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1 15:00
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梁昌均
編輯 | 楊錦
對於因安全風險被約談一事,英偉達方面今日迴應搜狐科技表示:「網絡安全對我們至關重要。英偉達的芯片不存在‘后門’,並不會讓任何人有遠程訪問或控制這些芯片的途徑。」
7月31日,網信中國發文稱,為維護中國用户網絡安全、數據安全,依據《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有關規定,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約談了英偉達公司,要求其就對華銷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門安全風險問題進行説明並提交相關證明材料。
該文提到,英偉達算力芯片被曝出存在嚴重安全問題。此前,美議員呼籲要求美出口的先進芯片必須配備「追蹤定位」功能。美人工智能領域專家透露,英偉達算力芯片「追蹤定位」、「遠程關閉」技術已成熟。
業內分析稱,英偉達可能還需提供更多證明。而在被約談的背后,剛在華復售的H20將不得不面對國產芯片越來越激烈的競爭。
否認「后門」或需提供更多證明
此番英偉達被約談或源於此前美國有關法案的提出。
早些時候,美國一項名為《芯片安全法案》的立法草案提出,要求美國商務部在法案獲得通過后的六個月內,強制規定任何出口的先進芯片,都必須配備位置驗證機制,通過實時通信驗證芯片位置,並遠程禁用非法設備,以確保技術不會流入特定國家。
《芯片安全法案》的主要推手之一、美國科學家議員比爾·福斯特宣稱,芯片的位置追蹤功能和遠程關閉功能,在技術上已經相當成熟,實現起來並不困難。
新美國安全中心研究員蒂姆·菲斯特曾在一份報告中提到,這套機制核心是在芯片上安裝一個「安全模塊」,以確保芯片使用的是經過授權且最新版本的固件和軟件。
這種模塊能遠程驗證芯片的狀態,強制芯片定期更新以修補安全漏洞,還可以遠程控制芯片是否可用,並證明芯片運行的情況。
有國內高校芯片專家對搜狐科技表示,芯片追蹤定位技術有很多方式實現,包括在硬件和軟件層面,並能實現遠程控制,可以對外稱是爲了遠程維護升級。這些問題一般也很難發現,相關研究投入也少。
搜狐科技注意到,網信中國提到的有關法律均規定,在發現網絡存在較大安全風險或者發生安全事件,或者發現數據處理活動存在較大安全風險等,可以按照規定權限和程序對有關單位機構的負責人進行約談。有關方應當按照要求採取措施,進行整改,消除隱患。
有觀點稱,「約談」並非正式的「調查」,主要是用來提醒避免嚴重風險,英偉達是否整改要看風險是否真實存在。
如今,英偉達否認有關「后門」問題,但可能還需提供更為詳細的説明。有分析稱,需要提交的證明材料可能包括原始設計圖紙、代碼文檔、供應鏈可信證明等。
H20是英偉達為遵守美國出口限制而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AI芯片,於2023年末推出。該產品基於英偉達Hopper架構,單位定價在1.2萬-1.5萬美元。
半個月前,英偉達CEO黃仁勛年內第三次訪華,宣佈今年4月被美限制出口的H20重新在華銷售,還穿上唐裝,用中文演講,並多次強調看好中國市場。
當時,他稱還沒有新訂單,需美政府處理許可證,將在獲批后發貨。近日有報道稱,市場需求強勁,英偉達改變了僅依賴庫存的想法,向臺積電下單了30萬塊H20芯片,從而補充其現有的60萬至70萬塊H20芯片庫存。
不過,英偉達被約談,或讓H20復售新增變數。美國資產管理和研究機構BERNSTEIN SOCIETE GENERALE GROUP 此前報告提到,中國雲服務提供商是H20的主要採購商,去年佔比八成。
有業內人士認為,隨着英偉達被約談,國內雲服務商可能會對H20變得謹慎。但也有算力經銷商對搜狐科技表示,目前基本沒有客户前來諮詢此事,預估影響不大。
「H20可以被國產算力替代了」
作為英偉達長期以來最重要的市場之一,中國客户曾為英偉達貢獻了超過四分之一的收入,但近年來持續下降。
數據顯示,2025財年中國地區為英偉達貢獻收入171億美元,位居第四大市場,佔比降至13%;2026財年第一財季進一步下滑至12.5%,H20被禁則讓其在該財季損失70億美元。
隨着H20復售,英偉達有望繼續分享黃仁勛所稱的高達500億美元的中國AI市場蛋糕。但英偉達可能不僅需要解決兩地的合規問題,還需應對國內的市場競爭挑戰。
前述芯片專家表示,H20恢復銷售會對華為、寒武紀,以及初創公司帶來影響。這些年國產芯片發展挺快,市場份額增長,但高端還不行。
目前,多家國產GPU的算力性能已接近或超過H20(FP16算力為148 TFLOPS)。華為昇騰新一代芯片920也即將量產上市,性能對標英偉達H100。
實際上,在H20被禁期間,國產芯片迎來市場拓展的窗口期。
有國產GPU公司人士對搜狐科技表示,今年以來各家產品銷售狀況都不錯,大互聯網公司、運營商、政府類都有下單,「畢竟國產替代是大勢所趨」。
「目前H20可以被國產算力替代了。」國內算力運營服務商負責人對搜狐科技表示,公司會對接各種算力,但最終看性價比。
他介紹到,華為昇騰性能和H20相當或更好,然后就看價格。目前H20價格比較穩定,昇騰算力租賃,不同供應商因運營策略價格差異較大。
周鴻禕最近也提到,360正在往國產芯片上轉,最近採購的都是華為產品。「雖然國產芯片跟英偉達肯定有差距,但必須要用,用了才能改進。」
黃仁勛在中國行媒體溝通中表示,H20雖然不是性能最高、規模最大的芯片,但顯存帶寬非常出色,依然是能支持大模型訓練和推理的平臺。
但不少業內人士認為,H20難以滿足大規模的訓練需求。周鴻禕就提到,H20定位有點尷尬,老黃的手術刀很高明,使得H20更適合做推理,訓練上弱很多。
商湯聯創、首席科學家林達華近日也對搜狐科技表示,對於大規模訓練,H20效率不一定足夠高,而在推理方面會考慮更高性價比的方案。
這可能也正是美國放行H20的原因。美官員此前稱,H20是英偉達「第四梯隊」的芯片,而華為已研發和其性能相近的產品,「需要向中國公司出售以便它們對美國技術上癮」。
隨着AI走向規模應用,算力需求結構逐漸從訓練轉向推理。IDC方面透露,去年中國數據中心加速卡中已有半數以上是推理卡,預計今年推理芯片佔比還會繼續增加。
相較訓練而言,推理對芯片的要求沒那麼高,國產芯片有更多的替代機會。
周鴻禕提到,推理芯片不需要芯片高速互聯,不需要組成集羣,國內在推理芯片上有很多機會。「現在不少國產芯片都在推理上發力,成本和性價比追上H20難度沒有那麼高。」
國產AI芯片市場份額持續增長
黃仁勛此前透露,英偉達在中國的市場份額由四年前的高達95%下降至50%,剩下的都是中國技術,「如果沒有英偉達,他們會使用很多本土技術」。
林達華認為,這兩年國產芯片有了長足進步,從實際使用角度來説,不見得比H20差。他還透露,H20不是商湯算力儲備的主體,一直跟很多國產芯片有很深的合作。
今年WAIC期間,商湯聯合華為、海光、寒武紀、曦望、壁仞、摩爾線程等十余家國產生態夥伴,共同發佈「商湯大裝置算力Mall」,進一步推進AI基礎設施國產化生態建設。
隨着市場需求增長,多家國產芯片廠商迎來業績爆發。比如寒武紀,今年第一季度營收達11.11億元,同比增長4230%,淨利潤3.55億元,連續兩個季度盈利。
最近紛紛開啟上市的國產GPU公司摩爾線程、沐曦集成,去年營收分別實現2.5倍和13倍的高速增長。這些在一定程度顯示出,國產芯片正在快速拓展市場。
與此同時,政策也在支持國產芯片,要求在新建智算中心中使用更高比例的國產芯片。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新建智算中心國產芯片佔比已達86%。
這帶來的是國產芯片市場份額的持續增長。據IDC,國產芯片在中國數據中心中的佔比從2023年的14%提升至去年的34.6%,預計今年上半年達四成,有望短期內突破50%。
與之對應的,將會是英偉達市場份額的持續下降。
前述資產管理和研究機構預測,今年中國AI芯片市場規模為395億美元,英偉達將佔比近58%,中國廠商佔比近37%。預計到2027年中國廠商將達到55%,而英偉達等海外廠商將下降至45%。
對於無法把更先進的芯片賣到中國市場的英偉達來説,H20勢必會面臨越發激烈的國產芯片的圍攻。
不過,此前在談及華為等國內競爭對手時,黃仁勛表示,AI開發者用華為芯片訓練時仍遇到困難,生態層面還沒法完全替代英偉達。
顯然,黃仁勛非常清楚英偉達的優勢,全球超過600萬的CUDA開發者為其構建起難以超越的生態護城河。
摩爾線程就坦言,英偉達CUDA生態處於壟斷地位,未來將面臨GPU芯片研發難度高及計算生態壁壘構建困難的挑戰。沐曦集成也提到,國產GPU廠商自建生態需要較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