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1 23:35
這次沒有「特朗普總是退縮(TACOS,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8月1日的關税最后期限終於被兑現。隨着新版關税清單于昨晚公佈,特朗普確實履行了宣佈各國適用税率的承諾。然而,從延迟生效、多方豁免到面臨司法挑戰,不確定性依然籠罩市場。
這份在白宮花園首秀的關税清單4.0版,引發的市場反應卻遠不如初。就像電影續集往往難敵首部曲的熱情,此次關税連續劇的平淡反響,既因實際税率低於先前威脅,也受益於美國科技巨頭本周亮眼的財報表現。投資者得出的結論是:驅動美股數季度的人工智能浪潮,其影響力已超越貿易戰陰雲。
關税大戲未完待續
雖然8月1日的最后期限看似被遵守,但昨晚的公告遠非終局。事實上,對等關税要到8月7日才生效,這相當於為未簽約國家爭取了一周談判窗口。但這段緩衝期可能遠遠不夠——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在政府內部多次強調,真正的截止日是9月1日美國勞工節。
更不用説某些國家獲得的超長寬限期:墨西哥再獲90天喘息,其他場次的談判代表本周也同意將8月12日到期的休戰期延長90天(尚待特朗普批准)。這份豁免清單猶如迷宮,以加美關係為例:雖然加拿大商品面臨35%的懲罰性關税,但根據2020年《美墨加協定》,多數商品實際税率僅5%(加拿大央行本周估算)。
法庭對決暗流湧動
更添混亂的是,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庭昨日就特朗普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徵收關税的合法性展開聽證。由五家美國小企業和十二個民主黨州政府提起的訴訟,對4月實施的「對等關税」及2月以打擊芬太尼走私為由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及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税提出質疑。
政府律師佈雷特·舒梅特主張對該法進行擴大解釋,稱其賦予總統「監管」進口商品的緊急權力。但主審法官吉米·雷納尖鋭指出:「IEEPA甚至未曾提及關税二字」。這場一個半小時的聽證未當庭裁決,但敗訴方几乎必定會快速上訴至最高法院。值得注意的是,本案僅針對緊急權力法徵稅,依據1962年《貿易擴展法》232條款(鋼鐵、鋁、汽車、銅等)徵收的行業關税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