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3 15:40
【文/觀察者網 張菁娟】據央視新聞消息,美國總統特朗普已簽署行政令,將對加拿大的關税税率從25%上調至35%,新關税將於8月1日生效。
加拿大總理卡尼迴應稱,對美方決定感到失望。一些商業團體甚至他的政敵都認為,加拿大不應屈服於特朗普。
有外媒報道稱,與獲得90天關税豁免期的墨西哥不同,加拿大被單獨挑出來承受更多壓力。
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市戴爾豪斯大學的政治學家特恩布爾(Lori Turnbull)説,加拿大似乎被針對了,「當我看到他(特朗普)與日本和歐盟達成一些協議時,我不認為這對加拿大來説是個好消息,也不認為這表明特朗普‘有意和解’,因為他把加拿大歸爲了另一類」。
加拿大總理卡尼曾是央行行長,他於今年4月憑藉「最適合處理美加關係」的形象贏得選舉。8月1日,他表示,對美方決定感到「失望」,但將致力於增強加拿大的經濟韌性,實現出口市場多元化,逐步改變對美國市場過度依賴的現狀。目前,加拿大超過四分之三的出口商品流向美國市場。
報道指出,對於這位正享受政治蜜月期的新任總理而言,修復與主要貿易伙伴的破裂關係是首要任務。如今,他會因未能達成協議付出政治代價,還是能獲得喘息之機,尚不明朗。一些商業團體甚至卡尼的政敵都表示,不達成協議也好過接受糟糕協議,加拿大應堅持立場,而非像其他七國集團盟友那樣接受不公平的協議。
加拿大保守黨領袖波利耶夫爾(Pierre Poilievre)指責這些關税「毫無道理」。他在社交平臺「X」上發帖稱,卡尼應堅守立場,「只接受能取消所有美國對加關税的協議」。加拿大商會則表示,總理「優先考慮一份強有力、着眼未來的協議,而非倉促達成的協議,這一做法是正確的」。
「加拿大認真對待美國的關切,我們正努力緩解或解決任何真正存在分歧的領域,但我們不願爲了一個在社交平臺上用複製粘貼的信件發出的截止日期,就隨便接受任何協議。」加拿大商會執行副總裁兼公共政策主管霍姆斯(Matthew Holmes)説。
加拿大總理卡尼 IC photo
自特朗普重返白宮,並通過懲罰性關税和「將加拿大變為美國第51個州」的威脅打破美加友好關係以來,加拿大官員已嘗試多種策略應對這位反覆無常的美國總統。
美國已對加拿大汽車徵收25%的關税,對鋼鐵和鋁徵收50%的關税,對不符合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簽署生效的「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美墨加協定)的進口商品加徵35%的關税。美國市場長期以來一直依賴加拿大的軟木,約80%的進口木材都來自加拿大。上個月,美國還提高了對加拿大軟木木材的關税。
對加拿大而言,一個好消息是,大多數加拿大進口商品符合美墨加協定優惠關税待遇條件,目前暫不受最新關税措施影響。數據顯示,今年5月,美國從加拿大進口的商品中近60%可豁免,高於1月份的34%。
經濟學家稱,超過90%的加拿大出口商品本可符合《美墨加協定》的貿易資格,但一些中小企業此前選擇不申請,因為他們的商品進入美國時幾乎免税。如今,迫於特朗普的關税政策,更多企業開始申請符合該協定的資格。
加拿大央行表示,加拿大對美出口的實際關税税率估計為5%,低於對大多數其他國家的税率。
然而,關税以及未來政策的不確定性仍對加拿大經濟造成壓力,特定行業的關税打擊尤為嚴重。加拿大央行稱,受特朗普關税影響,出口下降25%,導致第二季度經濟增速放緩。依賴對美貿易的行業失業率上升,貿易不確定性也抑制了家庭支出和企業投資。
卡尼一直尋求能取消關税的協議,但他近期表示,沒有跡象表明與美國達成的協議會完全免除關税。他還暗示談判可能延續到特朗普設定的截止日期之后。
特朗普的關税以及「用經濟力量吞併加拿大」的威脅激怒了加拿大人。他們將美國酒類下架,並抵制美國旅行。
持續數月的抵制行動嚴重打擊了依賴加拿大遊客的美國地區。美國官員稱,這讓特朗普頗為惱火。
7月31日,美方公告聲稱,由於加拿大未能就控制芬太尼和其他違禁藥物流入美國一事與美國合作,反而對美國採取報復措施,美方認為有必要對加拿大商品加徵關税。
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的數據顯示,2024財年,美國邊境巡邏隊在陸路邊境查獲的芬太尼中,僅有不到0.2%來自北部邊境。即便如此,加拿大仍在去年12月宣佈了一項9億美元的邊境計劃,並在今年任命了一名芬太尼事務負責人,以迴應美國的關切。
「用芬太尼作為理由,比加税決定本身更荒謬。」加拿大獨立企業聯合會主席凱利(Dan Kelly)諷刺道。
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上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提到,加拿大的乳製品供應管理體系是特朗普可能加税的另一個原因。
7月31日,在卡尼宣佈將有條件地承認巴勒斯坦國后,特朗普立即在社交媒體上發出威脅,稱卡尼的決定將使加拿大與美國更難達成貿易協議,但不到24小時后,他又表示這或許並非無法逾越的障礙。
「那家伙今天説一套,明天睡醒,思路一變,又會轉向另一套。」安大略省省長道格·福特呼籲卡尼進行報復。
當地時間5月6日,卡尼到訪美國,與特朗普「互掐」。
安大略省經濟約佔加拿大GDP的40%,是該國的工業中心。福特認為,加拿大應對美國鋼鐵和鋁進口徵收50%的反制關税。
他在「X」上寫道,「加拿大不應該接受任何不合適的協議。現在不是屈服的時候。我們需要堅持自己的立場。」
他強調,加拿大擁有美國所需的一切:石油和天然氣、關鍵礦產、鋼鐵和鋁、電力、鉀肥和鈾,是美國最大的客户,並保障着數百萬美國人的就業。加政府需要最大限度地發揮本國影響力,在美國關税面前保持強硬姿態。
加拿大最大私營部門工會「加拿大汽車工人聯合會」全國主席佩恩(Lana Payne)呼應了福特的觀點,稱加拿大有籌碼,必須利用這些籌碼,「因為任何認為對方會停止索要讓步的人都該清醒清醒」。
加拿大商會高管霍姆斯則提醒説,報復可能適得其反,應「極具針對性和精準性」,以避免進一步損害加拿大企業。
8月1日,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此前對貿易伙伴設定的關税談判最后期限。截至目前,包括英國、日本、韓國在內的一些國家已同特朗普政府達成貿易協議。美國和歐盟也達成一項框架貿易協議。
目前,加美將如何打破僵局仍不明朗。
負責談判事項的加拿大內閣部長勒布朗(Dominic LeBlanc)在接受加媒採訪時強調,加拿大一直明確表示只會接受合適的協議,「未來幾周,我們將繼續與美方磋商,力求達成一份能讓我們處於更有利地位的協議」。
勒布朗還向記者透露,下周他將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進行通話,並希望雙方能在8月舉行會面。
「談判大門並未關閉,始終敞開,對話仍在繼續。」他説。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