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1 12:50
空調的風開到最大檔位,風扇呼呼轉着,工人們踩着縫紉機,帽檐和帽體的連接處,一針一線走出完美的弧度。義烏的天氣分外濕熱,車間里的節奏緊張而有序。
4年前,鄭磊磊幾乎跑遍了義烏的帽子檔口,54-58cm的均碼棒球帽列隊整齊,但沒有他要的帽子。這個衢州年輕人不會想到,他偶然在社交媒體上刷到的關於帽子頭圍小的抱怨,最終演變成一場價值上億的「帽子革命」。
在消費需求的汪洋里,鄭磊磊捕捉到了61-62cm頭圍人羣「隱祕的小島」。他的第一款定製棒球帽上線時,后臺涌來的訂單讓上海代工廠的老師傅們瞪大了眼睛。原來有人一直都在等一頂能從容包裹他們「大頭」的帽子。
而在1500公里外的成都倉庫,鄭明亮正在打包一批特殊的風扇防曬帽。這些帶着微型馬達的「奇怪帽子」,正通過拼多多打造的「西進通道」源源不斷流向甘肅的枸杞田、內蒙古的風電場。
就像古絲綢之路上的駝鈴商隊。如今快遞車載着來自義烏、成都的包裹,在拼多多「千億扶持」計劃的助力下,重新丈量中國西部市場的邊界。
「在義烏,最危險的從來不是冒險,而是停滯。」成功的商人擁有天然敏鋭的嗅覺,但他們同樣需要託舉。近年來,拼多多持續加碼電商西進,鼓勵優質好物加大向西供應。一頂「不想普通」的帽子背后,是一場關於細分市場、物流完善、品牌升級以及消費平權的「突圍賽」。
「不可能有人頭圍這麼大」「做出來肯定沒人要」「帽子一直做的都是均碼,中國人頭圍哪能超過58cm」……2021年底,剛創業起步的鄭磊磊沒被訂單淹沒,先被老闆的質疑聲淹沒了。在義烏商貿城被200余家檔口拒絕后,他捏着調研數據的手心全是汗。
但在社交媒體、電商后臺,「帽圍小,勒太陽穴」「戴個帽子像頂個碗」……這麼多消費者的吐槽也是真的。誰都知道市場的空白是商機,但絞盡腦汁,一門心思扎進去做的人並不多。
「檔口接單一看你的要求,二看你的訂單量。當時我想先做一些庫存再上線,手上沒有訂單。傳統認知都是均碼帽子,你手上又沒訂單,檔口自然拒絕接單。」鄭磊磊説。
而鄭明亮當初選擇做帽子,恰恰是看中「帽子是均碼,不用操心尺碼」。一頂帽子,均碼還是大碼,都能變出「戲法」。
「當時也比較窮,備貨可以少一點。」鄭明亮選擇了均碼的帽子作為新創業的突破口。初始投入僅幾萬元。但同質化的帽子市場,想賣得好也要認真琢磨。鄭明亮夏天賣遮陽帽,冬天賣貝雷帽。
真正讓他成功的,是一款特殊的帽子——自帶風扇的遮陽帽,這款帽子小眾,定價66元。上架后的數據給了他驚喜:買家畫像並非想象中的遊客或年輕人,而是大量在田間地頭、工地揮汗如雨的勞動者。
他很快將資源聚焦於此。嚴格把關品控,提供「一年保修」承諾,風扇可充電使用,確保其能持續工作10-12小時,滿足全天候需求。儘管單價高達60多元,遠超普通遮陽帽,但其精準的功能性和可靠性,成功切中了特定人羣的剛需,復購率穩定,售后率低於1%。
鄭磊磊的大頭圍帽子生意也有了轉機。上海一家外貿廠專為歐美製作大頭圍帽子,正值過年前工廠沒那麼忙,願意接下這個訂單賭一把。5種顏色和款式先各定製了500個。2022年初,鄭磊磊正式線上開店銷售,成爲了一家「專門賣大頭圍帽子的店」。
「第一個月銷售20多萬,第二個月翻倍,第三個月再翻倍。」鄭磊磊回憶時笑着説。「大頭星球」是店鋪名,大頭星人找到了「本命帽子」,鄭磊磊也找到了「本命生意」。
挖出西部生意大增量
2024年,大頭星球品牌全網銷量過億,其中拼多多銷量佔全平臺的40%左右。鄭磊磊説,希望拼多多店鋪銷量增長到5000萬。而今年上半年已過,平臺銷售額已是去年銷售額的90%。
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在拼多多開店后,大頭星球就一直在向偏遠地區發貨並且每單都包郵,只不過二段運費相較普通運費貴3元,費用由商家承擔。
2024年9月,拼多多在此前首創中轉集運模式的基礎上,宣佈免去發往偏遠地區包裹的二段中轉費,費用由平臺承擔,為廣大偏遠地區用户實現全面的網購包郵創造了可能。
「電商西進」政策,讓「大頭帽」廣銷西部市場。圖片來源:叢森 攝
鄭磊磊提供了一個數據,2025年1月至6月,發往偏遠地區的訂單同比增長40%,運費成本降低上萬元。他細細算了一筆賬:「之前直發西藏等地,一單運費12元到16元,現在平臺承擔二段運費,我只需要發去西安或成都,統一中轉,郵費2元。一單就能少至少10元。」
目前,大頭星球偏遠地區發貨佔比接近10%,除了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外,內蒙古等西部地區對大頭圍帽子的需求也更多。「他們對款式的需求反倒是隨潮流而變化,沒有太多特殊要求。」鄭磊磊補充説。
這正是拼多多引領「電商西進」的初衷:讓更多西部偏遠地區的消費者,享受到包郵的服務,同時,減少商家為此付出的物流成本,並助其拓展西部增量市場。
做「風扇帽」的鄭明亮,同樣只需將貨發至中轉倉,后續物流由平臺負責,運費成本大幅降低且可控。而拼多多支持「電商西進」的系列政策,明顯幫他撬動了西部市場。
目前,由於西部地區户外作業的人較多,內蒙古的銷量異軍突起,在其店鋪區域排名中甚至超越多個東部人口大省,位居前列。甘肅、寧夏、陝西等地訂單也穩定增長。鄭明亮粗略估計,今夏,西部地區單量增長在30%左右,而夏季在全年總單量中的佔比能達到十分之一。「現在每天單量400—500單,整體生意可以應付自如,利潤也很滿意。」鄭明亮説。如今,他在成都租了500平左右的倉庫存貨,僱了兩個倉儲和打包人員維持着小團隊運作,平時還有時間和家人待在一起,生活充實幸福。
一頂曾經看起來不起眼,甚至有些「奇怪」的帽子,讓鄭磊磊和鄭明亮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開闢出了新藍海。在拼多多,無論是大商品還是小商品,大市場還是小市場,都能做,也都能做起來。
起初,鄭磊磊也對拼多多有着刻板印象。「我們客單價相對來説會高一點,沒做過拼多多,之前對拼多多的認知比較落后,沒什麼信心,但做了之后才發現拼多多的增長是非常快速的。」打破了原先固有的認知,鄭磊磊很快吃到了甜頭。
2023年,他的團隊有能力也有精力打開更大的線上市場。其將目標對準拼多多。從2023年下半年入駐至今,其拼多多店鋪1年內貢獻整體營收的40%,2024年同期增速達80%-100%,成增速最快渠道。
攝
在平臺運營的幫助下,「大頭星球」在入駐平臺兩個月后便開出了品牌店,參加百億補貼等活動時有了一定的控價空間,在獲得更多流量支持的同時又保證了健康的利潤。
鄭明亮的「風扇帽」,一開始就是先在拼多多上線,測試這款帽子是否受歡迎。也是拼多多,讓他看到了自己帽子的真正受眾。
「對於這些需要長時間在烈日下勞作的用户而言,同時解決遮陽和降温問題的風扇帽,比單獨的小風扇或普通帽子實用得多。」
在拼多多,有人做「大而全」的生意,也有人做「小而美」的生意。「只要能夠符合真實的需求,不管在義烏還是在拼多多,不愁沒有訂單。」已經創業四年的鄭磊磊「身經百戰」,他的辦公桌已經堆滿冬季樣品,雖是酷暑,他已經在為冬季的帽子高峰期準備「糧草」。
從「百億補貼」「資源傾斜」,到「電商西進」和「千億扶持」,幫助商家完成從「賣貨」到「品牌」的躍遷,堅定地和全國各地的消費者們站在一起,支持消費平權,就是拼多多一門心思要做的難而正確的事。
尾聲:
轉型,不僅是產品的升級,更是商業邏輯的重構——從「薄利多銷」到「創新溢價」,從「被動代工」到「主動品牌化」。
這背后,拼多多「千億扶持」計劃加速電商西進,正為創新提供最關鍵的助力:物流成本降低,讓偏遠地區成為「增量市場」;流量與資源傾斜,幫助商家跳出「價格戰」,建立長期競爭力。
鄭磊磊説:「在義烏,機會永遠留給敢創新、懂平臺的人。」拼多多正在成為年輕創業者的「增長飛輪」。
文/林一