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1 20:03
(來源:快消前瞻)
資本瘋狂湧入、品牌結構重構、平臺集體加碼……寵物經濟,正成為新時代情緒消費與科技商業的最大爆點之一。
本篇報道快消前瞻將從人口結構驅動、代際消費演化、行業結構升級、賽道細分化發展與資本市場動態五大維度,系統解析這條萬億級新興賽道的結構邏輯與增長潛力,剖析「寵物不止是寵物」的本質:這是新一代中國人生活方式與價值觀的具象化表達。
老齡化、少子化、單身化
人口結構驅動的剛需爆發
一、全球視野下的擴張與分化:中國滲透率仍具空間
根據《2025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截至2024年,中國城鎮犬貓總數已超過 1.2億隻,消費市場規模達 3002億元,同比增長 7.5%,近六年複合增長率(CAGR)約為 9.9%。其中,寵物貓市場增長尤為強勁,規模由2018年的652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1445億元,CAGR達 14.2%,呈現出貓經濟崛起的鮮明趨勢。預計到2027年,中國城鎮寵物消費市場總規模有望達到 4042億元,繼續保持穩步擴張。
儘管近年來中國寵物市場持續擴容,已躋身全球寵物經濟重要板塊,但從全球視角來看,中國市場仍處於成長型階段,滲透率與消費深度均存在顯著提升空間。
根據中金公司《國貨寵食龍頭崛起的黃金時代》報告,2023年中國養寵家庭滲透率僅為22%,遠低於美國(70%)、澳大利亞(69%)和英國(50%)等成熟市場。下沉城市的滲透率更低,三線及以下城市的寵物養殖普及率不足12%,這意味着在城市化、單身化和老齡化趨勢持續深化的背景下,未來仍存在巨大的新增人羣與消費激發空間。
從消費結構來看,中國寵物主在食品方面的消費滲透仍偏低。
Euromonitor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專業犬糧與貓糧滲透率僅為25%和 43%,顯著低於美、日等發達國家的70%以上。此外,2021年中國寵物年均單隻消費額為2216元人民幣,而美國和日本分別為約492美元與約5.4萬日元,也顯示出我國在單寵消費價值上的提升空間。
因此,中國寵物市場正處於「量價齊升」的關鍵窗口期,儘管面臨人均消費低、服務鏈條不完整等挑戰,但隨着年輕人羣與銀發人羣的雙重推動、國產品牌的加速崛起,以及下沉市場的逐步覺醒,中國寵物經濟正從「潛力市場」走向「結構性擴張」,未來有望在全球寵物產業中發揮更加重要的引領作用。
二、人口結構深變:催化「情感型消費」爆發
人口變遷是寵物經濟繁榮背后的深層邏輯。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到15.4%,正式步入深度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因孤獨感上升,愈發傾向選擇寵物作為情感寄託與生活伴侶。
寵物在「后家庭結構」中的陪伴作用,為銀發羣體帶來慰藉和日常互動,也催生出包括寵物醫療、保險、照護等在內的「銀齡寵物經濟」。
伴隨老齡寵物數量上升,醫療需求也顯著增強。據《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2024年中國已有超3000萬隻寵物進入中老年階段,對疫苗、保健品、慢病管理等服務的依賴程度不斷提升。由此催生出的醫療賽道,已成為整個產業鏈中增速最快的部分之一。
與此同時,婚育觀念轉變帶來家庭小型化趨勢,根據民政部與國家統計局數據,2024年中國結婚登記數降至610.6萬對,創1980年以來新低;出生率更是由2016年的12.95‰降至6.77‰,「毛孩子」逐漸成為核心家庭成員。
獨居青年是驅動寵物消費升級的關鍵羣體。據貝殼研究院預測,到2030年,我國獨居人口將達1.5至2億人,獨居率超30%,其中20-39歲獨居青年人數將由2010年的1800萬升至4000萬至7000萬人。獨居青年將寵物視為「社交替代」與「情緒支點」,其強情感依賴也促進了寵物主糧高端化、用品智能化、服務多樣化的加速演進。
獨居、少子、老齡「三化」疊加,構建起寵物經濟持續增長的「人口底盤」。
三、代際結構更替:情緒價值驅動年輕人「為愛買單」
寵物經濟的代際圖譜也正在重塑寵物行業圖景。根據《2025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寵物主呈現出顯著年輕化特徵:90后為主力,佔比達41.2%,而00后寵物主佔比則從2023年的10.1%飆升至2024年的25.6%,增長超過15個百分點。這一人羣傾向於將寵物視為「朋友」或「親人」,在主觀情緒上更加投入,對精細化、高品質養寵需求亦顯著提升。
消費結構演變
從基礎餵養到全方位服務體系
隨着寵物從「伴侶動物」演變為家庭重要成員,中國的寵物消費結構也經歷了由「糧草保障」向「全周期精細化」的躍遷。食品、用品、醫療三大核心板塊的增長邏輯日趨清晰,並通過技術創新、品牌細分、服務延伸等方式深化產業發展。
(一)寵物食品:高端化與功能化主導消費升級
根據《2025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2024年寵物食品市場仍是國內寵物行業主要的消費市場,市場份額為52.80%,較2023 年提升0.50 個百分點。
主糧作為剛需品在寵物食品中佔比高。根據農業農村部頒佈的《寵物飼料管理辦法》及按照產品功能劃分,寵物食品可分為寵物主糧、寵物零食和寵物保健品。其中,寵物主糧可細分為寵物乾糧和寵物濕糧,零食可細分為清潔類和食用類。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京東、百度圖片,渤海證券研究所
2024年主糧與保健品消費佔比小幅上升,零食消費略有下降。2024年,寵主平均購買2-3種主糧,貓主人均購買4-7種零食,犬主人均為3-4種,顯示出主糧消費的高復購與高粘性特徵。
值得注意的是,凍乾糧快速破圈。凍干類產品憑藉「高營養+無添加」理念走熱,朗諾(2020)率先推出全價凍干貓糧,Stella & Chewy’s(2021)進入中國,帶動一批新鋭品牌入局。《2023中國寵物行業趨勢洞察白皮書》(京東)指出,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凍乾糧相關搜索量增長31%,小紅書筆記超38萬,凍干貓糧銷量增97%,犬糧增58%。
(二)寵物用品:智能化帶動體驗革新
隨着養寵需求日益精細化,寵物用品正由傳統的牽引繩、玩具等基礎品類,快速進化為融合物聯網、AI、大數據技術的「智能硬件」產品,實現了精準餵養、遠程互動與健康管理等多重功能。
據艾瑞諮詢發佈的《2024年中國寵物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寵物智能用品市場規模已達102億元,佔整體寵物用品市場的20%左右,成為行業增長最為迅猛的板塊之一。
其中,智能貓砂盆、自動餵食器等品類年增速超過200%。抖音平臺數據亦顯示,2024年寵物用品品類銷售同比增長131.7%,年輕用户佔比超過60%,智能產品正成為Z世代寵主的首選。
在2025年5月舉辦的第五屆TOPS它博會上,包括智能飲水機、AI健康監測設備、pH值監測貓砂、小佩定製主糧在內的多款產品集中亮相,折射出科技力量正深度賦能寵物用品產業,驅動行業全面邁向智能化、專業化和個性化的新階段。
截圖自新華網
(三)寵物醫療:步入千億賽道,老齡化驅動精細化診療
寵物醫療是寵物消費結構中成長最快的板塊之一。
1. 行業概況:步入千億藍海,醫療板塊躍居核心增長引擎
根據《2025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寵物醫療市場規模達到841億元,同比增長5.6%,2017年至2024年複合增長率(CAGR)高達16.7%,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動能。
寵物醫療作為核心細分賽道,其在整體寵物消費市場中的佔比也在持續攀升:從2017年的21.2%增長至2024年的28%,僅次於寵物食品,躍升爲產業第二大支柱。
另據《2025年我國寵物行業發展趨勢》報告指出,寵物醫療正以近14%的年均增速持續擴大份額,成為最具潛力的成長型板塊。儘管食品仍佔據主導地位,但其市場份額正逐步被包括醫療、保險、保健在內的新興服務侵蝕。可以預見,醫療消費正從「治病」走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並將在未來寵物經濟結構中佔據更加核心的位置。
2. 醫療需求升級:老齡寵物激增,健康管理成剛需
隨着寵物「高齡化」趨勢加劇,健康管理與慢病防控正成為養寵家庭關注的核心議題。
據知寵健康聯合《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7歲以上老齡犬佔比已達27.6%,老齡貓佔比為10.1%,預計未來三年,將有超3000萬隻寵物步入中老年階段。寵物「養老」問題由此進入公共話語體系,催生疫苗接種、慢病監測、營養干預等一系列新興醫療需求。
與此同時,寵物主對健康防護的投入不斷上升。《中國美好生活大調查2022-2023》顯示,寵物保健品已躍升爲寵物消費排名第一的品類,從「治病」轉向「治未病」成為養寵理念的重要轉變。
3. 寵物醫院:診療體系加速擴容,成為服務體系核心樞紐
寵物醫院作為醫療服務的核心承接端,正迎來「連鎖化+專科化」雙輪驅動下的高速發展期。
根據《2025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2024年我國寵物醫院市場規模達到378億元,佔寵物醫療總規模的45%(同比增長5%)。艾瑞諮詢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8月,全國註冊寵物醫院數量已達30,588家,較2022年增長14.2%。
Frost & Sullivan預計,到2026年該市場規模有望突破789億元,遠高於2021年的303億元,2015-2021年年複合增長率(CAGR)達21.8%。從基礎診療向腫瘤科、眼科、心臟介入等高值專科延伸,標誌着寵物醫療服務體系邁入專業深水區。
4. 疫苗市場:國產替代提速,構建安全與可及性雙重保障
寵物疫苗作為基礎防護體系的重要一環,在政策鼓勵和市場需求雙輪驅動下,正加速推進「國產替代」。
根據《2025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數據,2024年寵物疫苗市場規模達75億元,佔整體醫療市場比重8.9%,2021-2024年複合增長率為5%,雖整體體量不大,但增長穩定。
政策層面明確支持國產疫苗自主研發,推動「替代進口+成本可控+可及性提升」並進。多家頭部藥企正加碼技術攻關,推進犬貓核心疫苗的國產化覆蓋,夯實寵物健康防護的底層能力。
(四)頭部企業加碼佈局:資本加速湧入,構築寵物醫藥「護城河」
隨着「寵物醫療+疫苗+保健」成為行業增長新引擎,資本正加速湧入該賽道,推動產業鏈向精細化與高壁壘方向演進。
據IT桔子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4年間,國內寵物醫療領域累計完成融資72起,總金額達112.7億元,成為寵物賽道中融資活躍度最高的細分板塊之一。
頭部企業紛紛加碼佈局,構建產品+服務閉環生態:
瑞普生物:重點發力寵物疫苗與處方藥,已推出貓三聯疫苗、環孢素內服溶液等產品,並通過聯手瑞派寵物醫院與中瑞供應鏈,打通研發、製造、銷售與臨牀應用鏈條,初步形成「研發+終端」一體化閉環。
普萊柯:推進多款動物疫苗註冊流程,重點包括犬瘟熱病毒、犬細小病毒等核心疫苗,同時加快新葯臨牀試驗進程,增強產品管線深度。
海正藥業:依託原有化學藥優勢,加快打造「化藥+疫苗」雙輪驅動體系,聚焦寵物慢病、傳染病等重點疾病防控,構建覆蓋寵物健康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整體來看,以藥企為代表的醫藥力量正在深度綁定診療終端,推動寵物醫療產業從單一服務向「藥械結合+生態協同」轉型升級,構築更具護城河效應的競爭格局。
產業鏈與資本動態
從「吃穿住行」到全場景佈局
隨着寵物經濟進入精細化運營階段,整個產業鏈正在向縱深與廣度雙向延展,涵蓋從原料採購、產品製造、品牌運營、渠道銷售到服務拓展、平臺賦能的完整生態閉環。同時,跨界企業與資本力量持續湧入,使得寵物產業不僅是消費場景的細分延展,更成為創新試驗場與流量聚合地。
(一)產業鏈條協同推進,國產品牌持續突破高端壁壘
中國寵物食品行業的產業鏈分為上游原料、中游製造與品牌、下游渠道三大核心環節,各環節協同作用不斷加強。
上游:涵蓋動物蛋白、谷物、功能性添加劑等基礎原料,主要由嘉吉(Cargill)、ADM、中糧等國際農產品巨頭主導,工藝創新(如凍干技術)和綠色可持續原料成為驅動力。
中游:以主糧、零食、營養品為主,由倍內菲、麥富迪、Nutrience等品牌代表,AI配方定製、營養功能精細化、品牌人格塑造等推動產品迭代。
下游:電商平臺(如天貓、京東、波奇)與線下寵物門店共存共生,核心消費羣體為80/90后城市青年,消費需求呈現高端化、定製化、健康化特徵。
據《2025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當前國內寵物食品市場正向結構多元化發展,根據鮮肉含量和產品價格,我國寵物食品主要分為高端、中端和大眾三個類型。
高端市場:以瑪氏、雀巢希寶、冠能等海外品牌為主,強調有機天然與國際認證;
中端市場:國產品牌快速滲透,如乖寶旗下弗列加特、佩蒂旗下爵宴等,突出功能配方與高性價比;
大眾市場:滿足營養均衡等基礎功能,品牌集中度低、價格競爭激烈。
隨着我國寵物食品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線上線下銷售渠道逐漸拓寬,國產品牌不斷推出新品或子系列,開拓高端市場,擴大中端市佔率國產品牌的市場佈局逐漸完善。
儘管頭部品牌正在崛起,但中國寵物食品市場整體仍呈現高度分散特徵。
根據歐睿國際數據:2024年中國寵物食品市場公司集中度(CR5、CR10)分別為25.40%、32.70%;品牌集中度(CR5、CR10)分別為18.90%、26.00%。
相比美日等成熟市場(美國CR5約為70%以上),中國品牌集中度仍處於較低水平,行業競爭激烈,提升空間廣闊。
目前,中國寵物產業已形成相對清晰的企業佈局:
寵物食品板塊:乖寶寵物、中寵股份、索寶蛋白、路斯股份;
寵物用品板塊:天元寵物、依依股份、源飛寵物;
寵物醫療板塊:中牧股份、普萊柯、科前生物、瑞普生物。
跨界湧入與平臺加碼
形成多元生態佈局
寵物經濟正迅速成為泛消費企業爭相佈局的「新戰場」。從日化巨頭到出行平臺,從食品製造到數字平臺,各類企業紛紛湧入寵物賽道,推動產業邊界不斷擴展,構建出一個融合產品、服務與技術的多元生態系統。
1. 跨界品牌加速入局,激發品類創新
滴露推出首款寵物家庭專用消毒液,切入寵物清潔護理場景;
豫園股份旗下「有魚」品牌上線酥化糧和功能型零食,向情緒化消費靠攏。
這些傳統日化、食品企業的入局,為寵物品類帶來更多功能細分與品質升級的可能,反映出「寵物即家人」觀念在商業端的落地轉化。
2. 滴滴構建「寵物出行+託運」服務生態
在第五屆TOPS它博會(2025年5月)上,滴滴「長耳朵網約車隊」、寵嗒嗒(寵物託運平臺)等創新服務集中亮相,預示寵物出行與專業服務正成為下一輪消費熱潮。
2024年以來,滴滴加速佈局寵物服務場景:
寵物專車於2024年8月起在北京、上海、成都等49城上線,11月起全國開放,並配套推出專屬車型;
寵物託運於同年11月在成都試點,至2025年3月,已與全國超1200家寵物商户合作。
這一戰略不僅迴應了養寵家庭對出行便利化的訴求,更是滴滴對「網約車內卷」困局的突破嘗試。據中國經濟網、寵經説分析,滴滴的多元佈局為寵物服務商業化提供了可複製樣本。
3. 平臺經濟加持,助推品牌成長與消費升級
各大平臺正深度綁定寵物生態,提升品牌孵化與轉化能力:
淘天集團設立超5億元寵物專項扶持基金,扶持新品與內容營銷;京東寵物推出「0元試運營」與「無品牌入駐」機制,降低中小商家門檻;高德地圖通過寵物標籤與地圖引流,打造「可搜索、可推薦、可打卡」的寵物友好場景;得物App則藉助其潮流屬性,吸引年輕寵物品牌入駐,構建「潮寵」生態。
從萌寵經濟到產業共同體
中國寵物行業走向高質量增長
中國寵物行業正由過去的「舶來消費品+低頻剛需」向「國產品牌化+高頻全周期」加速演進。從主糧到保健,從居家用品到智能出行,從單品消費到全鏈條生態,中國「萌寵經濟」的底色正在加厚,產業正從消費表層走向服務縱深,形成以食品、醫療、用品、出行、平臺為支點的複合型增長體系。
未來,隨着寵物主需求的不斷細分、科技賦能的持續滲透、政策標準的逐步完善,中國寵物行業有望在資本、品牌、技術、場景四大維度實現系統性躍升,並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寵物產業現代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