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3 07:56
本報記者 劉述波文/攝
8月2日下午,作為2025企業家太陽島年會的活動之一,高質量發展「龍江調研行」活動邀請媒體團走進波司登(哈爾濱)產業基地,直觀體驗冰城服裝行業在智能製造、數字化生產及科技研發的領先實力。
全鏈數字化,三四分鍾可生產一件羽絨服
在波司登哈爾濱工廠一樓,一塊電子大屏幕格外搶眼。「這塊屏幕是工廠的‘智慧大腦’,實時展示生產過程中的各項關鍵數據,包括訂單完成率、班組生產效率、設備效能、生產質量等。」波司登哈爾濱工廠相關負責人魏威介紹,工廠採用波司登集團自主研發的GIMS智能製造系統作為中樞,按照生產流程順序生成任務單,自動調配人、機、物資源,並派發員工執行,明確完成時間節點,實時採集數據,反饋進度及問題預警,通過智能驅動全流程的生產管理,確保訂單生產的一致性、及時性、準確性,提升管理效率。
魏威告訴記者,整間工廠按模塊化、自動化進行佈局,一樓是自動化倉儲及自動裁剪車間,二樓是部件自動化生產及自動無塵充絨房,三樓是成衣組裝吊掛生產線,可實現從組裝—檢驗—包裝全流程不落地自動化生產。
「裁剪、掛片、合面肩、充絨、拼塊……生產一件羽絨服要歷經145道工序,通過車間智能化、自動化流水線生產,從布料進廠到製成一件成衣大約需要三四分鍾。」魏威説。
充絨是羽絨服生產過程中的重頭戲。「如果你見過傳統羽絨服充絨室內,羽絨漫天飛舞的‘浪漫’景象,就會明白智能生產車間充絨室的乾淨整潔、智能高效來之不易。」在二樓車間的「無塵充絨房」旁,魏威介紹,「每台充絨機配備了12杆精密稱重裝置,交替循環使用,確保羽絨充填的準確性,同時提升充絨效率。」
智能立體倉庫、輔料自動揀選庫、AGV自動化物流系統、成衣自動化包裝區……行走在波司登哈爾濱工廠,所到之處皆是服裝行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縮影。
擦亮「爾濱×波司登」品牌,打造服裝業「智造」新高度
在四樓的展示廳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款有松花江、雪花等元素在內的「爾濱×波司登」品牌羽絨服。
魏威介紹,這款羽絨服從誕生到上市,不但見證了冰城「速度」,更是打造了冰城服裝業「智造」新高度。「波司登(哈爾濱)產業基地於2024年6月16日正式落户哈爾濱,隨后,波司登哈爾濱工廠僅用68天便在當年8月20日順利投產。隨后,在10月28日,首件‘爾濱×波司登’聯名系列羽絨服便驚艷出廠;11月9日,聯名系列產品更是全國同步上市;而到了12月18日,一場盛大的‘致敬冰雪·爾濱×波司登戰略成果發佈’活動更是將這一速度推向了極致。」
截至目前,該工廠工人總數達270人左右,全年生產規模可達到30萬件。魏威表示,未來波司登計劃與省內各高校及科研機構緊密合作,共同探索冰雪裝備的研發與製造新領域。「這一舉措旨在更好地滿足市場的多樣化與個性化需求,從而進一步提升黑龍江省及哈爾濱市在高端禦寒服裝製造領域的整體競爭力,並且不斷推動智能製造加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