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美國15大超級「地主」:比爾·蓋茨都排不上號

2025-08-02 18:00

《土地報告》(The Land Report)近日發佈2025年「土地100強」榜單,揭示了美國私人土地所有權日益集中的格局。榜單前列大多由木材巨頭佔據,中部則為擁有牧場和林地的多元化家族企業,少數科技與投資界巨頭亦榜上有名。

比爾·蓋茨雖是全美最大農田地主,持有27.5萬英畝土地,但僅排名第43;華人企業家陳天橋則以近20萬英畝林地位列第85。此榜單不僅反映出土地作為跨代資產的吸引力,也折射出財富與資源配置的長期趨勢。

第一,木材大王仍然佔據土地所有者名單。

埃默森家族穩居榜首,在加州、俄勒岡和華盛頓州共擁有約244萬英畝林地。前五大地主中,有三家通過商業林業建立或擴展其資產版圖。

森林不僅可提供穩定現金流和長期資本增值,其碳匯與生物多樣性價值也吸引了華爾街重新關注,成為對衝通脹和傳承家族資產的重要工具。

第二,牧場王朝延續輝煌

特德·特納(特納廣播公司的創始人)、斯坦·克倫克(洛杉磯公羊隊和丹佛掘金隊老闆)和國王牧場等名字也已成為美國牧場的代名詞。除養牛外,他們也涉足狩獵租賃、風能地役權和生態旅遊等業務。

譬如,特納擁有全球最大的私人野牛羣;克倫克和布里斯科家族的牧場則從大平原延伸至落基山脈。

第三,科技與金融巨頭低調「圈地」。

2025年的榜單還包括幾位科技富翁:

傑夫·貝佐斯在德州西部持有逾46萬英畝土地,用於藍色起源的火箭測試與牧場運營。

盈透證券創始托馬斯·彼得菲通過收購林地成為佛羅里達州最大地主(約64.7萬英畝)。

比爾·蓋茨繼續穩坐美國農田「一哥」寶座。

陳天橋雖持有近20萬英畝林地,但排名卻從82跌至85名。

這些趨勢顯示,越來越多新興財富正在通過土地資產實現對抗風險、實現長期佈局的戰略轉型。

前15大私人地主一覽

1.埃默森家族

土地規模(英畝,下同):2,440,000

埃默森家族擁有並可持續管理着超過244萬英畝位於美國西海岸的林地。他們創辦的塞拉太平洋工業公司(Sierra Pacific Industries,簡稱SPI)是美國最大的木材、木製品、窗户和可再生能源生產商之一。

雷德·埃默森的木材生意每年收入約15億美元,他與女兒卡羅琳、兒子喬治和馬克共同擁有這家公司

SPI致力於打造高品質木製品,創造農村就業機會,建設抗野火森林、野生動物棲息地和公共休閒空間。家族旗下的塞拉太平洋基金會(Sierra Pacific Foundation)自成立以來已為SPI員工子女提供逾600萬美元獎學金,2023年發放金額達52.1萬美元。今年早些時候,該基金會還承諾向北加州一處重建中的青少年營地捐贈110萬美元,旨在為未來幾代兒童提供優質户外教育體驗。

2.約翰·馬龍

土地規模:2,200,000

作為Liberty Media董事長與探索傳播公司(Discovery)前CEO,約翰·馬龍長期位列美國最大私人土地擁有者之列。他通過旗下Silver Spur Ranches擁有大面積牧場和牛肉企業,還在海外擁有包括愛爾蘭的休姆伍德城堡和卡斯爾馬丁莊園等房地產。

2011年2月,馬龍以220萬英畝的持地超過泰德·特納,成為全美個人土地持有量最多者。根據《土地報告》,他連續十年蟬聯「最大地主」頭銜,直到2021年被埃默森家族超越。

3.泰德·特納

土地規模:2,000,000

CNN、WTBS、TBS和TNT電視網的創始人泰德·特納,曾長期是美國最大私人土地持有者,直至2011年被約翰·馬龍超越。

特納通過成立於1976年的特納企業有限公司(Turner Enterprises Inc.,TEI),管理其在美國和阿根廷的24處地產,包括19個牧場(其中16個位於美國西部,3個位於阿根廷),主要用於養殖世界上最大的私人野牛羣。

TEI牧場同時涉足商業捕魚、狩獵、可持續林木採伐以及新墨西哥州的生態旅遊項目。

4.斯坦·克倫克

土地規模:1,762,000

斯坦·克倫克不僅是NFL洛杉磯公羊隊、NBA丹佛掘金隊和NLL科羅拉多猛獁象隊的所有者,也是克倫克體育娛樂公司(Kroenke Sports & Entertainment)創始人。他的妻子安·沃爾頓為沃爾瑪創始人之一「巴德」·沃爾頓之女。

克倫克是美國主要牧場主之一,其代表性收購為2016年買下德克薩斯州歷史悠久的瓦格納牧場——這是美國最大的單一圍欄牧場之一。

5.里德家族

土地規模:1,661,000

作為美國曆史悠久的土地持有家族,里德家族通過成立於1890年的辛普森投資公司(Simpson Investment Company)及其下屬綠鑽資源公司(Green Diamond Resource)控制着逾166萬英畝的林地資產,專注於森林資源的可持續開發與運營。

6.歐文家族

土地規模:1,267,792

歐文家族的土地帝國始於詹姆斯·德加維爾·「JD」·歐文,他在加拿大新不倫瑞克省創辦了鋸木廠、磨坊、棉紡廠和農場。其子KC隨后在新不倫瑞克省及毗鄰的美國緬因州收購大量林地,現已成為「松樹之州」最大的私人土地擁有者。

歐文家族通過歐文林地公司(Irving Woodlands)管理林地,並在加美兩國累計種植超過10億棵樹木。該家族還涉足報業、石化等領域,產業版圖橫跨多個行業。

7.巴克家族

土地規模:1,236,000

1965年,核物理學家彼得·巴克(Peter Buck)出資1,000美元資助朋友的兒子弗雷德·德盧卡(Fred DeLuca)開設一家三明治店,由此催生了賽百味(Subway)連鎖帝國。兩家族共同持有賽百味的特許經營權。

除餐飲業務外,巴克家族還是緬因州最大的私人地主之一,通過高木信託基金(Tall Timbers Trust)管理大量林地資源。

8.辛格爾頓家族

土地規模:1,100,000

泰萊達因公司(Teledyne, Inc.)聯合創始人亨利·厄爾·辛格爾頓(Henry Earl Singleton)晚年開始投資土地,在去世時已擁有新墨西哥州超過1.5%的土地。

其家族目前管理位於新墨西哥州和加州的牧場,總面積達110萬英畝,是美國最大的牛馬養殖場之一。

9.國王牧場繼承人

土地規模:911,215

國王牧場(King Ranch)總部位於德克薩斯州休斯頓,土地面積超過82.5萬英畝,超過盧森堡國土。牧場由聖格特魯迪斯、勞雷萊斯、恩西諾和諾里亞斯四塊土地組成,創始人為理查德·金(Richard King)。

如今,牧場由其后代管理,已發展爲涵蓋養牛、農作物種植、柑橘和山核桃產業、商品銷售、狩獵旅遊和品牌零售的綜合性農業企業。

10.平格里繼承人

土地規模:83萬

大衞·平格里(David Pingree)曾任馬薩諸塞州塞勒姆市市長,他創立的七島土地公司(Seven Islands Land Company)如今由第七代繼承人經營。

家族目前在緬因州持有83萬英畝土地。2001年,他們將其中76.2萬英畝的保護地役權以2,800萬美元(約每英畝37美元)售予新英格蘭林業基金會,成為典型的公益性地役權交易案例。

11.布里斯科家族

土地規模:738,000

德克薩斯州著名的牧場主布里斯科家族由道夫·布里斯科(Sr.)創立,其子小道夫·布里斯科(Dolph Briscoe Jr.)曾任德州州長(1972–1978年)。

他們通過布里斯科牧場公司(Briscoe Ranch, Inc.)運營土地業務,目前由家族第三代成員管理,業務涵蓋養牛及牧場多元開發。

12.布拉德·凱利

土地規模:675,000

布拉德·凱利於1991年創辦菸草公司Commonwealth Brands,2001年以10億美元價格出售后,轉而大規模投資土地。

過去20年,其持地總量隨買賣而波動,曾擁有包括德州馬塔哥達灣17,351英畝的火藥角牧場(Powderhorn Ranch)等生態要地。他也是少數願意出售部分地產的大地主之一,已委託King Land & Water公司掛牌出售逾50萬英畝土地。

13.威爾克斯兄弟

土地規模:675,000

丹·威爾克斯與法里斯·威爾克斯兄弟在1990年代創辦石工公司,后於2002年涉足水力壓裂領域,成立Frac Tech,並於2011年以35億美元出售給包括淡馬錫在內的財團,獲利逾30億美元。

兩兄弟在德州、堪薩斯、愛達荷與蒙大拿州廣泛持地,用於農業、畜牧及野生動物資源管理,部分資產通過DF Development公司運營。

14.托馬斯·彼得菲

土地規模:647,000

托馬斯·彼得菲為盈透證券(Interactive Brokers)創始人及董事長。2015年,他從Foley Timber & Land公司手中收購佛羅里達州大片林地,自此成為該州最大土地所有者之一。

15.斯蒂芬·索洛維約夫

土地規模:617,000

斯蒂芬·索洛維約夫(Stefan Soloviev)現任索洛維約夫集團董事長,集團業務涵蓋農業、鐵路、建築及糧食等多個領域。

他於1999年創辦十字路口農業公司(Crossroads Agriculture),2004年起在新墨西哥州擴張牧場資產。其土地目前由Crossroads及其控股公司KCVN LLC管理。

截至2025年,前15大地主掌握的土地總面積超過1,800萬英畝,涵蓋林地、牧場、農田與生態保護區。這不僅折射出美國財富結構的深層轉型,也反映出土地資產作為生態責任、財富傳承、戰略資產的多重角色。

從西進運動到現代牧場文明,從木材工業到金融資本擴張,這些「地主」構成了一幅美國經濟社會變遷的縮影。而面對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和農業科技的浪潮,私人土地所有權的演化仍在繼續。

未來,誰掌握土地,或許也就掌握了美國自然資源和資本佈局的關鍵密碼。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家辦新智點」(ID:foinsight),作者:foinsight,36氪經授權發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