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重磅發佈!「人工智能+」行動意見通過,機器人ETF基金(159213)探底回升,全天吸金超300萬元!8月人形機器人有何催化?

2025-08-01 17:22

8月1日,A股走勢分化,小微盤領銜上漲,大盤股回調,上證指數跌0.37%,弱勢兩連陰。機器人板塊探底回升,機器人ETF基金(159213)一度翻紅,收跌0.09%。資金搶先佈局熱點催化、基本面蓬勃發展的人形機器人板塊,機器人ETF基金(159213)盤中獲300萬份淨申購,近10日累計吸金5000萬元!(20250718-20250731)

image

機器人ETF基金(159213)標的指數成分股漲跌不一,東傑智能20cm漲停夏廈精密漲超6%,科遠智慧漲超4%,雙環傳動漲超2%,大華股份等漲超1%,匯川技術、中控技術、機器人、巨輪智能等微漲,石頭科技、大族激光等回調。

機器人ETF基金(159213)標的指數前十大成分股

image

截至15:00,成分股僅做展示使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7月31日,《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審議通過,並指出,當前人工智能技術加速迭代演進,要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大力推進人工智能規模化商業化應用

當前,人形機器人作為AI應用的具象化,有望受益於AI驅動下的具身智能浪潮!從WAIC看AI產業發展進展和趨勢,西部證券指出,AI應用方面,商業化落地進程明顯。從人形機器人和智能駕駛來看,參展商已從單純的能力演示轉向實際的應用和商業化落地,展示大模型如何深度融入產品和工作流程,同時硬件、模型、應用深度聯動。

接下來,機器人大賽催化不斷,更多新品的展出或持續帶動板塊情緒拉昇,且從基本面來看,AI為人形機器人軟件端注入活力,人形機器人硬件端加速發展,供給側繁榮,新品百花齊放,人形機器人正處於量產前夕,8月機器人板塊行情值得期待!

【熱點催化:機器人大賽催化不斷】

步入8月,機器人板塊催化不斷,兩大重磅會議將接連召開:

1、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將於8月8日在北京召開,據官網披露,展覽面積首次超5萬平方米,展示內容重點聚焦關鍵技術突破、前沿技術創新、機器人應用場景拓展、新品首發等方面。預計參展企業數量將超200家,將匯聚近50家人形機器人知名整機企業,百余款新品將在會期亮相

2、「2025中國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大會暨展覽會」將於2025年8月13日-15日在上海舉行,大會將持續打造「大會+展覽+活動」為一體的一站式價值對接平臺,預計將吸引200+參展品牌、20,000+名觀眾及20+個專業採購團,助力打通具身智能產業鏈,從原材料、零部件供應商、系統集成商、仿真及測試到整機制造,將為行業提供一個全面展示前沿的技術、方案,深入行業交流,促進資源對接的舞臺。

【基本面發展強勁:軟硬件端加速發展,供給側繁榮】

萬聯證券表示,軟件方面,AI大模型為人形機器人注入靈魂,是解鎖人形機器潛力的關鍵鑰匙,但目前是整個鏈條中最薄弱、最需要突破的環節,其發展滯后於機器人硬件。近年來,國內外廠商紛紛在自研大模型,為人形機器人的發展注入了新生機。硬件方面,根據對人形機器人用精密減速器市場規模的測算,人形機器人或將為精密減速器帶來數百億增量市場。隨着人形機器人量產節點漸近,處於人形機器人供應鏈核心位置的主要廠商有望受益

人形機器人產業的供給側正在迅速繁榮。一方面,海外的人形機器人領軍企業正在不斷推進產品迭代和商業化落地,人形機器人將在工廠等場景實現批量應用提上日程,這標誌着人形機器人在工業領域的實際工作能力得到了驗證和認可。另一方面,我國已成為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最活躍的市場,2024-2025年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的態勢。近年來特別是2023年以來,創業先鋒企業、科技巨頭、車企等不同背景的玩家正加速湧入人形機器人市場。目前,國內人形機器人產品各具特色,在智能化和運動控制等關鍵產品特性上已經展現出了較強的競爭力,並快速推進其量產節奏。(來源於萬聯證券20250711《量產破局,鏈動新機——2025年中期人形機器人行業投資策略報告》)

AI催化具身智能浪潮、全球科技巨頭/新秀全面下場佈局人形機器人,行業量產奇點已至!全面擁抱人形機器人大時代,認準機器人ETF基金(159213),跟蹤中證機器人指數,該指數結構與產業鏈環節高度契合,包括但不限於上游硬件部分的傳感器、減速器、伺服電機、控制器、技牀、磨牀、設備等;中游系統集成的軟件算法、系統研發、裝配、控制系統等;下游應用層的服務機器人、巡檢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等,為投資者提供一鍵佈局機器人及其產業各環節的投資工具。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須謹慎。本基金屬於中等風險等級(R3)產品,適合經客户風險承受等級測評后結果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資者。文中提及個股僅為指數成份股客觀展示列舉,本文出現信息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閲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