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深度入美后的日鐵

2025-08-01 15:30

近日,日本製鐵(以下簡稱「日鐵」)已經正式完成了對美國鋼鐵(USSteel)的收購程序,並正式開啟了全面且深度進入美國市場的節奏。不過,問題在於美國傳統鋼鐵行業的情況究竟如何?近期,日鐵集團CEO橋本英二接受了一次採訪,其中不僅表達了對后續發展的構思和對日本、美國鋼鐵業的基本看法,而且還披露了日本、美國鋼鐵行業的關鍵內幕。

橋本英二稱,將從對內不斷優化改革經營、對外併購拓展來爭取10年后重返世界第一。日鐵的對內經營改革措施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步是恢復一定水平的收益。沒有這一步,員工就會失去干勁,選擇離職。橋本認為第一步已經基本實現。后續的關鍵在於是能否保持當前的勢頭。

第二步是改變每位員工的觀念。需要進行意識改革,改變工作方式,追求增長,不滿足於現狀。

第三步是企業風氣、企業文化的重塑,要以實現增長和應對挑戰為目標。為此,需要調整當下的工作。此前技術人員一直滿足於在日本國內工作,但公司的技術是否真的是世界第一,在國內是無法檢驗的。需要發起挑戰,看看是否在海外通用。

日本鋼鐵認為,改革的第一步可以通過自上而下的方式推進改革。但第二步、第三步必須確保10到20年后不會回到原來的狀態。要以世界第一為目標持續實現增長。橋本英二表示,在合併美國鋼鐵之后,日鐵未來的發展目標依然需要着眼全球,以合適的節奏繼續走全球併購之路,而這一戰略將主要分兩步進行。

第一是經營好已經併購的美國鋼鐵。當前美國鋼鐵面臨的課題是,相對於設備能力來説,美國鋼鐵的產量較少,開工率低。最多隻有70%左右。其原因在於可變成本高。這直接導致其缺乏決定性的競爭力。明明有需求,卻在打算增產時,發現可變成本增加,無法收回固定成本。

可變成本高的原因首先是生產方法不夠成熟。與日本製鐵相比,存在良品率低等問題。過去缺乏持續投資,導致設備老化、設備體系、物流系統不完善。爲了降低可變成本,日方已經將日本製鐵的40名技術人員派遣過去。

在橋本看來,美國市場實際上存在足夠的需求來匹配美國鋼鐵增產,而且日鐵能夠為美國無法生產的產品做出貢獻。比如,目前美國正在為人工智能(AI)半導體相關領域增強電力供應能力。變壓器的尺寸越大,效率越高,但美國無法充分生產用於數百噸級變壓器的高級電磁鋼板。混合動力車和純電動汽車(EV)都需要電機,但美國缺少電機鐵芯所需要的高性能高級電磁鋼板。而日鐵的技術能夠幫助美國鋼鐵製造這些高技術含量的產品。

二是決定從現在開始,繼續集中對外投資。橋本英二稱,目前全球產業鏈重組,特朗普關税也正在顛覆現有的國際貿易秩序。在這樣的重大轉折時期,必然會出現新的贏家和新的輸家。

爲了確保在十年后成為贏家,日鐵決定從現在開始集中對外投資。其所要做的就是為下一代保留夢想和選擇。恢復到世界第一的地位,在美國、歐洲、印度、泰國這四大主要市場上,確保生產基地。推進增產,目標是十年后達到粗鋼產量1億噸。

橋本英二還表示,鋼鐵製造商目前正處於非常困難的境地,未來世界上會陸續有鋼鐵企業破產。但是,有實力的企業將更有機會做大做強,因此日鐵應當進一步推進全球收購。並且,由於日本國內市場的基本飽和,堅守本國市場難以有效拓展企業產能,加強全球併購也是題中之義。(來源:安邦諮詢)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