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百威亞太上半年淨利大跌24.4%:中國市場遭遇夾擊,高端領域「腹背受敵」

2025-08-02 23:05

(周夢婷 攝影)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周夢婷 北京報道

高端啤酒巨頭百威亞太(01876.HK)業績依舊沒有回暖跡象。7月31日,該公司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業績(未經審計),核心經營指標延續下滑趨勢,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百威亞太銷量、收入、淨利潤同比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其中中國市場表現尤為低迷,銷量與收入雙雙負增長。

近兩年外部消費環境降級,對以高端著稱的百威亞太形成持續壓力。面對市場挑戰,今年2月份,百威亞太調整戰略佈局,明確表示將資源重點明確投向當下大熱的8-10元價格帶。然而這一市場,燕京啤酒、華潤啤酒等競爭對手早已搶先佈局。更嚴峻的是,其傳統優勢的高端啤酒市場正面臨競爭對手的持續蠶食,市場份額不斷受到擠壓。在高端市場守成不易、中端市場開拓受阻的雙重壓力下,百威亞太亟需找到新的破局之道。

中國市場繼續低迷

在經歷近三年(2022年至2024年)的業績低迷后,百威亞太的業績依舊沒有起色。根據財報,2025年上半年,百威亞太銷量為43.63億公升,按呈報基準(下同)同比減少6.3%,收入為31.36億美元,同比減少7.7%;淨利潤為4.09億美元,同比減少24.4%。

追溯百威亞太上一次業績高光,還是在2021年,那一年其營收淨利潤同比皆獲得20%以上的增長,但到了2022年其淨利潤開始下滑,2024年該公司營收淨利潤同時下滑,其中營收為62.46億美元,同比下滑8.9%;淨利潤為7.26億美元,同比下滑14.8%。

市場區域上,百威亞太主要分為亞太地區西部和亞太地區東部兩個經營分部,其中亞太地區西部包括中國、印度、越南及出口業務,亞太地區東部主要為韓國、日本及新西蘭。其中中國所屬的亞太地區西部是百威亞太的主要營收來源,2025年上半年,其來自亞太地區西部的營收為25.22億美元,同比減少8.3%,營收佔比為80.4%。

2025年上半年,百威亞太中國市場表現依舊偏軟,銷量同比減少8.2%,淨收入同比減少10.2%,正常化除息税折扣攤銷前盈利同比減少12.3%。而其在中國市場表現不佳並非近期纔有,2024年,百威亞太中國市場的銷量、收入皆出現10%以上的下滑。

在此背景下,2025年4月,百威亞太更換了首席執行官及聯席主席,新任者為程衍俊。對於中國市場表現不佳原因,程衍俊坦言,2025年上半年,在中國的業務因區域佈局及即飲渠道持續疲弱而受到影響。

酒類分析師蔡學飛對本報記者分析認為,「百威亞太在中國市場業績持續下滑的主要原因除了行業整體需求疲軟疊加競爭加劇外,還包括過度依賴疲軟的夜場和餐飲即飲渠道,非現飲渠道拓展不足,同時其高端化戰略受挫,次高端產品佈局較晚,貢獻率不高,還有就是過度依賴沿海省份,消費疲軟影響更顯著,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同時,新CEO上任后組織架構與渠道策略尚處磨合期等共同導致的。」

遭對手擠壓

隨着消費降級,高端啤酒在中國市場遇冷。為應對當前消費趨勢,百威亞太中國開始轉變態度,在今年2月舉辦的電話會議上,百威亞太表示,對於中國市場,其正在將資源從超級高端領域轉移到核心++(即8-10元價格帶產品),自2025年開始,將重點明確投放於百威及哈爾濱啤酒。

8月1日,百威亞太方面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核心++這一品類一直是我們策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過去幾年中,我們見證了顯著的市場變化。核心++,即8到10元這一行業細分市場持續加速發展。」

體現在收入方面,百威亞太在中國市場每百升收入繼在2024年同比下滑3.5%后,2025年上半年,繼續同比下滑2.2%。不過在啤酒8-10元價格帶,已經有燕京啤酒的燕京U8搶先佔領市場,華潤啤酒去年業績會上也曾透露向8元細分市場發起衝擊。

與競爭對手相比,此時入局的百威亞太略顯滯后。不過蔡學飛對本報記者分析認為,「百威亞太佈局8-10元價格帶雖顯滯后,但並非全無機會,當前該價格帶由青島啤酒、華潤、燕京等啤酒企業主導,積極地看,百威亞太憑藉可以哈爾濱品牌在非即飲渠道的加速滲透,從而可爭奪部分份額,不過,其渠道轉型與品牌認知培育仍需時間,短期內難以撼動青島啤酒、華潤啤酒的全國存量優勢,以及在華北燕京啤酒的先發優勢。」

本報記者從百威亞太方面瞭解到,今年上半年,在中國市場,其哈爾濱冰極純生零糖表現尤為突出,會持續在哈爾濱品牌投放更多營銷資源,在非即飲渠道和中式餐廳大力推廣,加深與消費者的聯繫,提升銷售動力。

需要注意的是,當下的百威亞太面臨的緊要問題是——常年霸佔的高端市場正在遭遇侵蝕。啤酒高端市場,華潤啤酒、青島啤酒、重慶啤酒、燕京啤酒等都有佈局。

根據華潤啤酒財報,2024年,華潤啤酒高檔及以上啤酒銷量同比增超9%,其中喜力獲得近兩成增長。喜力集團在近日舉辦的電話會上披露,今年上半年,中國市場表現亮眼,喜力啤酒銷量實現超30%的強勁增長,中國已成為喜力品牌的全球第三大市場。據瞭解,華潤啤酒與喜力集團是戰略合作關係,華潤啤酒持有喜力品牌在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的獨家使用權。

面對競爭對手的強勢衝擊,百威亞太又將如何應對?百威亞太方面回覆本報記者表示,「2025年上半年,我們持續以專注的態度及嚴謹的執行力投資於旗艦品牌,以應對當前的挑戰並推動長期增長,包括將繼續專注於可控制的因素,包括持續加大對百威和哈爾濱等旗艦品牌的投入,同時積極拓展非即飲渠道並提升執行力。我們亦會在商業投資和庫存管理上保持靈活。」

對此,蔡學飛對本報記者表示,「存量市場環境下,面對強勢競爭,百威亞太需進一步強化核心品牌優勢,通過百威、科羅娜等高端產品結合體育/IP營銷維持品牌溢價和曝光度,同時藉助電商直播等新渠道提升非即飲渠道佔比,並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消費需求,積極進行差異化產品創新,從而維持其在中國高端啤酒市場地位。」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