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GPS三巨頭2025半年報出爐,拐點已現,強歸在即!

2025-08-01 11:56

(來源:醫趨勢)

2025年過半,全球醫療設備巨頭的業績「成績單」陸續揭曉。其中,GPS三家外企的財報被視為整個中國醫療設備市場的晴雨表。

過去兩年,唱空的悲觀情緒成為中國市場的主流——經濟不好、政府缺錢、醫院負債、反腐持續,醫療設備市場還能好起來嗎?去年同期,整個市場基本都是兩位數的負增長。但是半年度的財報卻在顯示:拐點可能已經出現。

西門子醫療:全球醫療營收增長7%,中國區重拾增長,同比營收+2%。

GE醫療:中國區營收與去年同期相比-2%,但上調全年指引。

飛利浦醫療:中國區營收雖與去年同期相比-11%,但市場對飛利浦的「利潤率上調 + 關税影響下調」反應積極,推動股價在紐約與阿姆斯特丹交易所雙雙上漲逾8%。

中國市場始終是繞不開的關注焦點。大規模設備更新、集採的余波、招標的陸續推進、高端技術的角力,正共同重塑這個萬億賽道的格局。

巨頭們如何應對挑戰?中國市場的「冰與火」又藏着哪些信號?

01、業績分化增長與承壓並存,技術與區域成關鍵變量

西門子醫療:影像支撐增長

西門子醫療最新發布的為2025財年Q3(截至2025年6月30日)業績。根據計算,其2025上半年集團營收約115.7億歐元(+7%)。

*** 以下皆統計自2025年1月-6月財報數據

受業績改善及關税確定性提升利好,西門子醫療上調全年營收指引。

CEO Bernd Montag強調,公司聚焦患者孿生、精準治療、數字與AI三大技術,並通過200多個「價值合作伙伴關係」將收入轉化為經常性收入。財報發佈后,其股價在XETRA交易所當日上漲近2%。

影像業務(佔比56%):仍是西門子醫療第一大業務。營收65.21億歐元,同比+10%。

分子影像、CT收入增長顯著,其中光子計數CT等高端產品貢獻突出。

美洲市場增長強勁,亞太日本地區增長穩健,中國市場在去年同期低基數下實現顯著增長。

體外診斷業務:營收21.81億歐元,同比-1%。

EMEA和美洲市場收入增長,但受中國「集中帶量採購(VBP)」 落地影響,2025年4月-6月中國市場收入低雙位數下滑。

瓦里安:營收20.19億歐元,同比+10%。

中國和亞太日本市場增長顯著,美洲市場增長強勁。

臨牀治療業務:營收10.37億歐元,同比+3%。

亞太日本市場增長顯著,中國市場增長良好,美洲市場增長強勁。

從區域來看,

EMEA(包括歐盟、非洲、中東):營收36.41億歐元,同比+2%。增長穩健,德國市場增長良好。

美洲區:營收51.69億歐元,同比+11%。表現最強勁,美國市場作為西門子醫療第一大市場,營收45.11億歐元,同比+14%。

亞太區含日本(不含中國):營收15.25億歐元,同比+7%。受益於高端設備需求。

中國區(佔比11%):營收12.35億歐元,同比+2.4% 。增長主要依賴去年同期低基數;IVD受到集採執行影響。

GE醫療:中國市場回暖

GE醫療在2025年第二季度表現強勁,銷售額高於華爾街預期。受健康的資本投資趨勢、運營執行及關税税率變化影響,公司上調2025年指引,營收同比增長預期升至約3%。

2025上半年,集團營收97.84億美元,同比增長3%。主要由服務收入增長驅動。

影像(佔比44%):營收43.44億美元,同比+3%。

*** 包括CT、MR、分子成像、X射線、女性健康、企業成像軟件、服務和數字解決方案。

增長來自美國、歐洲市場的分子影像(MI/CT)和磁共振(MR)產品線,中國市場因政策刺激落地慢仍承壓。

高級可視化解決方案AVS:營收25.29億美元,同比+2%。

*** 包括超聲、圖像引導治療以及介入解決方案、外科創新。

美國市場需求強勁是主因,中國市場因醫院採購延迟影響增長。

患者護理PCS:營收15.31億美元,同比+1%。

*** 包括生命檢測、麻醉和呼吸護理、母嬰護理和心臟病診斷,以及耗材、服務和數字化解決方案。

監測解決方案(如生命體徵監測)增長,生命支持設備(如呼吸機)同比基數較高導致增速放緩。

藥物診斷PDx:營收13.62億美元,同比+10%。

*** 包括對比劑和放射性藥物、加強影像診斷。

收購日本NMP貢獻5300萬美元,並受益於放射性藥物的價格與銷量增長。

從區域來看,

美國和加拿大地區:營收45.77億美元,同比+6%。所有細分領域全面增長。

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營收24.42億美元,同比+3%。影像業務增長,疊加有利外匯影響。

中國地區(佔比12%):營收11.56億美元,同比-2%。PDx逆勢增長,但影像和AVS需求放緩,地方政府醫療採購計劃落地慢於預期,醫院採購延迟。

其他地區:營收16.09億美元,同比+1%。

飛利浦:整體盈利能力修復中

飛利浦2025年上半年,集團總營收84.34億歐元,同比下降2%。

而得益於有效的緩解措施,飛利浦將2025年關税對業務的預估影響從之前的2.5-3億歐元下調至1.5-2億歐元(約1.731-2.308億美元)。調整后的EBITA利潤率從之前的預期上調50個基點,至11.3%-11.8%。財報發佈后,飛利浦股價上漲超8%。

CEO Roy Jakobs表示,公司聚焦盈利增長,訂單增長勢頭良好,並重申全年可比銷售增長預期,同時上調利潤率和自由現金流展望。

醫療業務(診斷與治療+互聯關護)來看,營收65.02億歐元(佔77%),同比下降3%。

診斷和治療業務(佔比48%):營收40.48億歐元,同比-4%。

從細分領域來看,影像引導治療業務的增長被精準診斷業務的下滑遠超抵消。

從區域來看,成熟市場的可比銷售額呈低個位數下降;增長型市場呈中個位數下降,主要受中國市場影響。

互聯關護(佔比29%):營收24.54億歐元,同比-2%。

從細分領域來看,監護業務出現低個位數下滑。

從區域來看,儘管中國市場出現下滑,增長市場的可比銷售額仍呈低個位數增長。

從區域來看,

美國(佔比41%):飛利浦第一大市場,營收34.76億歐元,同比-0.1%。

荷蘭:營收11.26億歐元,同比+2.1%。

中國(佔比7%):營收5.79億歐元,同比-11%。

日本:營收4.69億歐元,同比+0.9%。

德國:營收2.97億歐元,同比-2%。

其他國家:營收24.87億歐元,同比-4.3%。

02、中國市場短期挑戰持續,長期潛力仍被巨頭鎖定

在經歷了2024年的逆風之后,領先醫學影像企業在中國市場的業績有所回暖;然而,中國醫療市場的挑戰依舊嚴峻。

西門子醫療表示,中國的集採政策引發了行業性的價格體系重構,改變了商業模式和分銷角色,這對公司診斷業務的全球增長和利潤率均產生了影響,但總體影響相對較小。

西門子醫療預計,中國集採導致的價格重構過程大約需要一年時間,預計到明年年中,全國市場價格水平將完成重構,屆時增長將從新的較低起點逐步恢復。

針對中國限制歐盟醫療設備進口的消息,西門子醫療表示此政策對其業務並無實質性影響。主要原因一是公司大部分在華業務依託於本土化生產,二是政策設定的門檻(約500萬歐元)極高,相關情況極為罕見。

儘管來自中國的逆風影響超出預期,但公司仍有信心實現年初設定的利潤率擴張目標。

GE醫療各區域營收

GE醫療表示,2025年第二季度中國市場積壓訂單改善情況良好超出預期;然而,公司對中國市場下半年的前景持謹慎態度。

儘管中國市場活動有所增加,但復甦進程較為緩慢,實際採購訂單和購買行為的進展仍顯滯后。省級招標周期延長,從投標到中標所需時間更長,預計下半年這一狀況將持續存在。

2024年3月發佈的中國醫療設備更新計劃,從長期來看,這將有利於GE醫療在中國的業務發展;但短期內,由於各省制定計劃和客户採購決策的進展慢於預期,將對訂單和收入產生一定影響。

此外,在未來18至24個月內,GE醫療計劃在全球範圍內推出多款新產品,其中部分高端產品在中國市場將具有顯著影響力。這些高端產品主要將通過獨立渠道銷售。

從長遠來看,基於中國市場的規模和潛力,前景依然積極,中國市場仍是GE醫療重要的增長驅動力

飛利浦各區域營收

飛利浦表示,中國醫療設備市場的刺激措施和招標活動有所增加,但第二季度醫療設備業務增長仍較為緩慢。

診斷與治療業務預計在下半年訂單和銷量將有所改善(環比提升),並逐步轉為正增長。創新產品(如無氦MRI系統)在中國市場已獲得一定程度的支持。

近期,飛利浦全球管理層到訪中國,與客户和政府進行深入溝通,確認市場的長期潛力。

此外,美中雙邊貿易關税的預期低於此前的假設。而針對中國市場成本通脹問題,飛利浦通過優化供應鏈(如調整供應商網絡)積極應對。

儘管飛利浦對中國市場2025年全年持謹慎態度,但長期來看,公司依然看好中國市場的前景。預計中國業務將逐步恢復至此前的中個位數增長水平,但這一進程較為緩慢。

03、中國醫療設備招投標影像賽道領跑,頭部技術競逐

據醫裝數據統計分析來看,醫學影像仍然是中國醫療設備市場中增速最快的細分領域,2025年1月至5月的整體同比增速超過100%。

從中國市場2025年上半年的醫院中標情況來看,外資和民營企業呈現出多元競爭的態勢。具體而言,與2024年相比(按中標金額計算),在DR領域,萬東醫療躍居首位;在CT領域,西門子醫療升至榜首。

*** 數據來源:醫招採、眾成數科,(按中標金額) *** 數據來源:醫招採、眾成數科,(按中標金額)

2025年上半年,在醫學影像和超聲領域(按中標金額計算),市佔率前三名合計佔比分別為:DR約46%、CT約66%、MRI約72%、DSA約85%、超聲約73%。除DR和超聲市場外,其余各領域的市場集中度均有所下降。

而醫學影像領域頭部企業展開的新一輪技術較量,超高端產品似乎成為市場決勝的關鍵賽道。從2025年上半年超高端醫療設備項目的中標情況來看,GE醫療、西門子醫療、飛利浦位列前三。

*** 數據來自中國政府採購網,人工不完全統計,僅供參考 *** 數據來自中國政府採購網,人工不完全統計,僅供參考

已歷時一年多的醫療設備更新項目,也是各企業關注的焦點。據眾成數科統計,2025年上半年,在中國醫療設備更新項目中,已披露預算金額的項目審批數量共計212個,總金額高達153.4億元。在這些項目中,擬採購頻率最高的五類產品依次為超聲、CT、MR、DR和DSA。

從上半年已完成招標的項目來看,不乏數億元級別的大項目,且多數由國產廠商中標。

短期挑戰與長期潛力交織的中國醫療設備市場,正倒逼全球巨頭以高端技術深耕破局、以本土化應變。影像等核心賽道的競逐已進入深水區,而隨着集採重構、招標落地與創新迭代的持續推進,萬億市場的新秩序,正在冰與火的碰撞中加速成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