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炸裂!操縱數據實錘了?

2025-08-03 16:24

(來源:ETF進化論)

這個周末,美股又不平靜了。

先是非農數據大變臉帶崩美股,然后就迎來伯克希爾深夜公佈一筆「鉅額減計」。

1

「非農」鬼故事

周五,美債收益率跳水,恐慌指數VIX尾盤拉昇近22%,突破重要心理關口20,現貨黃金大漲2%,美元指數迅速走弱。

美股三大指數衝高回落,納指大跌2.24%,道指跌1.23%,標普500指數跌1.6%。科技巨頭全線下挫,亞馬遜跌超8%,市值單日蒸發超2000億美元,Meta跌超3%,蘋果、英偉達跌超2%。

一時之間,整個市場風險偏好迅速下降,甚至奔着「衰退交易」起來,還充斥着看空美股的言論,究竟發生了什麼?

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顯示,美國7月季調后非農就業人口7.3萬人,為去年10月以來最小增幅,預期11萬人,前值為14.7萬人。這都不算什麼,可怕的是5月、6月非農數據的下修程度簡直令人「瞠目結舌」!

5月份非農新增就業人數從14.4萬人修正至1.9萬人;6月份非農新增就業人數從14.7萬人修正至1.4萬人。修正后,5月和6月新增就業人數合計較修正前低25.8萬人,創下疫情以來最差表現。

(本文內容均為客觀數據信息羅列,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本文內容均為客觀數據信息羅列,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就業數據發佈后,市場迅速轉向,美債收益率大幅回落,反映出投資者重新擁抱降息預期,9月降息的概率已回升至64%,而此前不足40%。

Annex Wealth Management首席經濟學家Brian Jacobsen表示,這份非農就業報告毫無粉飾余地——前值數據遭遇大幅下修,勞動力市場已陷入停滯狀態。歷史正在重演:去年美聯儲就因未在7月降息而決策失誤,最終在次月會議緊急「補降」。今年他們很可能要重蹈覆轍。

2

特朗普發飆

從14.4萬➡1.9萬,從14.4萬➡1.4萬,怎麼看都是不小心把小數點點錯了位置,這美國統計局局長不應該啊,氣得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數據公佈后的數小時內就直接把他炒魷魚了。

特朗普表示,他指示他的團隊「立即」解僱喬·拜登任命的埃里卡·麥肯塔弗,「像這樣的重要數字必須是公平和準確的,不能出於政治目的而操縱它們。」

他的舉動遭致民主黨議員的批評,稱這次解僱「 完全沒有根據 」,並開創了一個「危險的先例」。

特朗普隨后在社交媒體最新發文:「在我看來,今天的就業數據是被操縱的,目的是讓共和黨人和我難堪——就像2024年總統大選前后那樣,他們先是拿出了三天的漂亮數據,然后在大選剛結束的2024年11月15日,這些數據就被大幅下修——這完全是一場騙局。」

其再次批評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太迟先生’鮑威爾也好不到哪里去!」

從特朗普頻繁發難鮑威爾、求解僱勞工統計局長、聯儲理事庫格勒辭職,種種事件或許意味着未來市場波動不會小。

3

伯克希爾連續11季度拋售股票

當地時間周六,「股神」沃倫·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公佈了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並警告稱美國政府加徵的高額關税可能對其業務造成負面影響。

第二季度營收為925.15億美元,略高於市場預期的919.63億美元,但較去年同期的936.53億美元下降了1.22%,實現淨利潤123.7億美元,同比大幅下滑59%,不過仍超出市場預期的107.03億美元。

股票投資方面,伯克希爾延續謹慎態度,二季度累計拋售股票約69.2億美元,購入股票僅39億美元,連續第11個季度淨賣出股票。

截至二季度末,前五大重倉股分別為美國運通、蘋果、美國銀行、可口可樂和雪佛龍,五大持倉公允價值佔比達67%。

除了持倉組合的估值變動外,伯克希爾還公佈一筆鉅額減記,對持股27.4%的卡夫亨氏股份減記37.6億美元,相當於税前50億美元。

今年5月19日,伯克希爾派駐卡夫亨氏董事會的兩名代表辭職,導致其獲取財務信息的渠道從 「實時董事會決策」 退化為 「滯后的公開披露」。

5月20日,卡夫亨氏宣佈正在評估潛在戰略交易以提升股東價值,但同時表示無法保證該進程將達成交易,亦無法保證交易的結果或時間。

鑑於上述因素以及當前經濟環境和其他不確定性,伯克希爾認定該未實現損失(即投資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屬於非暫時性減值。

Edward Jones的分析師凱爾·桑德斯(Kyle Sanders)直言,這次減計「早該進行了」,並稱之為「沃倫過去幾十年來最大的失誤之一」。

現金資產方面 ,伯克希爾現金流仍處於歷史高位,截至第二季度末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3441億美元,較今年一季度末的3470億美元小幅下降,是三年來首次縮水。

在今年的股東大會上,巴菲特曾迴應稱:「我們現金數量確實是相當高,但好的機會不會每一天都出現。不正確或不正當的投資,反而會損害投資人的利益。」

龐大的現金儲備為巴菲特未來收購提供了「彈藥」,但另一方面也表明當前市場不具備吸引力。

巴菲特在年初的致股東信中強調,公司將繼續偏好股票投資:「我們的大多數資金仍投向股票,這一偏好不會改變。」「非常划算的交易機會明天就出現的可能性非常低,但在未來五年內並非不可能。」

Edward Jones的分析師Kyle Sanders表示:「巴菲特肯定認為市場被高估了,他會袖手旁觀,等待時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