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2 08:09
羊城晚報記者 秦小杰
人物檔案 喬煜珈
「芒果TV京東校園之星」全國總冠軍
星海音樂學院流行音樂演唱專業學生
演唱單曲《影子心事》,該曲發表在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
「上海國際音樂劇節」比賽第二名
燈光驟然亮起,喬煜珈握麥克風的手指輕輕蜷了一下。她清清嗓子,氣息穩穩托出,林憶蓮《歸零》的旋律在錄音棚漫開,喬煜珈嗓音松弛,毫無青澀顫抖。這個剛滿19歲的星海音樂學院大二女生,剛在「京東校園之星」舞臺唱完《光年之外》,就被尚雯婕斷言「夠格站上《歌手》舞臺」,還提前兩年拿到名企管培生錄取通知書。此刻她對着鏡頭唱歌,眼里的光芒與8歲第一次攥着話筒站在社區舞臺上時無異。
從「拉丁舞鞋」到「麥克風」
喬煜珈的音樂啓蒙始於一雙拉丁舞鞋。小學時,她憑靈動舞姿考入藝術特長班。若不是班級文藝匯演,她或許會一直沿着舞蹈軌跡前行。
那次匯演,老師讓每人唱首歌,她隨便唱了首童謠,老師拉住她説:「你的聲音條件太好了,去學唱歌吧。」這句肯定如種子落進心田。她抱着試試看的心態報了聲樂班,第一次摸麥克風,手心沁汗把話筒套濡濕。可當聲音從音響傳出,她覺得「比跳完一支舞更過癮」。
12歲時,喬煜珈登上央視《音樂快遞》舞臺。聚光燈掃過觀眾席時,她一眼看到舉着相機的爸爸,「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卻又覺得踏實」。這是她首次在國家級舞臺唱歌,也讓她明白:「站在臺上被人認真傾聽的感覺,會上癮。」
成長並非坦途。大二上學期,喬煜珈參加了廣州市音樂家協會舉辦的一場比賽,她精心準備了3個月,卻連初賽都沒過。「評委都是學校老師,我當時特委屈,躲在琴房哭了半小時。」后來反覆聽錄音,她意識到:「不是風格不被喜歡,是我處理太青澀,情感沒落到實處。」那次挫敗成了「清醒劑」,此后練歌她都錄下來反覆聽,標註細節並逐一改正。
「勇敢、堅定、永不言棄」,這是喬煜珈給自己的標籤。從8歲到19歲,舞蹈鞋被麥克風取代,社區舞臺變成央視演播廳,不變的是每次登臺前,她都會對着鏡子里的自己説:「別怕,你是真的愛唱歌。」
星海校園里「雙向奔赴」
星海音樂學院琴房樓里,喬煜珈的練聲片段常從窗內飄出:有時是《光年之外》高音區反覆打磨,有時是林憶蓮《歸零》氣聲處理。
在星海音樂學院流行音樂學院教師黃宗輝眼中,喬煜珈是「天賦與刻苦的完美結合體」。大一下學期專業音樂會,黃宗輝特意給她選了首不擅長的抒情慢歌,她急得掉眼淚:「老師,我唱不好。」但接下來的3周,她每天泡在琴房6小時,從咬字輕重到呼吸節點,一點點摳細節。演出那天,最后一個音符落下,臺下掌聲雷動,她在后台哭了:「原來我真的可以。」
大學舞臺更復雜。除個人演唱,喬煜珈還要參與合唱、音樂劇片段排練,「以前是一個人往前衝,現在要學會和別人配合。」她摸索出「時間分割法」:上午固定練聲、上課,下午泡琴房練曲目,晚上處理演出或比賽瑣事。「擠時間是常態,比如618晚會彩排到凌晨3時,回宿舍路上就戴耳機默唱,中午吃飯時找個角落開嗓。」
這種對專業的較真,讓喬煜珈在《京東校園之星》舞臺脫穎而出。總決賽選《光年之外》,很多人勸她「換首更保險的歌」,但她堅持:「初中唱時是模仿,現在想唱給十年后的自己聽。」
「她值得更大的舞臺」
50萬元獎金、名企管培生offer、尚雯婕力薦——奪冠后喬煜珈的人生按下加速鍵。但她仍保持每天練聲習慣,琴房牆上多了張便籤:「別忘了為什麼開始。」
「拿到京東的offer很意外,但更開心的是被認可——原來唱歌好的人,路可以這麼寬。」喬煜珈計劃先完成學業,再在音樂和職場中找平衡。「音樂是根,不能丟。但管培生的經歷或許能讓我看到更大的世界,反過來滋養我的創作。」
黃宗輝對喬煜珈的未來充滿期待:「她的幸運,藏在每一次課后發的練聲片段里,藏在琴房深夜的燈光里。這只是開始,她值得更大的舞臺。」喬煜珈早已把目標寫進微信簽名:「心如花木,向陽而生。」就像她喜歡的林憶蓮在《歸零》里唱的:「夢想就等於未來,這世界從來沒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