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年過七旬的李西廷,欲借港股跳板撬動千億營收?

2025-08-02 07:00

  年過七旬的李西廷,被曝正籌劃他的第三次IPO。

  近日,有市場消息稱,中國最大的醫療器械製造商邁瑞醫療(300760.SZ),正考慮在港股二次上市,預計籌資至少10億美元(約78.5億港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就該消息詢問了邁瑞醫療內部人士,對方迴應稱「以官方消息爲準」。

  儘管傳聞未獲驗證,但今年以來,港股市場持續回暖,A股公司赴港上市漸成潮流。對於正在經歷業績換擋期的邁瑞醫療,赴港二次上市,不失為加強全球化佈局、補充資本「彈藥」的好手段。

  2023年下半年開始,受集採、DRG、醫療行業整頓等影響,國內醫療器械產業遭遇調整,邁瑞醫療出現上市以來首次業績失速。

  往年,公司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均超過了20%,但2024年,公司歸母淨利潤同比僅微增0.74%。2025年一季度,其營收、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12.12%、16.81%。

  逆境中,李西廷卻毅然定下了「2030年成為全球醫療器械綜合實力Top10」的目標。

  二十年前,邁瑞醫療通過紐交所上市開啟國際化征程,實現了業務的跨越式增長。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雄心勃勃的李西廷,也必然期待復刻紐交所上市的破局經驗,以港股為跳板開啟新一輪全球化衝鋒。

  用資本信任撬動全球化

  回溯李西廷醫械帝國的打造,資本扮演了無法忽視的作用。

  1991年,40歲的李西廷辭去深圳安科的職務,與徐航、成明和共同創立邁瑞醫療。初期,公司依靠代理進口設備生存,但目睹外資高價壟斷、國內醫療資源匱乏后,他力排眾議轉向自主研發。

  1993年,在深圳市政府協調來的595萬元貸款支持下,邁瑞醫療順利研發出中國第一臺自主研發的多參數監護儀:MEC-509監護儀。

  1995年,李西廷再次出發尋找資金,讓邁瑞醫療成為全國最早一批引入風險投資的企業。在引入華登國際等風險資金后,邁瑞醫療又成功推出了兩個新的自研產品:全自主產權的中國第一臺便攜式多參數監護儀,中國第一臺準全自動三分羣血液細胞分析儀。

  如果説前期的資金讓邁瑞醫療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那麼登陸資本市場,則使邁瑞醫療完成了從1到10,甚至到百的「跨越」。2024年,邁瑞醫療海外收入超過164億元,佔總營收的比例44%,這一切的起點,都要歸功於李西廷大膽推進美股上市。

  2005年,邁瑞醫療年營收突破10億元,但美國市場因品牌信任度低久攻不下。

  李西廷認為:「邁瑞醫療產品如果只在國內賣,水平提不高,必須在美國這樣高端大市場有所表現,纔能有真正的發展。」赴美上市,是與國際客户建立信任感最快、最高效的方式,「人家買了你的設備,要是出了問題,至少知道去哪里維權」。

  2006年9月,邁瑞醫療成功登陸紐交所,募資達2.7億美元。次年,公司的海外收入反超國內,印證了「資本背書」戰略的成功。

  隨后,李西廷一手將募集的資金用於研發創新,一手開啟了國際併購,帶領邁瑞醫療實現業績與規模「騰飛」。

  2008年,邁瑞醫療以2.02億美元現金收購了全球第三大監護產品廠商Datascope,不僅在監護產品領域一躍成為全球第三,還獲得了Datascope在美國、歐洲的銷售服務網絡,為其他產品提供了交叉銷售的機會。同年,邁瑞醫療還成功併購了瑞典企業Artema,獲得了其氣體檢測技術。

  2013年,邁瑞醫療又以1.05億美元併購全美超聲診斷系統領先的Zonare。藉助Zonare的先進技術,邁瑞醫療開始了高端彩超產品的研發,並順利推出了高端彩超產品Resona7和國產首款超高端超聲Resona A20。

  2016年,由於估值不及預期以及中概股迴流潮影響,邁瑞醫療從美股私有化退市,但李西廷的「外延併購+自主研發」兩條腿的戰略依舊沒有改變。

  2018年,邁瑞醫療成功迴歸A股,募資59.3億元,創下創業板當年最大的IPO紀錄,2021年最高時公司市值一度逼近6000億元。截至2025年8月1日,公司最新股價227.21元/股,市值2755億元。

  A股上市期間,邁瑞醫療先后完成了對免疫原材料供應商海肽生物、德國IVD公司DiaSys、科創板心臟電生理企業惠泰醫療的收購。

  據不完全統計,2011~2024年,邁瑞醫療對國內外醫療器械上下游的公司完成了14起併購案例,公司營業收入規模從8.81億美元(約合64億元人民幣)增至367億元人民幣,擴張了五倍,其中,國際銷售收入從5.0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7億元),增至164.34億元,增幅接近3.5倍。

  目前,在Newsweek評選的全球TOP 100醫院中,邁瑞醫療已覆蓋了80家,旗下的監護儀、麻醉機、呼吸機等醫療設備,血球、生化、化學發光等體外診斷,以及超聲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居全球前三。

  增長焦慮

  「登山不以艱險而止,則必臻乎峻嶺矣。」

  李西廷在邁瑞醫療2023年致股東信中寫下這句詩時,似乎已預知新的挑戰來臨。

  2023年下半年開始,受國內集採深化、DRG、醫療行業整頓等影響,中國醫療器械產業進入調整期。

  2024年,邁瑞醫療營收增速明顯下降。其中,生命信息與支持業務營收同比下降11.11%至145.4億元,是公司唯一負增長的板塊。

  該業務涵蓋了監護儀、麻醉機與呼吸機等核心設備,過去是邁瑞醫療實現穩定現金流的重要支撐。但隨着設備端保有量趨於飽和、換機周期拉長,以及醫院預算收緊,市場需求已呈現結構性下滑。

  公司三大主業毛利率也均出現下滑。其中,生命信息與支持類業務的毛利率下降1.6個百分點至62.55%,體外診斷業務毛利率下降1.21個百分點至62.01%。

  值得一提的是,邁瑞醫療曾在2022年推出員工持股計劃,其中,第三批次股份解鎖的業績條件是——「相比2021年,2024年歸母淨利潤增長率不低於73%」。換句話説,三年前,邁瑞醫療管理層給自己提出的目標是「2024年邁瑞醫療的歸母淨利潤不低於138.43億元」。

  但2024年,邁瑞醫療僅實現116.68億元的歸母淨利潤,其員工持股計劃的第三批股份最終由管理委員會予以收回。

  今年一季度,邁瑞醫療出現了上市以來的首次整體業績下滑——營收同比下降12.12%至82.37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16.81%至26.29億元,毛利率降至62.53%,同比下降2.58個百分點。

  管理層將業績下滑歸因於國內招標量減少和採購節奏推迟,因為「今年上半年國內收入實際反映的是去年招標的大幅下滑」。

  管理層認為,今年,隨着醫療設備更新項目逐步啟動,醫療設備月度招標數據的復甦如果能夠持續,公司有信心國內業務將從今年三季度開始迎來重大拐點。

  今年以來,隨着各地公開招標啟動,邁瑞醫療的中標情況表現亮眼。據公開信息統計,2025年1月1日至7月23日,邁瑞醫療公開披露的500萬元以上中標項目累計金額約18.6億元,覆蓋國內及部分國際市場。

  不過,爲了搶佔市場,邁瑞醫療「以價換量」,或給公司的業績增長與毛利帶來更深層次的挑戰。

  數智化與國際化「突圍戰」

  業績換擋期,邁瑞醫療要如何實現在2030年躋身全球醫療器械TOP10的目標?

  李西廷給出的解決方案是「數智化」與「國際化」。

  自2015年開始,邁瑞醫療就在探索並嘗試將AI與其醫學影像、體外診斷和生命信息與支持三大產線相結合,完成了「設備+IT+AI」的智能醫療生態系統搭建。

  2024年,邁瑞醫療推出了全球首個臨牀落地的重症醫療大模型——啟元重症醫療大模型,后者基於患者高清數字孿生畫像,輔助臨牀決策,提升重症治療的質量和效率,目前已在國內多家頂級醫療機構實現臨牀應用。

  李西廷在2024年致股東信中指出,2024年,邁瑞醫療基於數智化方向打造的智能醫療生態系統,在全球高端客户羣中繼續呈現加速滲透態勢,建立起一批全球級、區域級、國家級的窗口醫院。未來,邁瑞醫療要以「數智化」撬動「全球化」,幫助世界各地改善就醫質量。

  而無論是數智化,還是國際化,都離不開資金與資本的支持。

  2024年,在國際政治經濟局勢動盪、國內大型醫療設備招投標放緩的環境下,公司研發投入仍然達到40.08億元,佔同期營業收入的比重達10.91%;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研發投入8.47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重達10.28%。

  截至2025年一季度,邁瑞醫療的現金流還較為寬松——賬面上的貨幣資金合計177.11億元,位於歷史高點,但這對於「火力全開」的邁瑞醫療來説,還遠遠不夠。

  據公開資料,邁瑞醫療最新披露的研發投入重點聚焦三大方向:高端設備方面,MRI、DSA等產品進入臨牀驗證階段,預計2025年下半年啟動註冊;AI醫療方面,推進啟元大模型升級至2.0版本,新增影像輔助診斷模塊;體外診斷方面,化學發光新平臺研發進入攻堅期,預計2026年推出超高速檢測系統。

  與此同時,2024年的年度股東大會上,李西廷還定下了「海外業務佔營收比例在70%以上」的目標。

  目前,邁瑞醫療在全球擁有60多家境外子公司,3000多名海外員工,在海外13個國家佈局了本地化生產基地。但即便剔除高潛力種子業務,目前公司三大產線在發展中國家的平均市佔率也僅為高個位數,遠遠低於國內市場的市佔率水平。

  未來,邁瑞醫療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海外本土化佈局。

  李西廷指出,公司「做好國際化」有兩個路徑:一個是自建隊伍,一個是收購。

  目前,邁瑞醫療只有A股一個資本平臺,但自2018年上市以來,邁瑞醫療只進行了IPO一輪股權融資,后續公司實施的兩場境外收購,也均是依託香港子公司進行的現金收購。

  「從國際化戰略角度來看,港股上市不僅有助於邁瑞醫療更便利地開展融資,引入國際戰略投資者,也可以幫助其開展境外併購,加強與國際醫療機構和企業的合作,提升公司的全球醫療器械市場的競爭力。」澤浩資本合夥人曹剛對記者指出。

  根據國外醫療器械網站Medical Device and Diagnostic industry發佈的2024年全球醫療器械公司百強榜,邁瑞醫療位列第25名。第十名波士頓科學,年度營收為142.4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33億元)。

  未來五年,邁瑞醫療能順利跨過千億元營收的大關嗎?港股市場又能否成為李西廷書寫「中國醫械出海新範式」的舞臺?時間,將給出答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