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1 18:09
2025年6月,海軍軍醫大學長征醫院徐滬濟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Cell》(IF: 42.5)發表題為"An iPSC-derived CD19/BCMA CAR-NK therapy in a patient with systemic sclerosis"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該研究開創性地利用iPSC來源的"現貨型"CAR-NK細胞療法(QN-139b)成功逆轉難治性系統性硬化症(dcSSc)的纖維化進程,為自身免疫疾病治療提供了安全、高效且可規模化的細胞治療新範式。諾禾致源為本研究提供單細胞測序服務。
攻克醫學難題:從治療困境到臨牀突破
系統性硬化症(SSc)是一種致死性自身免疫疾病,其中瀰漫型(dcSSc)患者10年死亡率超過40%。傳統療法對已形成的纖維化幾乎無效,而CAR-T療法又面臨製備周期長、副作用大等挑戰。徐滬濟教授團隊創新性地利用iPSC技術開發出雙靶點(CD19/BCMA)CAR-NK細胞療法QN-139b,通過精準基因編輯實現了:低免疫原性設計、體內持久性提升和安全開關功能。
多組學聯用揭示治療機制
研究團隊在一例20年病史的難治性dcSSc患者中開展首次人體同情給藥,採用單細胞測序(諾禾致源提供)、空間蛋白組、血漿蛋白組等多組學聯用方式深入解析治療機制。研究結果顯示:單次回輸即實現B細胞深度清除;自身抗體持續下降;皮膚及內臟纖維化同步逆轉;全程無嚴重副作用,揭示「致病記憶B細胞清零-naïve B細胞重建-炎症-纖維化-微血管」三元同步修復的分子軌跡,為抗體介導的自身免疫病提供了可複製、可規模化的細胞治療範式,拉開了iPSC-CAR-NK臨牀轉化的大幕。
諾禾致源:多組學技術賦能科研創新作為生命科學領域的創新推動者,諾禾致源始終致力於為全球科研工作者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多組學解決方案。我們構建了覆蓋基因組、轉錄組、表觀組、蛋白組、代謝組、單細胞測序、空間轉錄組等多組學技術平臺和服務,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服務升級,助力科學家突破研究邊界。
未來,我們將持續創新和提升多組學技術服務,優化整合分析方案,為全球科學家提供更系統、精準、高效的科研支持。諾禾致源期待與您攜手,共同推動生命科學研究的突破與發展。
(諾禾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