運體(NET)/多巴胺轉運體(DAT)抑制劑、γ-氨基丁酸A受體正向變構調節劑(GABAAR PAM),擬用於治療抑郁症。

抑郁症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複發率的特點。在我國,該疾病的終生患病率為3.4%、12個月患病率為2.1%1。現有抗抑郁藥的總體有效率和治癒率不足,且普遍起效時間在2~4周2,並存在殘留症狀多、不良反應多等侷限。因此,如何快速有效的控制抑郁症的臨牀症狀,進一步改善治療效果和預后,成為當下抗抑郁藥物研發中亟需攻克的難題。

抑郁症的發生被認為與5-羥色胺(5-HT)、去甲腎上腺素(NE)、多巴胺(DA)、γ-氨基丁酸(GABA)等腦內神經遞質水平紊亂密切相關。其中GABA是治療精神疾病的重要靶點,系列研究表明,GABA能系統作為中樞神經系統(CNS)主要的抑制性信號系統,其功能異常或是導致抑郁症的關鍵原因3;且有證據表明GABA能中間神經元在抑郁相關行為和快速抗抑郁反應中發揮作用4,然而,這類藥物往往因過度激活突觸內GABAA受體亞型α1β2γ2,引起過度鎮靜、嗜睡、甚至意識喪失等不良反應,存在治療安全窗窄、劑量限制等問題。

LY03021基於綠葉製藥的新分子實體/新治療實體技術平臺(NCE/NTE)開發,為同類首創(First-in-Class)全新三靶點作用機制的抗抑郁創新葯。LY03021同時作用於去甲腎上腺素轉運體(NET)、多巴胺轉運體(DAT)和γ-氨基丁酸A受體(GABAAR)。一方面,LY03021精準靶向突觸內GABAA受體亞型α1β2γ2和突觸外GABAA受體亞型α4β3δ,具有更合理α1β2γ2受體亞型和α4β3δ受體亞型的作用強度比例,通過增強GABA對GABAA受體激活,調節腦內谷氨酸-GABA能平衡,抑制下丘腦-垂體-腎上腺(HPA)軸過度激活,快速發揮抗抑郁作用;另一方面,LY03021通過抑制NET和DAT,提高腦內NE和DA水平,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核心症狀、快感缺失和性功能障礙,還可通過NE和DA的「喚醒機制」,降低因GABA受體激活引起的鎮靜、嗜睡和意識喪失等不良反應。

非臨牀研究顯示,LY03021給藥后24小時即顯著改善模型動物的抑郁症狀,且連續用藥至為期21天的研究結束時療效穩定,表明LY03021兼具快速起效和療效持久的優勢。同時,該產品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其NOAEL(未觀察到毒副作用劑量)為有效劑量的50倍以上。

此次在中國開展的I期臨牀試驗為一項單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劑量遞增的臨牀研究,旨在評估LY03021在健康受試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及藥代動力學特徵。

包括抑郁症在內的CNS治療領域患者需求龐大,但新葯研發進展相對較緩。圍繞該領域,綠葉製藥已在中國、美國、歐洲、日本等市場獲批一系列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葯和創新制劑,包括:Erzofri(棕櫚酸帕利哌酮緩釋混懸注射液)、Rykindo(利培酮緩釋微球注射劑)已在美國獲批上市,利斯的明透皮貼劑(2次/W)已在歐洲多國、日本、中國獲批上市,若欣林(鹽酸託魯地文拉法辛緩釋片)、金悠平(注射用羅替高汀微球)已在中國獲批上市等。同時,公司積極佈局下一代創新葯的研發,另有TAAR1/5-HT2CR雙靶點新葯LY03020、VMAT2/Sigma-1雙靶點新葯LY03015、5-HT2AR/5-HT2CR雙靶點新葯LY03017等多個1類創新葯處於臨牀階段。

關於綠葉製藥集團

綠葉製藥集團是致力於創新葯物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際化製藥公司。綠葉製藥在中國、美國和歐洲設有研發中心,在微球、脂質體、透皮釋藥等先進藥物遞送技術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並在新分子實體、生物抗體領域收穫多項創新成果。2021年至2025年,公司共有13款新產品在美國、中國、日本和歐洲多國獲批上市。

綠葉製藥在全球建有8大生產基地並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GMP質量管理和控制體系。公司現有30余個上市產品,覆蓋腫瘤、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等治療領域;業務遍及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中國、美國、歐洲、日本等全球主要醫藥市場,以及高速增長的各地新興市場。

參考文獻:

1.

Yueqin Huang, Yu Wang, Hong Wang, et al. 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epidemiological study. Lancet Psychiatry.2019 Mar;6(3):211-224.

2.

中國抑郁障礙防治指南(第二版). 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編著. 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

3.

Jiao Zou et al.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ome new GABAkines for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from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Psychiatry Research. Volume 328, October 2023, V Fogaça et al. Inhibition of GABA interneurons in the mPFC is sufficient and necessary for rapid antidepressant responses. Mol Psychiatry. 2020 Oct 17;26(7):3277–3291. doi: 10.1038/s416-y

(綠葉製藥)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