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超40家分中心「退場」 銀行信用卡業務加快重塑

2025-08-01 23:01

(來源:經濟參考報)

經過數年的快速發展,信用卡行業正從重視規模擴張的增量時代,轉入重視精細化服務的存量時代。今年以來,包括交通銀行民生銀行、廣發銀行在內,合計超40家銀行信用卡分中心獲批終止營業。與此同時,多家銀行發佈公告稱,停止發行部分聯名信用卡。對此,業內專家表示,銀行信用卡業務正加快重塑,未來只有通過產品創新、科技賦能、充分融入零售生態等舉措,才能實現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超40家信用卡分中心終止營業

近來,商業銀行信用卡分中心裁撤動作頻頻。

7月16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廣東監管局發佈批覆,同意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太平洋信用卡中心珠海分中心終止營業。批覆要求,該分中心接到批覆文件后,應立即停止一切經營活動,同時需在15個工作日內向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珠海監管分局繳回許可證,並對外做好終止營業公告。

緊接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廣東監管局7月21日又發佈了一則批覆公告,同意民生銀行信用卡中心華南分中心終止營業。

據Wind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已有40余家銀行信用卡分中心終止營業。

從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的信息中(統計以公佈時間爲準),記者發現,交通銀行在此次信用卡分中心裁撤中動作較大,僅在4月,就有濟南、沈陽、紹興和湖州等逾10家分中心停止營業。此外,珠海、長春、南寧、海口、重慶、北京、杭州、濟南、哈爾濱、青島等多地的分中心已終止營業。

除交通銀行外,民生銀行、廣發銀行旗下部分信用卡分中心也在年內獲批終止營業。其中,民生銀行信用卡中心華南、華中、東北和華北分中心分別於今年7月21日、3月27日、3月17日、3月7日終止營業;廣發銀行信用卡中心則關停了昌吉分中心和牡丹江分中心。

對此,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表示,銀行此前在各地設立信用卡分中心,主要是藉助這一組織架構來強化線下信用卡的獲客運營,但隨着金融數字化轉型以及移動用户規模的日益增長,線上渠道的重要性與日俱增。

「在信用卡資產質量承壓、盈利能力不足,以及互聯網信用支付類產品愈發深入使用的大環境下,信用卡面臨‘內憂外患’的挑戰。因此,此類調整主要是通過組織架構變革,以順應信用卡自內而外的轉型趨勢,旨在促使信用卡走出當下的發展瓶頸。」蘇筱芮進一步解釋稱。

加快信用卡屬地經營轉型

顯然,多家商業銀行收縮信用卡分支機構,是應對信用卡業務進入存量競爭階段而做出的調整。除裁撤信用卡分中心外,不少銀行還停止了部分聯名信用卡的發行。例如,中國銀行日前發佈公告稱,因該行業務調整,自2025年8月31日起,將停止發行部分信用卡產品,並調整信用卡產品卡面,具體涉及24款產品。

另外,中信銀行7月初表示,為更好提升服務質量,結合市場環境及消費需求的變化,自2025年8月31日24時起,該行將停止辦理部分銀聯聯名信用卡產品的申請、補卡、換卡及到期續卡業務。此前,浦發銀行信用卡中心亦發佈公告稱,該行從2025年5月12日(含)起,停止發行14種信用卡產品。

從整個市場看,信用卡業務增長艱難。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佈的《2025年第一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全國共開立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7.21億張。這是自2022年第三季度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達到8.07億張以來,信用卡數量連續第十個季度環比負增長。

事實上,長期以來,我國銀行體系中信用卡中心與分行的信用卡相關業務存在部分重合,銀行信用卡分中心加速「退場」的背后,是銀行加強精細化管理、實現降本增效的重要考量。

「將信用卡分中心劃歸分行管理是對信用卡事業部制的優化升級,在保持總分行體制穩定性的前提下,可充分依託分行網點資源、客户基礎和本地化服務優勢,提升業務經營效能。」在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看來,「這一調整本質上是成本收益權衡的結果——既順應行業息差收窄背景下的降本需求,也為后續精細化運營鋪路。」

實際上,加快信用卡屬地經營轉型已成為多家銀行今年信用卡業務改革的主線任務之一。「過去,交通銀行信用卡業務採用的是信用卡中心集中直接經營的模式,在信用卡業務快速發展階段發揮了獨特的優勢。」交通銀行副行長周萬阜在該行2024年業績發佈會上也表示,隨着信用卡業務發展到新的階段,這種模式的侷限性越來越明顯。

周萬阜表示,爲了更好地適應信用卡業務發展的新要求,該行將信用卡的業務模式進行了改革,將信用卡業務納入到屬地零售業務中進行統一經營,即由過去集中直接經營改為分行屬地經營,由分行為屬地客户提供一站式、綜合化的金融服務。

對此,蘇筱芮分析稱,銀行將信用卡業務納入屬地客户綜合金融業務板塊已是趨勢,經營策略也從狠抓「發卡獲客」向「精耕存量」轉變,開始以價值貢獻為錨來重塑信用卡的業務邏輯。

存量競爭時代需融入生態

銀行信用卡分中心的大規模退場,既是行業從規模擴張轉向存量深耕的趨勢的縮影,也是銀行主動優化資源配置、應對市場變化的戰略選擇。在降本增效與存量競爭的雙重驅動下,信用卡業務正加速向精細化、數字化邁進。

雖然當前信用卡行業面臨諸多挑戰,但作為銀行零售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信用卡的戰略地位依然穩固。業內人士分析稱,當前的調整是戰術性收縮而非戰略性撤退,本質是資源投入區域結構和方式的優化,並推動銀行的整體零售轉型。在行業轉型的背景下,銀行通過業務整合優化資源配置,將有助於提升服務效率和風險控制能力,從而讓作為消費媒介的信用卡在擴內需、促消費的大趨勢下做出更多貢獻。

蘇筱芮表示,信用卡行業的發展已從高速發展階段進入到高質量發展階段,規模增長減緩是必然趨勢,而競爭會比以往更加激烈。在此背景下,要做好信用卡業務,一方面,需要洞察用户需求,通過完善功能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另一方面,則需要充分融入零售生態,藉助場景化經營,為用户打造更加便捷好用的信用卡服務。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也表示:「信用卡業務發展需要順應數字化發展趨勢,通過發展數字金融卡等方式,在滿足客户需求的同時降低成本。同時,信用卡業務發展需要切實融入消費場景,成為提升消費環境的有機組成部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