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文遠知行Q2財報解碼:當Robotaxi跑出836%增速,自動駕駛商業化拐點到了?

2025-08-01 19:25

文遠知行、小馬智行先后與Uber達成合作,到特斯拉多次宣佈調整應用價格……Robotaxi商業化落地的預期始終是海內外市場近一年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

日前,在美上市的文遠知行WeRide (Nasdaq: WRD)發佈了截至2025630日的財報,其中,Robotaxi業務二季度營收同比大幅增長836.7%,達4590萬元,刷新了公司單季度收入紀錄;對應營收比例也大幅提升至36.1%,創2021年以來單季度歷史新高。

「自動駕駛商業化」從概念走向財報數字,文遠知行的增長曲線或許藏着行業破局的密碼。

二季度Robotaxi收入創紀錄

成營收「半壁江山」

如果説2025年第二季度的自動駕駛行業有什麼「現象級事件」,文遠知行Robotaxi的爆發式增長絕對算一個。

財報顯示,文遠知行2025年第二季度營收為1.27億元(約178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的7910萬增長60.8%

相比曾經,此次業績最大的不同在於,隨着Robotaxi等核心產品商業化落地的加速,文遠知行已然從單一業績支柱,變為以產品為主,服務為輔的商業兑現循環。

莫種意義上,這纔是文遠知行正式進入商業化階段的第一個經營拐點。

其中,服務收入仍是第一大收入來源,報告期內實現6740萬元,較2024年同期的6460萬元同比增長4.3%。增長主要由於2024年下半年開始的智能數據服務收入增加了3580萬元,以及自動駕駛相關的運營及技術支持服務收入增加了250萬元,但由於部分客户的定製化研發服務已於2024年第三季度完成,導致ADAS研發服務收入減少了3550萬元,部分抵消了這一增長。

但產品收入的爆發更為凸顯,從2024年同期的1460萬元顯著增長至5980萬元,直接逼近服務收入的水平。公司解釋稱,這一增長主要歸因於2025年第二季度自動駕駛出租車和自動駕駛掃地機銷量的增長,且部分被自動駕駛巴士銷量的下降所抵消。

報告期內Robotaxi收入佔文遠知行總收入的36.1%,這是自2021年以來Robotaxi業務最高的季度收入貢獻。

Robotaxi業務收入同比暴增8倍以上,創下公司成立以來的最高季度收入,主要還是源自其「全球化+規模化」雙輪驅動的戰略落地。

車隊激增3倍

文遠CEO説「關鍵時刻到了」!

首先,全球化佈局上,根據財報,其與Uber在阿聯酋阿布扎比合作打造的Robotaxi車隊規模自202412月以來增長了3倍;運營區域新增阿爾雷姆島、阿爾馬里亞島,總服務範圍覆蓋阿布扎比近一半核心城區,訂單量預計翻倍。

該車隊是中東地區最大的Robotaxi車隊,採用文遠知行全新一代GXR車型——這是一款面向大規模商業部署的Robotaxi量產車型,最多可容納五名乘客。每輛車在12小時的運營班次內,預計平均每天可完成數十次訂單,單次行程通常超過6公里。

兩家公司計劃繼續擴大車隊規模至數百輛Robotaxi。根據規劃,預計在2025年內運營範圍將拓展至哈利法城、瑪斯達爾城及更多區域;同時,其還開啟了中東純無人Robotaxi道路測試。

因此,進入下半年后,其海外擴張節奏仍將持續推進。在阿聯酋迪拜,文遠知行與Uber、迪拜道路交通管理局簽署合作協議,在迪拜部署商業化Robotaxi出行服務;啟動Robotaxi道路測試,預計今年內開啟試運營;計劃2026年開啟純無人Robotaxi商業運營。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日前文遠知行旗下Robotaxi剛獲得沙特自動駕駛牌照,並啟動沙特首個Robotaxi試運營服務。

文遠知行的Robotaxi業務隱約有了從「單點測試」質變到「區域網絡」的跡象。

在國內,文遠知行同樣按下加速鍵7月,其聯合奇瑞、錦江出租獲准在浦東新區開展主駕無人公開道路載人示範應用,為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提供L4級接駁服務,正式打開全球第10城;在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隨着政策對L4級運營的限制逐步松綁,文遠知行的Robotaxi已從測試車變為準商業車

文遠知行創始人兼CEO韓旭則強調,公司第二季度的表現標誌着文遠知行進入了全球化征程的關鍵時刻。Robotaxi業務的快速增長,充分證明了公司以國內外同時擴張與深度合作為核心的的戰略願景,正結出碩果。

比拼落地能力階段

Robotaxi紛紛玩家加速「搶跑」

不過,在盈利質量層面,文遠知行Robotaxi業務的爆發還未到實現商業正循環的階段。

財報顯示,文遠知行第二季度實現毛利2910萬元,對應毛利率為48.6%受研發服務以及行政管理等成本拖累,其費用從去年同期的3.424億元增至4.88億元,淨虧4.06億元

好在其單車經濟性已現改善信號。阿布扎比、迪拜等海外市場的規模化運營,正推動單公里成本持續下降,商業可行性日益清晰。同時,其Robotaxi車輛已實現在不同產品共用90%零部件的能力,通過零部件共用機構預期其下一代產品成本或還能降低20%~30%

正如文遠知行CFO李璇所言:在全球戰略合作伙伴的支持下,我們正迎來關鍵拐點——高效運營一支具備可持續單車經濟模型的Robotaxi車隊正成為現實。

愈發良性的商業循環中,文遠知行也擁有相對健康的資金流動性。截至2025630日,文遠知行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40.879億元,定期存款為17.353億元。這些意味着其接下來的擴張運營是有一定相對充裕的資源儲備的。

站在行業的視角,文遠知行的爆發,非孤立事件。

與之相似的是,小馬智行今年5月發佈的財報顯示,截至2025財年第一財季實現約780萬美元收入,同比增長4.2%,為公司提供總營收的約56%收入;同期Robotaxi收入約170萬美元,同比增長200.3%

兩家企業的結構性業績爆發的背后,是整個行業正在政策到技術等多個維度逐漸走向成熟全球Robotaxi賽道進入搶跑期中國企業的技術+運營雙優勢不容小覷

政策,美國交通部在4月發佈了簡化無人駕駛技術測試和報告的相關政策;

國內方面,上海行動計劃明確提出,2027年要實現L4級載客600萬人次、開放道路超5000公里,具備L2L3功能的新車佔比超90%這意味着自動駕駛將從特定區域測試轉向城市級網絡運營

沙利文分析師顏逸揚指出,這一政策打破了此前小圈子試點的侷限,推動自動駕駛真正融入城市交通生態。類似地,北京、廣州、深圳及中東、歐洲等地也在加速開放政策,為Robotaxi的商業化鋪路。

產業端,供需永遠是一個產業正式落地的核心,Robotaxi模式也是如此。

供給端,硬件降本是Robotaxi大規模商業化的三大要素核心之一。對此,國海機構指出百度Apollo Go第六代車型成本已下降至2.9萬美元,比第五代降低60%。小馬智行搭載第七代自動駕駛系統方案的Robotaxi車型100%使用車規級零部件,自動駕駛套件總成本較前代下降70%。此外,蘿卜快跑/小馬智行有望接近實現盈利。

在商業場景落地上,今年以來,文遠知行已將自動駕駛技術延伸至RobotaxiRobobus(自動駕駛小巴)、RobosweeperL4級環衞車)等多品類,覆蓋10個國家30個城市,前裝量產產品落地法國、西班牙、新加坡等國

運維體系如祺出行7月發佈「Robotaxi+」戰略,計劃未來5年投入10億級資金,將運營覆蓋擴展至100個核心城市,構建三級運維網絡,支撐每年10萬輛Robotaxi線下運維能力。

如祺出行CEO蔣華也表示,Robotaxi賽道已經進入比拼落地能力階段,能否實現規模化商業落地,決定玩家們是否有資格在這個賽道走下去。

不少機構認為當前行業奇點已至,預計Robotaxi有望在未來3-4年實現整體業務盈虧平衡,進入自我造血階段。一旦盈利模型驗證通過,市場將進入高速發展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