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1 19:27
2020年,當蜜雪冰城剛開出7000家門店時,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蜜雪集團」)為旗下咖啡品牌幸運咖,立下了「五年再造一個蜜雪冰城」的目標。5年后的今天,這個被蜜雪集團視為第二增長曲線的咖啡品牌,恰好也剛站上7000家門店的關口,準備在年內衝擊萬店。
然而,幸運咖面臨的國內市場環境與當年的蜜雪冰城截然不同。前有瑞幸、庫迪兩大萬店巨頭加速供應鏈佈局,后有百勝集團支持的肯悦咖啡以「一天一店」的速度擴張,咖啡市場並不缺少新品牌。
當以三至五線市場為主的幸運咖試圖向高線城市突圍,蜜雪集團能否成功複製自己的神話?
衝擊萬店
2025年初,幸運咖立下要開1萬家門店的新目標。
截至7月底,幸運咖已有7000家門店。為加速拓店,幸運咖的市場端人員數量擴充了一倍,規模已超400人。
幸運咖進一步降低了開店門檻。8月1日前新簽約的門店,可享受首年加盟費1.7萬元的扶持政策。同時,山東、安徽、江蘇等重點發展省份,以及景區、服務區、交通樞紐等高潛力點位,可享受免加盟費、管理費、培訓費等扶持政策。在一線城市,補貼力度更大。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天津等6座城市,單店總減免金額可達3.4萬元。此外,老加盟商開新店,能獲得費用減免、設備贈送、貨補等優惠,合計優惠近5萬元。
在拓展策略方面,幸運咖內部根據門店密度及省份跨度劃分片區,每個片區約有1000—3000家店,每150家門店為一個小組。每個市場人員負責一定數量的門店,為加盟商提供從開業活動到日常經營、營銷等方面的指導。
早在2017年,幸運咖被蜜雪集團入股孵化,成為獨立品牌,由鄭州一間精品咖啡店主理人負責運營。
2020年,蜜雪集團全資收購幸運咖后,從招商部、市場部、品牌部等部門各抽調一人,組成了幸運咖的早期團隊。同年3月,蜜雪集團總經理張紅甫曾發佈朋友圈:「開啟一段新的創業旅程,感覺就像重回少年,充滿激動和激情。」
也是在那時,幸運咖的早期團隊在蜜雪集團總部18樓的小會議室里,給幸運咖立下了「五年再造一個蜜雪冰城」的目標,並明確了此后每一年需要達成的任務量。彼時的蜜雪冰城剛達到7000家門店的規模。
儘管這個「五年規劃」的核心是讓幸運咖的定位和蜜雪冰城保持一致,但與蜜雪冰城的發展軌跡不同,幸運咖先確立了「讓全球每個人都能喝上高質平價的好咖啡」的願景,再反向研發產品、重新打造店型、設計門店、制定加盟要求等。
以產品為例,幸運咖將此前8元的中杯美式降到5元,大杯拿鐵也從12元降到9元。早期在選址方面,幸運咖更傾向於開在三四線城市或者大學城。
定下目標后,一位接近幸運咖的人士説,當時在會議室里,大家都很激動,有種再次創業的感覺,想把在蜜雪冰城積累的經驗在幸運咖上再運用一遍。
幸運咖早期團隊也沿襲了蜜雪冰城的打法。以幸運咖新店開業為例,時至今日,總部會派駐運營人員,在門店外喊麥、搭建紅色拱門、鋪設紅地毯。這些都是頗具蜜雪冰城風格的做法。
一位山東的幸運咖加盟商對1年前的開業情況印象深刻。他向記者回憶,紅色拱門上標註着「新店開業,滿9.9元抽獎」,獎品涵蓋手機、咖啡及品牌周邊產品。儘管門店位於萬達廣場外圍街道的末端位置,但通過店員喊麥,活動確實聚集了不少人氣。
價格戰阻擊
如果説「五年規劃」的頭一年是按部就班在推進,第二年幸運咖就迎來了高光時刻:門店數量從465家增長到2301家。
用幸運咖內部的話説,門店數量快速增長是爆品、爆店和爆區共同催生的結果。
2022年,幸運咖想培養出像檸檬水之於蜜雪冰城那樣的大單品。為此,團隊在市場上尋找最受歡迎的產品。
彼時,生椰拿鐵是瑞幸的大單品,幸運咖也嘗試推出了椰椰拿鐵,並把價格做到了瑞幸的一半,后成為幸運咖首個銷售額過億元的爆品。
隨后,幸運咖又嘗試打造爆店。2022年5月1日,幸運咖旗下三四家門店的單日銷售額達到2萬元。蜜雪集團2024年財報顯示,其門店單店日均銷售額為4184元。之后不久,爆區也出現了。
2022年特殊的市場環境也提供了意想不到的助力:相對便宜的房租,使得幸運咖順勢在全國範圍內快速發展起來。
作為國內首批在縣城及大學里售賣咖啡的品牌,幸運咖一開始就將市場定位在三至五線城市。
2020年尋找點位時,幸運咖的市場人員發現,有些低線城市甚至沒有一家連鎖咖啡店,只有個體的精品咖啡廳。他們認為,幸運咖的出現正好填補了這一市場缺口。
星巴克、庫迪、瑞幸的下沉故事在幸運咖進入下沉市場的一兩年后才展開。2022年9月,星巴克表示「看重近3000個縣域市場」,要在中國加速擴張。2022年10月成立的庫迪,一開始就重點佈局三四線城市;瑞幸咖啡也在2022年底加速下沉,把門店開進更多的縣級市場。
早在2020年,若以門店數量計算,幸運咖已經躋身行業前三。在快速開店那段時期,幸運咖的團隊內心都很惶恐,他們清楚:幸運咖的根基並不牢靠。事實證明,2022年幸運咖發展還是不夠快,沒能抓住擴張的黃金時機。
2023年,咖啡市場鉅變:瑞幸推出9塊9活動,庫迪應戰,幸運咖卻靜悄悄。
在幸運咖看來,他們和瑞幸、庫迪的模式不同。瑞幸和庫迪作為有融資的獨立公司,可以不計盈利地跑馬圈地。幸運咖作為蜜雪集團旗下的一個品牌,更想要穩住加盟商,讓每家門店都能存活。事實上,幸運咖平均單杯客單價約7元,面對價格戰,仍有一定的價格競爭優勢。
但咖啡大戰的戰火還是燒到了幸運咖。
據接近幸運咖的人士后來總結,在影響一個品牌的因素中,品牌的勢能很重要。打「價格戰」時,瑞幸和庫迪的品牌勢能快速上升,加盟商會被其他品牌分流。對於單店而言,當幸運咖旁邊開了瑞幸和庫迪時,周邊品牌的開店動作和「價格戰」,都會對幸運咖門店產生影響。
2023年,幸運咖每月開店數量少於200家,但閉店數量在增長。也是在那一年,瑞幸和庫迪兩個品牌全年新增門店數量約1.5萬家。那一年,瑞幸成為中國第1個萬店咖啡品牌,庫迪則以瑞幸3倍以上的增速,在1年內開出6000家店。
2024年6月6日,在咖啡市場「價格戰」開打近1年后,幸運咖上線了「全場6.6元」活動。
調整價格時,蜜雪集團曾測算過能夠承擔的範圍。但不同於庫迪和瑞幸,接近幸運咖人士認為「6.6元」是營銷策略,是爲了向加盟商展現實力。
幸運咖「全場6.6元」上線首日,小程序銷售額提升超44%,訂單數提升超56%。6月6日當天,幸運咖GMV(商品交易總額)提升近20%,新用户環比增長多達105%。
接近幸運咖的人士稱,消費者支付6.6元,蜜雪集團給予了補貼,加盟商實收8—9元。除了價格補貼,蜜雪集團還做了牛奶「買三送一」的活動,即加盟商買3箱牛奶,集團送1箱。
面對「價格戰」,幸運咖自有一套省錢的方法。
當星巴克、瑞幸在大規模擴張期間紛紛將半自動咖啡機更換為全自動咖啡機(以保障出品穩定性和風味統一性)時,幸運咖反其道而行,將全自動咖啡機替換為半自動咖啡機。
相比一臺全自動咖啡機動輒需要十幾萬元,幸運咖採用的意大利進口奧斯托利亞半自動咖啡機價格不到2萬元,整體加盟成本僅需十幾萬元。此外,蜜雪集團旗下工廠大咖國際食品有限公司(下稱「大咖工廠」)還在研發半自動咖啡機。
但半自動咖啡機也有弊端。一位幸運咖加盟商説,半自動咖啡機需要經常校準,這是個技術活。儘管經過培訓,但不同人的操作水平不同,導致出品的咖啡口味有差別。
在原材料上,幸運咖也沿用了蜜雪冰城的策略:儘可能自己採購和生產所有原料。此前,椰椰拿鐵使用的是菲諾的椰漿,后來就替換成了自己生產的椰漿,甚至連糖漿的桶都是大咖工廠自己做的。
做新品牌而非增加一個品類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儘管幸運咖是蜜雪集團旗下獨立的咖啡品牌,但在蜜雪冰城的菜單中,也能看到諸如「雪王咖啡」等咖啡產品。
事實上,做咖啡產品的新茶飲品牌並不少。像古茗今年就在門店里配備了咖啡機,其7000多家門店都推出了咖啡產品。茶百道、滬上阿姨、茶顏悦色等新茶飲品牌旗下也均有咖啡子品牌,但這些品牌的門店數量遠未達到規模效應。
對蜜雪集團來説,為何要打造一個獨立的新品牌,而不是在蜜雪冰城里增加一個咖啡品類?
接近幸運咖的人士説,蜜雪集團認為,同一個品牌下不同品類的競爭,比如一個門店內奶茶與咖啡的競爭,會大於同一公司不同品牌之間的競爭。
這個選擇或與蜜雪集團的商業模式有關:為加盟商提供製茶原料服務,賺取原材料的錢是其主要的營收來源。
蜜雪集團2024年財報也顯示,加盟費及相關服務收入僅佔總營收的2.5%,該公司97.5%的收入來自向加盟商銷售設備和原材料(如奶茶粉、果醬等)。
要做原材料生意,品牌就需要更多門店。截至2024年底,蜜雪集團全球門店達46479家(含幸運咖),其中中國內地門店超過4萬家,57%的門店位於三線及以下城市。
國信證券研報以5年期為維度測算,蜜雪集團門店規模有望達到10萬家,其中蜜雪冰城國內(6.5萬家)、海外(1.5萬家)、幸運咖(1.5萬家)將共同貢獻增量。
但隨着門店基數擴大,2024年蜜雪集團擴店增速有所放緩。2024年,蜜雪集團新開門店10555家,開店率(新增門店佔比)為22.72%,低於2023年的26.37%。
幸運咖認為,咖啡市場仍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未來,門店規模還有很大增長空間。
根據全美咖啡協會最新估算,美國咖啡每年人均飲用量為729.2杯。4月30日發佈的《2025中國城市咖啡發展報告》數據顯示,全國人均咖啡消費量在2024年已經達到22.24杯,比2023年增長33%。
此外,從前端原料採購、中端咖啡豆烘焙到后端物流運輸,幸運咖和蜜雪冰城共用同一個供應鏈。大咖國際河南基地年產能達121萬噸。過去,幸運咖所有的咖啡豆都在温縣烘焙后發往全國。近期,新投產的海南工廠烘焙線,新增了2萬噸咖啡豆年產能。
這也是幸運咖自認為的另一個優勢:7000家門店背靠的是蜜雪集團強大的供應鏈。不過,瑞幸、庫迪也正在補齊供應鏈能力,肯悦咖啡背靠百勝集團的供應鏈,正提速開店。
(作者 鄭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